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设备滤清药剂投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22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设备滤清药剂投料结构,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管路结构包括药剂仓、水管、底座与套管;药剂仓上端嵌接有顶盘,药剂仓中部纵向贯穿有投料管,投料管将药剂仓内空间分隔为隔腔,投料管左右两端开孔设置有通孔,投料管管径通过通孔与隔腔互通;底座设置于药剂仓底端,底座与药剂仓固定连接,投料管下端贯穿于底座中部,其管路结构可与水处理设备水源通管管路相连,并利用水流经过管路结构时对桨叶的作用力,来带动其转动结构与活塞结构相联动,从而将药剂仓中药液排出并与水流相混合,完成自动投料,解决了传统水处理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需人工管理药剂投料工作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设备滤清药剂投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水处理设备滤清药剂投料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行业中,各类滤清处理设备、装置通常需要搭配使用特定药剂,来对水源进行滤清净化,而现有的水处理设备药剂添加往往是通过人工进行,费时费力,不利于水处理设备自动化的实现。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研究当今时代适合用于水处理设备的药剂投料结构,现有的水处理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配合药剂来完成水源的净化工作,然而投料工作需人工把控及定时投料,费时费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处理设备滤清药剂投料结构,其管路结构可与水处理设备水源通管管路相连,并利用水流经过管路结构时对桨叶的作用力,来带动其转动结构与活塞结构相联动,从而将药剂仓中药液排出并与水流相混合,完成自动投料,解决了传统水处理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需人工管理药剂投料工作的麻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处理设备滤清药剂投料结构,包括:管路结构包括药剂仓、水管、底座与套管;所述药剂仓上端嵌接有顶盘,所述药剂仓中部纵向贯穿有投料管,所述投料管将药剂仓内空间分隔为隔腔,所述投料管左右两端开孔设置有通孔,所述投料管管径通过通孔与隔腔互通;所述底座设置于药剂仓底端,所述底座与药剂仓固定连接,所述投料管下端贯穿于底座中部,所述底座背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阀门贯通设置于投料管与底座连接处;所述水管设置于底座下端,所述底座与水管套接,所述投料管下端贯通于水管中部;所述套管设置于投料管与底座连接处,所述套管与投料管套接,所述套管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投料结构包括活塞盘、桨叶、转轴与密封板;所述活塞盘嵌入设置于投料管内,所述活塞盘两侧与投料管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盘下端凸出有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凹口内壁蚀刻有上旋螺纹;所述桨叶嵌入设置于水管中,所述桨叶呈横向并与水管内壁呈相对平行,所述转轴设置于桨叶上端,所述转轴与桨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向上端延伸并插接于凹型块凹口中,所述转轴上端蚀刻有螺纹,所述转轴螺纹与凹型块凹口螺纹啮合;所述密封板设置于套管内侧,所述密封板与套管内壁卡接,所述转轴贯穿于密封板中部,所述密封板呈环状,所述密封板表面均匀分布有网孔。具体的方案,所述通孔大小根据所投药剂计量设置,所述通孔纵向等间距分布有五排。具体的方案,所述桨叶为左右双叶形式,所述桨叶中一端叶片大小为另一端叶片大小的三分之一。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水处理设备滤清药剂投料结构,其结构本身基于管路结构设计,仅需将结构加装于水处理设备管路处,提高了结构的适用性,并利用基于活塞原理的投料结构,来在活塞盘完成活塞上行、下行进程时将药剂仓药剂导出,结构本身可根据水流流速大小来决定活塞盘的活塞进程快慢,即控制投料药剂剂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水管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药剂仓、2-水管、3-底座、4-套管、5-顶盘、6-投料管、7-隔腔、8-电磁阀、9-通孔、10-活塞盘、11-桨叶、12-转轴、13-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水处理设备滤清药剂投料结构,如图所示分别设置有管路结构与投料结构。