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海玲专利>正文

一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84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属于防踩受力气囊垫技术领域,包括气垫缓冲组件和防护保护组件,防护保护组件设置于气垫缓冲组件的外侧,气垫缓冲组件包括受力板、防粘布层、气囊条、缓冲件、隔离垫、限位沿和缓冲弹簧,缓冲件顶面排列安装于受力板的底面并且底端固定于隔离垫的表面,气囊条环绕于缓冲件之间粘结连接于受力板的底部,限位沿固定设置于缓冲件的顶部与底部,缓冲弹簧内置固定于限位沿之中,防粘布层包裹铺设连接于受力板与隔离垫整体。该装置中通过防粘布层和拉锁,拉锁将围挡进行连接,使其包围底垫的整体,且防粘布层不易粘附任何物质,能够进行污渍的快速清除,适用于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的生产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
本技术涉及畜牧业
,具体为一种防踩受力气囊垫。
技术介绍
畜牧生产中,为保证肉产品的质量和新鲜,有时需要把动物运输到需求市场进行屠宰,而动物的运输是一项难题,将动物运送到车辆上操作较为困难,且动物在车辆上易焦躁不安,容易撞击车厢导致发生混乱,一般运输时会在车厢内垫入草垫或塑料布,但草垫、塑料布容易堆积到一处或者发生破裂,导致畜牧动物的排泄物或其他污渍留于车内导致需要进行车厢整体的清洁,十分麻烦,因此需要在现有畜牧运输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旨在于解决现有运输过程中草垫、塑料布容易堆积到一处或者发生破裂,导致畜牧动物的排泄物或其他污渍容易留于车内导致需要进行车厢整体的清洁,十分麻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该装置中通过防粘布层和拉锁,拉锁将围挡进行连接,使其包围底垫的整体,且防粘布层不易粘附任何物质,能够进行污渍的快速清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包括气垫缓冲组件和防护保护组件,防护保护组件设置于气垫缓冲组件的外侧;气垫缓冲组件包括受力板、防粘布层、气囊条、缓冲件、隔离垫、限位沿和缓冲弹簧,缓冲件顶面排列安装于受力板的底面并且底端固定于隔离垫的表面,气囊条环绕于缓冲件之间粘结连接于受力板的底部,限位沿固定设置于缓冲件的顶部与底部,缓冲弹簧内置固定于限位沿之中,防粘布层包裹铺设连接于受力板与隔离垫整体;r>防护保护组件包括防滑底垫、侧围挡、拉锁、正围挡和防撞气囊,防滑底垫设置于隔离垫的底部,侧围挡与正围挡分别缝制连接设置于受力板的两侧与前后端,拉锁缝制连接于侧围挡与正围挡的边缘处,防撞气囊环绕设置于侧围挡与正围挡的表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条呈S形环绕设置于缓冲件的周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件均匀间隔对称固定设置若干排于受力板与隔离垫之间,间隔设置为10-15cm之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粘布层为高温防粘布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锁的两片链带分别缝制连接于相邻的侧围挡与正围挡的边缘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围挡与正围挡的高度设置一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沿呈倒凹字形包围缓冲弹簧的两端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设置缓冲件,由于缓冲件均匀间隔对称固定设置若干排于受力板与隔离垫之间,间隔设置为10-15cm之间,使得在受力缓冲时缓冲件之间能够均保持平衡,受力点之间均衡设置起到受力板表面的良好的稳定效果;2.该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的优点在于设置有防粘布层,由于防粘布层为高温防粘布材料制成,高温防粘布不易粘附任何物质,且易于清洗附着其表面的各种污渍,使得运输过程中畜牧动物产生的排泄物及污渍能够便捷的清除,也使得气囊垫能够进行重复多次的使用;3.该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设置有拉锁,通过将拉锁的两片链带分别缝制连接于相邻的侧围挡与正围挡的边缘处,使得将侧围挡与正围挡进行连接后可以竖立包围受力板,防止车辆颠簸时的碰撞导致车厢内畜牧动物受伤,起到保护车厢内部畜牧动物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受力结构示意图。