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74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34
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包括喷嘴,该喷嘴具有向车载传感器的感测面喷射流体的单个或多个喷射口。向感测面喷射的流体的喷射时间或喷射频率根据感测面的位置而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相关申请的援引本申请以2017年11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228134号的申请为基础,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向车载传感器的光学面(感测面)前表面喷射流体,从而除去附着于光学面的异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中,与光学面相对配置的喷嘴一边沿着光学面移动一边向上述光学面喷射流体(专利文献1中为液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3141441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中,由于具有使喷嘴沿着光学面往复动作并从喷嘴喷射流体的结构,因此,能够使流体均匀地喷射至光学面。然而,由于将流体均匀地喷射至整个光学面,因此,发现在一次动作中需要较多的流体这一技术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的喷射量得以抑制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本公开一形态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包括喷嘴,该喷嘴具有向车载传感器的感测面喷射流体的单个或多个喷射口。向所述感测面喷射的流体的喷射时间或喷射频率根据所述感测面的位置而不同。根据上述形态,向感测面喷射的流体的喷射时间或喷射频率根据感测面的位置而不同。因此,例如能够根据与喷嘴的距离以及感测面的喷射优先级的不同来改变流体的喷射时间或喷射频率。由此,流体的喷射量得到抑制。附图说明图1是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传感器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盖移除后的状态的图1的传感器系统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对图2的传感器系统的驱动部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3的4-4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1的传感器系统的主视图。图6是用于对图1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喷嘴的控制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包括图7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传感器系统的主视图。图9是图7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仰视图。图10是用于对图7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喷嘴的控制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系统的主视图。图12是用于对图11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喷射口的喷射时刻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图13是变形例的传感器系统的主视图。图14是用于对图13的变形例的喷嘴的喷射口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5是变形例的传感器系统的主视图。图16是变形例的传感器系统的主视图。图17是变形例的传感器系统的主视图。图18是用于对变形例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喷射口的喷射时刻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图19是变形例的传感器系统的主视图。图20是用于对图19的传感器系统的喷嘴的旋转速度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21是变形例的传感器系统的主视图。图22是图21的传感器系统中的电动泵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3是图22的流路切换部的分解立体图。图24是图22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25是图22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26是图22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27是图22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28是图22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29是图22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30是图22的流路切换部的俯视图。图31是变形例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示意图。图32是图31的流路切换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对具有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传感器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系统1具有作为车载传感器的车载光学传感器10以及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20,该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20层叠配置于车载光学传感器10并对车载光学传感器10的光学面11进行清洗。车载光学传感器10是射出例如红外线激光(发光)并通过接收从物体反射的散射光来测量和物体的距离的传感器(例如激光雷达),并且具有作为能供激光透射的感测面的光学面11。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光学面11面向的一侧作为前方,将其相反侧作为后方来进行说明。此外,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将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20相对于车载光学传感器10的层叠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或者铅垂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进行说明。光学面11是向前方呈凸状并且从上下方向观察呈弯曲形状的面。如图1所示,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20具有喷嘴单元21以及泵22,上述喷嘴单元21层叠配置于车载光学传感器10的上方(铅垂方向上侧),上述泵22向喷嘴单元21供给作为流体的空气(气体)。如图1~图4所示,喷嘴单元21具有:壳体23;作为可动喷嘴的喷嘴24,该喷嘴24设为至少一部分从壳体23向前方露出;连接部25,该连接部25设于喷嘴24与泵22之间;以及驱动部26,该驱动部26收容于壳体23内。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部25以将连接部25自身的一部分插入在壳体23的后部设置的插通孔23a的状态被螺栓固定。连接部25经由例如软管(省略图示)与泵22连接,从而能够向形成于连接部25内的流路P1导入从泵22供给的空气。另外,连接部25的流路P1构成为在连接部25内弯曲并呈大致L字状。如图4所示,在连接部25与插通孔23a之间设有环状的密封构件S1。由此,抑制了水等从插通孔23a浸入。如图3和图4所示,喷嘴24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圆筒部31以及圆板(圆柱)状的主体部32,该主体部32设于圆筒部31的前方且直径比圆筒部31的直径大。喷嘴24的圆筒部31以设于连接部25的前方并插通于在壳体23的前后方向设置的两个插通孔23a、23b的状态被支承为能够转动。主体部32与圆筒部31是一体的构件。主体部32具有能喷射从泵22供给的空气(气体)的一个喷射口32a。在本例中,喷射轴线SL设定成穿过单个喷射口32a的大致中心。喷嘴24整体位于比车载光学传感器10(光学面11)靠上方处,从而抑制喷嘴24与光学面11相对。此外,在喷嘴24内形成有遍及圆筒部31和主体部32设置的流路P2。而且,通过将圆筒部31的后部相对配置于连接部25的前方,使连接部25的流路P1与喷嘴24的流路P2连通。因此,从泵22供给的气体(空气)穿过连接部25内的流路P1和喷嘴24内的流路P2从喷嘴24的主体部32的喷射口32a喷射。在此,喷嘴24的流路P2构成为在主体部32内弯曲并呈大致L字状,使喷嘴口32a朝向铅垂方向下侧。在圆筒部31的后端部设有将该圆筒部31与插通孔23a之间密封的环状的密封构件S2。在圆筒部31的前方侧设有将该圆筒部31与插通孔23b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S3。由此,水等从各插通孔23a、23b与圆筒部31之间向内部浸入这一情况得以抑制。如图3所示,作为转动机构的驱动部26在壳体23内具有电动机41和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包括喷嘴,所述喷嘴具有向车载传感器的感测面喷射流体的单个或多个喷射口,/n向所述感测面喷射的流体的喷射时间或喷射频率根据所述感测面的位置而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8 JP 2017-2281341.一种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包括喷嘴,所述喷嘴具有向车载传感器的感测面喷射流体的单个或多个喷射口,
向所述感测面喷射的流体的喷射时间或喷射频率根据所述感测面的位置而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面包括喷射优先级高的位置即重要区域以及与该重要区域相比优先级低的常规区域,
与所述常规区域相比,在所述重要区域处,每单位面积的流体的喷射时间长或喷射频率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要区域设定于所述感测面的中央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要区域是包括从所述车载传感器的发光部射出的光透过所述感测面时的透射范围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是使所述喷射口可动以改变所述喷射口的喷射轴线的位置的可动喷嘴。


6.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是使所述喷射口可动以改变所述喷射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溪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