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27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橡胶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包括合成塔和提浓塔,合成塔顶部和提浓塔连通,还包括酸水分离器,提浓塔底部和酸水分离器之间连通有进液管,酸水分离器下端和合成塔连通,酸水分离器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排出酸水量的调节阀;提浓塔顶部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的进气口和提浓塔顶部连通,冷凝器的出液口和提浓塔上部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且实现HCL和水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橡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氯丁二烯的制备是在合成塔内进行的,合成塔内装有液态的触媒,MVA(乙烯基乙炔)在合成塔触媒的作用下和HCL发生合成反应生成氯丁二烯,主要副产物为二氯丁烯和氯丁二烯的β-聚合体。反应过程中,合成塔顶部不断溢出合成气,合成气成分包括HCL、MVA、粗氯丁(包括氯丁二烯和副产物)、水蒸气,最终需要从合成气中提纯粗氯丁,得到所需的氯丁二烯。那么为了更好的除去合成气中的HCL,现有技术的合成气在进入提浓塔前会经过充分水洗,使得HCL完全溶于水内,然后将大量溶解有HCL的水直接排入污水系统,上述过程中用水量较大,资源浪费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包括合成塔和提浓塔,合成塔顶部和提浓塔连通,还包括酸水分离器,提浓塔底部和酸水分离器之间连通有进液管,酸水分离器下端和合成塔连通,酸水分离器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排出酸水量的调节阀;提浓塔顶部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的进气口和提浓塔顶部连通,冷凝器的出液口和提浓塔上部连通。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在于:从合成塔顶部溢出的合成气直接进入提浓塔内,不经过水洗,即不增加合成气内的水分。在提浓塔连接的冷凝器作用下,氯丁二烯、HCl和水蒸气等气体被冷凝下来。HCL气体和水蒸气形成酸水,酸水中混合有粗氯丁和极少部分MVA,大部分的MVA从冷凝器顶部溢出被回收。混合有粗氯丁的酸水进入酸水分离器中,酸水的密度是1100Kg/m3,粗氯丁的密度为880-910Kg/m3,在酸水分离器中静置一段时间后,酸水和粗氯丁可以实现明显的上下分层,酸水在下层,粗氯丁在上层。分层后的酸水从酸水分离器下端排出重新回到合成塔内,由于合成气溢出时带出了催化剂中的HCL和水,本方案中直接把溢出的HCL和水蒸气混合形成的酸水重新添加回合成塔内,相当于补充了合成塔内催化剂中HCl和水的溢出损失,保持合成塔内催化剂量和浓度。现有技术中由于为了充分除去HCL,在合成塔后设置了水洗塔,对合成气进行水洗,水量过多,若是重新通入合成塔内,则会降低合成塔内催化剂浓度,故难以重新利用,只有将HCl和水分离除去。而本申请打破了固化思维,以重新利用HCL和水的思路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充分除去HCL和水的思路,极大的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进一步,酸水分离器侧壁安装有液位计,液位计下端和酸水分离器底部平齐。有益效果:通过液位计观察粗氯丁与酸水的分层情况,避免将上层的粗氯丁排入合成塔内。进一步,还包括收集槽和两根出液管,收集槽连通在酸水分离器和合成塔之间,两根出液管分别用于连通酸水分离器、收集槽和收集槽、合成塔。有益效果:收集槽起到中转和缓冲的作用,通过设置收集槽,可容纳较多的酸水,且方便控制酸水进入合成塔的时间及流量,便于使用酸水时根据合成塔当时的需要调节大小。进一步,酸水分离器呈竖直放置的直筒状。有益效果:酸水分离器竖直放置,使得分层情况可以通过液位计更加明显的呈现出来。进一步,出液管连通在合成塔中部。有益效果:酸水由中部进入合成塔,与催化剂液面有一定距离,如果出液管与合成塔连接的进口管被堵塞,酸水进不去,可以短时停车,将进口清理后再继续生产。进一步,酸水分离器上部还连通有干燥塔。有益效果:从酸水分离器上部排出的粗氯丁进入干燥塔内,在干燥塔内进行干燥后再进行精馏提纯。进一步,酸水分离器设有多个且相互之间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连通在前一酸水分离器的上部,连接管另一端连通在后一个酸水分离器的中部。有益效果:前一酸水分离器上部的粗氯丁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后一个酸水分离器中部,再次进行分离,可以避免在单个酸水分离器中分离不彻底的情况,多次分离后可以较大程度的分离粗氯丁和酸水。进一步,进液管连通在酸水分离器中部。有益效果:酸水分离器下部储水,上部是静置分离空间,酸水由中部进入,才能有足够的静置空间,保证粗氯丁与酸水充分分离。进一步,冷凝器设有多个。有益效果:通过多次冷凝取得较好的冷凝效果。进一步,酸水分离器侧壁设有夹层,夹层用于通入冷冻盐水。