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滑动导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17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油滑动导靴,属于电梯配件领域,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的底壁和侧壁形成的剖面呈U型,第二底座固定于第一底座上,第二底座包括挡板及底部固定板,挡板间隔成对地设置于底部固定板上表面;每个挡板与底部固定板所在平面垂直;两个挡板与底部固定板上表面夹隔有矩形槽;矩形槽中设置有靴衬;第一底座的侧壁与第二底座的挡板均朝着所述底壁的同一侧方向伸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为紧凑的结构,节省井道空间,安装维护便利,可以直接安装于井道U型侧梁内,便于导靴设置在较小井道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油滑动导靴
本技术涉及电梯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油滑动导靴。
技术介绍
电梯导靴是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的重要零部件,安装时,每台电梯轿厢上会安装四套导靴,分别安装在上梁两侧和轿厢底部安全钳座下侧,还会有四套对重导靴安装在对重梁的底部和上部。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长期以来,电梯采用的滑动导靴为需要添加润滑油的滑动导靴,一方面给环境带来一定污染,同时,还需要定期加注润滑油,十分麻烦。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无油滑动导靴,但存在一些弊端,导靴一般是顶部或侧面安装,给安装布局带来不便,不适应于较小井道电梯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油滑动导靴,结构紧凑,能够有效节约井道使用空间,适应于较小井道的电梯使用需求,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耗。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侧壁和夹于所述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所形成的剖面呈U型;所述第一底座的两个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导靴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包括挡板及底部固定板,所述挡板间隔成对地设置于所述底部固定板上表面;每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在平面垂直;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底部固定板上表面夹隔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中设置有靴衬;所述第二底座的所述底部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底壁上;所述侧壁及所述挡板均朝着所述底壁的同一侧方向伸展。r>本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的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橡胶板。本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优选地,所述第二底座还包括两侧成对设置的端板;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挡板的端面上,并分别与所述挡板及所述底部固定板垂直固定;所述端板的中部开设有供电梯导轨穿过的U形槽口;所述U形槽口的开口距离小于两个所述挡板板壁之间所形成的矩形槽口径。本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优选地,所述挡板、所述底部固定板及所述端板一体成型。本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优选地,所述矩形槽的内部还贴合设置有减震胶垫,所述减震胶垫与所挡板内壁贴合;所述减震胶垫与所述挡板内壁贴合的一面为所述减震胶垫的外壁面;所述减震胶垫的内壁面紧贴固定有所述靴衬;所述减震胶垫的端面与所述端板形成面接触。本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优选地,所述挡板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若干半圆弧状槽口,所述减震胶垫的外壁面凸设有若干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卡扣于所述半圆弧状槽口中,并且所述突起部的一部分可朝所述半圆弧状槽口外侧伸出。本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为腰型孔。本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沿所述第二安装孔下方的所述底壁上焊设有螺母件,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固定板开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所述橡胶板上开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螺母件通过一安装螺栓进行固定。本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均设置为腰型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油滑动导靴,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的底壁和侧壁形成的剖面呈U型,第二底座固定于第一底座上,第二底座包括挡板及底部固定板,挡板间隔成对地设置于底部固定板上表面;每个挡板与底部固定板所在平面垂直;两个挡板与底部固定板上表面夹隔有矩形槽;矩形槽中设置有靴衬;第一底座的侧壁与第二底座的挡板均朝着所述底壁的同一侧方向伸展。本技术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为紧凑的结构,节省井道空间,安装维护便利,可以直接安装于井道中的U型侧梁内,便于导靴设置在较小井道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立体结构简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俯视结构简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侧视结构简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导靴多为顶部安装或者侧面安装,不适应于小井道电梯的使用要求,参照图1~3,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无油滑动导靴,具有较紧凑的结构和较强的可靠性,具体地,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侧壁11和夹于所述侧壁之间的底壁12,所述底壁12与所述侧壁11所形成的剖面呈U型;所述第一底座的两个所述侧壁1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导靴的第一安装孔111;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包括挡板21及底部固定板22,所述挡板21间隔成对地设置于所述底部固定板22上表面;每个所述挡板21与所述底部固定板22所在平面垂直;两个所述挡板21与所述底部固定板22上表面夹隔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中设置有靴衬3;所述第二底座的所述底部固定板22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底壁12上;所述侧壁11及所述挡板21均朝着所述底壁12的同一侧方向伸展。通过上述无油滑动导靴结构,第一底座的侧壁11与第二底座的挡板21朝着同向伸展(参照图1,沿着第一底座底壁12的上方方向伸展),折弯延伸方向一致,能够通过第一底座的U型结构直接安装于电梯井道的U型侧梁内,且第二底座收纳于第一底座形成的U型结构之内,方便电梯的布局。同时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配合固定,为安装和布局带来较大的便利性,通过在第二底座挡板21与底部固定板22限定的矩形槽中设置靴衬3,能够使得导轨穿过矩形槽时与内部的靴衬3配合,起到减轻电梯与导靴的摩擦,起到高耐摩和稳定电梯的作用,在取得较为紧凑的导靴结构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为安装维护提供了便利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应用于电梯井道中时的性能,优选地,参照图1,所述第一底座的底壁12与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固定板22之间设置有橡胶板4。通过在第一底座的底壁12与第二底座的底部固定板22之间进一步设置橡胶板4、可以使得第二底座与第一底座固定在一起的同时,通过其间的橡胶板4减低电梯运行震动和降低噪音,有助于提升电梯乘坐的平稳性和舒适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使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无油滑动导靴的结构稳固性,优选地,参照图1~图3,所述第二底座还包括两侧成对设置的端板23;所述端板23设置于所述挡板21的端面上,并分别与所述挡板21及所述底部固定板22垂直固定;所述端板23的中部开设有供电梯导轨穿过的U形槽口;所述U形槽口的开口距离小于两个所述挡板21板壁之间所形成的矩形槽口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油滑动导靴,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侧壁和夹于所述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所形成的剖面呈U型;所述第一底座的两个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导靴的第一安装孔;/n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包括挡板及底部固定板,所述挡板间隔成对地设置于所述底部固定板上表面;每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在平面垂直;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底部固定板上表面夹隔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中设置有靴衬;/n所述第二底座的所述底部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的所述底壁上;所述侧壁及所述挡板均朝着所述底壁的同一侧方向伸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油滑动导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侧壁和夹于所述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所形成的剖面呈U型;所述第一底座的两个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导靴的第一安装孔;
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包括挡板及底部固定板,所述挡板间隔成对地设置于所述底部固定板上表面;每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在平面垂直;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底部固定板上表面夹隔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中设置有靴衬;
所述第二底座的所述底部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的所述底壁上;所述侧壁及所述挡板均朝着所述底壁的同一侧方向伸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滑动导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底部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橡胶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油滑动导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还包括两侧成对设置的端板;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挡板的端面上,并分别与所述挡板及所述底部固定板垂直固定;所述端板的中部开设有供电梯导轨穿过的U形槽口;所述U形槽口的开口距离小于两个所述挡板的板壁之间所形成的矩形槽的口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油滑动导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所述底部固定板及所述端板一体成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云刚朱军陈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誉捷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