如图1-3所示,管路结构包括药剂仓1、水管2、底座3与套管4;药剂仓1上端嵌接有顶盘5,药剂仓1中部纵向贯穿有投料管6,投料管6将药剂仓1内空间分隔为隔腔7,投料管6左右两端开孔设置有通孔9,投料管6管径通过通孔9与隔腔7互通;底座3设置于药剂仓1底端,底座3与药剂仓1固定连接,投料管6下端贯穿于底座3中部,底座3背面设置有电磁阀8,电磁阀8阀门贯通设置于投料管6与底座3连接处;水管2设置于底座3下端,底座3与水管2套接,投料管6下端贯通于水管2中部;套管4设置于投料管6与底座3连接处,套管4与投料管6套接,套管4与底座3上表面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将水管2与水处理设施中通水管道相连,并利用框架等将底座3固定,打开顶盘5并向其隔腔7中添加水处理药剂,水流沿水管2进出时,通过电磁阀8阀门的开合、闭合来连通水管2与投料管6。其中,通孔9大小根据所投药剂计量设置,通孔9纵向等间距分布有五排,隔腔7中药剂可随通孔9流入投料管6中,并下流至水管2内混入水流中。如图1-3所示,投料结构包括活塞盘10、桨叶11、转轴12与密封板13;活塞盘10嵌入设置于投料管6内,活塞盘10两侧与投料管6内壁滑动连接,活塞盘10下端凸出有凹型块,凹型块凹口内壁蚀刻有上旋螺纹;桨叶11嵌入设置于水管2中,桨叶11呈横向并与水管2内壁呈相对平行,转轴12设置于桨叶11上端,转轴12与桨叶11转动连接,转轴12向上端延伸并插接于凹型块凹口中,转轴12上端蚀刻有螺纹,转轴12螺纹与凹型块凹口螺纹啮合;密封板13设置于套管4内侧,密封板13与套管4内壁卡接,转轴12贯穿于密封板13中部,密封板13呈环状,密封板13表面均匀分布有网孔;水流沿水管2管径高速通过时,水流将带动水管2内桨叶11作横向转动,桨叶11转动并带动上端转轴12作从动活动,随着转轴12的高速转动,活塞盘10将随着凹型块齿纹方向旋出,并沿投料管6内壁向上滑动作为上行,随后下落作为下行,即完成一次活塞进程,活塞盘10的上行,且当活塞盘10通过投料管6内通孔9时,投料管6中部分气体由活塞盘10上行推入上端,将使活塞盘10下端产生小于隔腔7的气压,隔腔7内药剂受气压作用而沿通孔9吸入投料管6中,并通过密封板13混入水流,周而复始。其中,桨叶11为左右双叶形式,桨叶11中一端叶片大小为另一端叶片大小的三分之一,一端叶片受力面积大于另一端叶片受力面积,可保证在水流流经时叶片始终沿同一方向转动。本技术所使用的设备包括:电磁阀的型号为SY22310;上述说明是针对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技术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技术所涵盖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设备滤清药剂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路结构包括药剂仓、水管、底座与套管;所述药剂仓上端嵌接有顶盘,所述药剂仓中部纵向贯穿有投料管,所述投料管将药剂仓内空间分隔为隔腔,所述投料管左右两端开孔设置有通孔,所述投料管管径通过通孔与隔腔互通;所述底座设置于药剂仓底端,所述底座与药剂仓固定连接,所述投料管下端贯穿于底座中部,所述底座背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阀门贯通设置于投料管与底座连接处;所述水管设置于底座下端,所述底座与水管套接,所述投料管下端贯通于水管中部;所述套管设置于投料管与底座连接处,所述套管与投料管套接,所述套管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n投料结构包括活塞盘、桨叶、转轴与密封板;所述活塞盘嵌入设置于投料管内,所述活塞盘两侧与投料管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盘下端凸出有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凹口内壁蚀刻有上旋螺纹;所述桨叶嵌入设置于水管中,所述桨叶呈横向并与水管内壁呈相对平行,所述转轴设置于桨叶上端,所述转轴与桨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向上端延伸并插接于凹型块凹口中,所述转轴上端蚀刻有螺纹,所述转轴螺纹与凹型块凹口螺纹啮合;所述密封板设置于套管内侧,所述密封板与套管内壁卡接,所述转轴贯穿于密封板中部,所述密封板呈环状,所述密封板表面均匀分布有网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设备滤清药剂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路结构包括药剂仓、水管、底座与套管;所述药剂仓上端嵌接有顶盘,所述药剂仓中部纵向贯穿有投料管,所述投料管将药剂仓内空间分隔为隔腔,所述投料管左右两端开孔设置有通孔,所述投料管管径通过通孔与隔腔互通;所述底座设置于药剂仓底端,所述底座与药剂仓固定连接,所述投料管下端贯穿于底座中部,所述底座背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阀门贯通设置于投料管与底座连接处;所述水管设置于底座下端,所述底座与水管套接,所述投料管下端贯通于水管中部;所述套管设置于投料管与底座连接处,所述套管与投料管套接,所述套管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
投料结构包括活塞盘、桨叶、转轴与密封板;所述活塞盘嵌入设置于投料管内,所述活塞盘两侧与投料管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盘下端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