有益效果:冷冻盐水通入夹层内,可使得酸水分离器内保持较低的温度,保证粗氯丁一直处于低温条件下,避免粗氯丁由于温度过高发生自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酸水分离器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合成塔1、提浓塔2、进液管3、酸水分离器4、连接管5、出液管6、收集槽7、排料管8、冷凝器9、腔室10。如图1所示,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包括合成塔1、提浓塔2、冷凝器9、酸水分离器4、收集槽7以及干燥塔,酸水分离器4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以两个酸水分离器4为例(根据实际情况可多设),两个酸水分离器4之间连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左端连通在左侧酸水分离器4的上部,连接管5右端连通在右侧酸水分离器4的中部,右侧的酸水分离器4上部和干燥塔下部连通有排料管8。干燥塔用于对粗氯丁进行干燥,干燥手段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中对于干燥塔的结构不做赘述,同时,合成塔1、提浓塔2和冷凝器9都是现有技术中合成氯丁二烯时常规的设备,本申请中也不做赘述。合成塔1顶部和提浓塔2连通,从合成塔1顶部溢出的合成气直接进入提浓塔2内。冷凝器9可设多个,本实施例中为2个。提浓塔2顶部与冷凝器9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冷凝器9出液口与提浓塔2上部通过管道连通。提浓塔2底部和左侧的酸水分离器4中部连通有进液管3。两个酸水分离器4的下部均和收集槽7连通有出液管6,收集槽7底部也和合成塔1下部连通有出液管6,即出液管6设有两根。为保证本装置中液体流动的动力,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本装置使用到的管道中连通泵,例如,本实施例中,收集槽7和合成塔1之间的出液管6上连通有酸水泵,两个酸水分离器4之间的连通管5上连通有泵,进液管3上也连通有泵。酸水分离器4呈直筒状,具体的,酸水分离器4为一节或多节筒体竖向固定连接而形成的直筒形槽罐,酸水分离器4外壁固定有液位计,液位计下端和酸水分离器4底部平齐。酸水分离器4下端位于和出液管6连通处安装有调节阀,调节阀具体采用衬氟耐酸调节阀DN25PN16。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从合成塔1顶部溢出的合成气直接进入提浓塔2内,不经过水洗,即不增加合成气内的水分。在冷凝器9作用下,氯丁二烯、HCl和水蒸气等气体被冷凝下来。HCL气体和水蒸气形成酸水,酸水中混合有粗氯丁和极少部分MVA,大部分的MVA从冷凝器9的顶部溢出被回收。溶解有粗氯丁的酸水通过进液管3进入酸水分离器4中,酸水的进液速度为1-2cm/min,在酸水分离器4中静置一段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包括合成塔和提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塔顶部和提浓塔连通,还包括酸水分离器,提浓塔底部和酸水分离器之间连通有进液管,酸水分离器下端和合成塔连通,酸水分离器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排出酸水量的调节阀;提浓塔顶部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的进气口和提浓塔顶部连通,冷凝器的出液口和提浓塔上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包括合成塔和提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塔顶部和提浓塔连通,还包括酸水分离器,提浓塔底部和酸水分离器之间连通有进液管,酸水分离器下端和合成塔连通,酸水分离器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排出酸水量的调节阀;提浓塔顶部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的进气口和提浓塔顶部连通,冷凝器的出液口和提浓塔上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水分离器侧壁安装有液位计,液位计下端和酸水分离器底部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槽和两根出液管,收集槽连通在酸水分离器和合成塔之间,两根出液管分别用于连通酸水分离器、收集槽和收集槽、合成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丁二烯合成酸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水分离器呈竖直放置的直筒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伟陈耘文国礼邹泽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化医长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