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玉山专利>正文

关门缓冲合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55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关门缓冲合页,其包括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第一页板设有第一套筒,第二页板设有第二套筒,还包括旋转缓冲模块,该模块包括套管、阻尼装置和转轴,阻尼装置和转轴相互传动、并设置在套管内,转轴的外端伸出套管外与第一套筒传动连接,套管外周设有均布有两个以上的传动平面,第二套管内壁设有与传动平面相适配的传动套孔,套管至少设有传动平面的部位插入第二套管内,传动平面与传动套孔间隙配合、并传动配合。此款关门缓冲合页的旋转缓冲模块的套管与其中一页板的套筒通过传动平面与传动套孔间隙配合、并传动连接,其装配方便(无需像过盈配合那样,采用压力装置进行安装),传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关门缓冲合页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页,特别是一种关门缓冲合页。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号CN201820424583.4于2018年11月2日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液压门合页,包括力度调节螺丝、防尘盖、弹簧调力顶针、介子、螺旋定子和推杆,所述力度调节螺丝设置于转轴的内侧,且转轴的外侧设置有防尘盖,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滚针轴承,且转轴的外侧安装有推力轴承,所述弹簧调力顶针安装在弹簧的上方,且弹簧设置于转轴的下方,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合页,且第一合页与第二合页并列放置,所述介子安装于螺旋转子的外侧,且介子安装在弹簧的下方,所述介子设置于第二合页的上方,所述螺旋定子安装于螺旋转子的外侧,所述推杆安装于转轴的下方,且推杆的下方设置有独立可调速液压阻尼器,所述独立可调速液压阻尼器的下方连接有关门速度调节阀,所述推力轴承的上方设置有止推环。该结构的转轴外设有外套,外套与合页的套筒过盈配合实现传动,长期使用后,外套与合页的套筒容易磨损而打滑。而且,过盈配合时需要压力装置(压力机)将两个零件压合,安装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传动可靠、转动顺畅的关门缓冲合页。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关门缓冲合页,包括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第一页板设有第一套筒,第二页板设有第二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缓冲模块,该模块包括套管、阻尼装置和转轴,阻尼装置和转轴相互传动、并设置在套管内,转轴的外端伸出套管外与第一套筒传动连接,套管外周设有均布有两个以上的传动平面,第二套管内壁设有与传动平面相适配的传动套孔,套管至少设有传动平面的部位插入第二套管内,传动平面与传动套孔间隙配合、并传动配合。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一方案,所述套管的外周设有外八角面,外八角面凸出于套管的外周外,外八角面的每个平面均为所述传动平面;所述第二套筒的传动套孔为内八角孔,内八角孔与外八角面间隙配合,以形成传动连接关系。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筒由两段构成,第一套筒的两段分别为一段第一套筒和二段第一套筒,一段第一套筒和二段第一套筒分别位于第一页板同一棱边上的两端,一段第一套筒和二段第一套筒之间形成让位槽,所述第二套筒设置在让位槽内,第二套筒与一段第一套筒之间和二段第一套筒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一段第一套筒、二段第一套筒、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的内孔均为与所述外八角面匹配的八角孔。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外端套设有塞套,塞套与转轴传动配合,塞套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一段第一套筒内、并与第一套筒内壁通过八角面传动配合,一段第一套筒外设有紧定螺丝,紧定螺丝穿过一段第一套筒的壁面与塞套外壁压紧配合。塞套限定了旋转缓冲模块不能从塞套安装位置的这一端抽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通过丝杠传动副与阻尼装置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外缸体、内缸体、活塞杆、关门速度调节阀、活塞、端盖和复位弹簧,外缸体的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外缸体内设有内腔,内腔中充注有液压油,外缸体的另一端伸出套管外、并伸入二段第一套筒内,外缸体的另一端与二段第一套筒之间设有第二滚针轴承;关门速度调节阀与外缸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外缸体的一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内缸体经开口放入内腔中,内缸体外壁与外缸体内壁之间设有过油通道,活塞设置在内缸体内,活塞将内缸体内分成上腔和下腔,活塞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将上腔和下腔单向连通,活塞杆的一端位于内缸体内、并与活塞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外缸体外、并与螺旋转子连接;所述开口内设有端盖,活塞杆穿过端盖,过油通道的上端与上腔连通,内缸体的底部设有过油调节孔,过油通道通过过油调节孔与下腔连通;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内缸体内、并压接在活塞底部与下腔的底部;关门速度调节阀对应过油调节孔设有阀针,通过旋转关门速度调节阀调节过油调节孔的流量大小,以实现关门速度的调节。第二滚针轴承形成对旋转缓冲模块的另一端的支撑作用,使得旋转缓冲模块不能往第二滚针轴承安装端松脱,使其可靠地位于两块页板的套筒内。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杠传动副包括螺旋转子、销轴和耐磨套,螺旋转子转动及直线滑动设置在套管内,螺旋转子与转轴传动连接及直线滑动配合;所述螺旋转子外周面设有螺旋槽,销轴横向设置在套管内,耐磨套套设在销轴外,耐磨套外表面与螺旋槽滑动配合。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外设有横销,横销与螺旋转子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设在转轴外。