图1-3中:1-受力板,2-防粘布层,3-气囊条,4-缓冲件,5-隔离垫,6-防滑底垫,7-侧围挡,8-拉锁,9-正围挡,10-限位沿,11-缓冲弹簧,12-防撞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包括气垫缓冲组件和防护保护组件,防护保护组件设置于气垫缓冲组件的外侧;气垫缓冲组件包括受力板1、防粘布层2、气囊条3、缓冲件4、隔离垫5、限位沿10和缓冲弹簧11,缓冲件4顶面排列安装于受力板1的底面并且底端固定于隔离垫5的表面,由于缓冲件4均匀间隔对称固定设置若干排于受力板1与隔离垫5之间,间隔设置为10-15cm之间,使得在受力缓冲时缓冲件4之间能够均保持平衡,受力点之间均衡设置起到受力板1表面的良好的稳定效果,气囊条3环绕于缓冲件4之间粘结连接于受力板1的底部,限位沿10固定设置于缓冲件4的顶部与底部,缓冲弹簧11内置固定于限位沿10之中,防粘布层2包裹铺设连接于受力板1与隔离垫5整体,由于防粘布层2为高温防粘布材料制成,高温防粘布不易粘附任何物质,且易于清洗附着其表面的各种污渍,使得运输过程中畜牧动物产生的排泄物及污渍能够便捷的清除,也使得气囊垫能够进行重复多次的使用;防护保护组件包括防滑底垫6、侧围挡7、拉锁8、正围挡9和防撞气囊12,防滑底垫6设置于隔离垫5的底部,侧围挡7与正围挡9分别缝制连接设置于受力板1的两侧与前后端,拉锁8缝制连接于侧围挡7与正围挡9的边缘处,通过将拉锁8的两片链带分别缝制连接于相邻的侧围挡7与正围挡9的边缘处,使得将侧围挡7与正围挡9进行连接后可以竖立包围受力板1,防止车辆颠簸时的碰撞导致车厢内畜牧动物受伤,起到保护车厢内部畜牧动物的效果,防撞气囊12环绕设置于侧围挡7与正围挡9的表面。其中,气囊条3呈S形环绕设置于缓冲件4的周围,可以进行受力过程中均匀的支撑及稳定。其中,缓冲件4均匀间隔对称固定设置若干排于受力板1与隔离垫5之间,间隔设置为10-15cm之间,使得缓冲件4之间均保持平行对正。其中,防粘布层2为高温防粘布材料制成,高温防粘布不易粘附任何物质,易于清洗附着其表面的各种污渍。其中,拉锁8的两片链带分别缝制连接于相邻的侧围挡7与正围挡9的边缘处,连接后可以将侧围挡7与正围挡9进行竖立包围起到保护效果。其中,侧围挡7与正围挡9的高度设置一致。其中,限位沿10呈倒凹字形包围缓冲弹簧11的两端外侧,以防止缓冲弹簧11发生受外界压力挤压后角度的错位。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一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时,首先,将气囊垫整体拖入运输车之中,并且摊平于车厢内部,将车厢内侧受力板1对立面边缘处的侧围挡7以及正围挡9通过拉锁8进行拉链的啮合连接,并且使得侧围挡7和正围挡9竖直立起对受力板1的外侧边缘进行部分包围,将所需运输的畜牧动物全部赶至车内,再将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包括气垫缓冲组件和防护保护组件,防护保护组件设置于气垫缓冲组件的外侧;/n其特征在于:气垫缓冲组件包括受力板(1)、防粘布层(2)、气囊条(3)、缓冲件(4)、隔离垫(5)、限位沿(10)和缓冲弹簧(11),缓冲件(4)顶面排列安装于受力板(1)的底面并且底端固定于隔离垫(5)的表面,气囊条(3)环绕于缓冲件(4)之间粘结连接于受力板(1)的底部,限位沿(10)固定设置于缓冲件(4)的顶部与底部,缓冲弹簧(11)内置固定于限位沿(10)之中,防粘布层(2)包裹铺设连接于受力板(1)与隔离垫(5)整体;/n防护保护组件包括防滑底垫(6)、侧围挡(7)、拉锁(8)、正围挡(9)和防撞气囊(12),防滑底垫(6)设置于隔离垫(5)的底部,侧围挡(7)与正围挡(9)分别缝制连接设置于受力板(1)的两侧与前后端,拉锁(8)缝制连接于侧围挡(7)与正围挡(9)的边缘处,防撞气囊(12)环绕设置于侧围挡(7)与正围挡(9)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畜牧运输用防踩受力气囊垫,包括气垫缓冲组件和防护保护组件,防护保护组件设置于气垫缓冲组件的外侧;
其特征在于:气垫缓冲组件包括受力板(1)、防粘布层(2)、气囊条(3)、缓冲件(4)、隔离垫(5)、限位沿(10)和缓冲弹簧(11),缓冲件(4)顶面排列安装于受力板(1)的底面并且底端固定于隔离垫(5)的表面,气囊条(3)环绕于缓冲件(4)之间粘结连接于受力板(1)的底部,限位沿(10)固定设置于缓冲件(4)的顶部与底部,缓冲弹簧(11)内置固定于限位沿(10)之中,防粘布层(2)包裹铺设连接于受力板(1)与隔离垫(5)整体;
防护保护组件包括防滑底垫(6)、侧围挡(7)、拉锁(8)、正围挡(9)和防撞气囊(12),防滑底垫(6)设置于隔离垫(5)的底部,侧围挡(7)与正围挡(9)分别缝制连接设置于受力板(1)的两侧与前后端,拉锁(8)缝制连接于侧围挡(7)与正围挡(9)的边缘处,防撞气囊(12)环绕设置于侧围挡(7)与正围挡(9)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海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