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上设有贯穿其外周面的导向槽,所述横销设置在导向槽内、并沿转轴的中心轴线方向滑动,转轴的中心设有开孔,开孔的一端通向导向槽内,开孔的另一端通向转轴的外端,开孔内设有开门力度调节螺丝,开门力度调节螺丝与开孔螺纹连接。通过调节开门力度调节螺丝,可以改变横销与螺旋转子之间的距离,即改变了压缩弹簧的初始压缩量,从而改变开门时所需克服的力度。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与套管之间设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一端延伸出套环,套环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一滚针轴承。滚珠轴承可以克服转轴工作时的轴向推力,第一滚针轴承可以克服转轴的向心推力,因此,两种轴承的结合,使得转轴可以顺畅转动,亦避免转轴松脱。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转子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壁设有内导向齿纹,内导向齿纹沿螺旋转子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转轴的内端设有外导向齿纹,外导向齿纹沿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转轴的内端插入导向孔内,内导向齿纹和外导向齿纹啮合、并直线滑动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此款关门缓冲合页的旋转缓冲模块的套管与其中一页板的套筒通过传动平面与传动套孔间隙配合、并传动连接,其装配方便(无需像过盈配合那样,采用压力装置进行安装),传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旋转缓冲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配后(页板打上连接孔)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阻尼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阻尼装置的端盖仰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F-F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阻尼装置的活塞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G-G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阻尼装置的内缸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5中阻尼装置另一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J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和图15所示,一种关门缓冲合页,包括第一页板10和第二页板20,第一页板10设有第一套筒,第二页板20设有第二套筒201,还包括旋转缓冲模块70,该模块包括套管2、阻尼装置3和转轴1,阻尼装置3和转轴1相互传动、并设置在套管2内,转轴1的外端伸出套管2外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门缓冲合页,包括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第一页板设有第一套筒,第二页板设有第二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缓冲模块,该模块包括套管、阻尼装置和转轴,阻尼装置和转轴相互传动、并设置在套管内,转轴的外端伸出套管外与第一套筒传动连接,套管外周设有均布有两个以上的传动平面,第二套管内壁设有与传动平面相适配的传动套孔,套管至少设有传动平面的部位插入第二套管内,传动平面与传动套孔间隙配合、并传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门缓冲合页,包括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第一页板设有第一套筒,第二页板设有第二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缓冲模块,该模块包括套管、阻尼装置和转轴,阻尼装置和转轴相互传动、并设置在套管内,转轴的外端伸出套管外与第一套筒传动连接,套管外周设有均布有两个以上的传动平面,第二套管内壁设有与传动平面相适配的传动套孔,套管至少设有传动平面的部位插入第二套管内,传动平面与传动套孔间隙配合、并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关门缓冲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外周设有外八角面,外八角面凸出于套管的外周外,外八角面的每个平面均为所述传动平面;所述第二套筒的传动套孔为内八角孔,内八角孔与外八角面间隙配合,以形成传动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关门缓冲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由两段构成,第一套筒的两段分别为一段第一套筒和二段第一套筒,一段第一套筒和二段第一套筒分别位于第一页板同一棱边上的两端,一段第一套筒和二段第一套筒之间形成让位槽,所述第二套筒设置在让位槽内,第二套筒与一段第一套筒之间和二段第一套筒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一段第一套筒、二段第一套筒、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的内孔均为与所述外八角面匹配的八角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关门缓冲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外端套设有塞套,塞套与转轴传动配合,塞套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一段第一套筒内、并与第一套筒内壁通过八角面传动配合,一段第一套筒外设有紧定螺丝,紧定螺丝穿过一段第一套筒的壁面与塞套外壁压紧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关门缓冲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通过丝杠传动副与阻尼装置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外缸体、内缸体、活塞杆、关门速度调节阀、活塞、端盖和复位弹簧,外缸体的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外缸体内设有内腔,内腔中充注有液压油,外缸体的另一端伸出套管外、并伸入二段第一套筒内,外缸体的另一端与二段第一套筒之间设有第二滚针轴承;关门速度调节阀与外缸体的另一端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