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分器电路、功分器及功分器电路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功分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功分器电路、功分器及功分器电路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功分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分成两路或者多路输出相等或者不相等能量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成为合路器。功分器在射频与微波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功分器存在尺寸较大以及无法达到谐波抑制效果等问题,限制了功分器的进一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功分器电路、功分器及功分器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实现功分器电路的小尺寸以及谐波抑制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分器电路,所述功分器电路包括:至少两个传输线支路;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线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各所述传输线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功分器电路的至少两个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线支路包括传输线电路,所述传输线电路包括:第一耦合电感、第二耦合电感、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所述第一耦合电感和所述第二耦合电感互感耦合设置;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分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器电路包括:/n至少两个传输线支路;/n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线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各所述传输线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功分器电路的至少两个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n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线支路包括传输线电路,所述传输线电路包括:第一耦合电感、第二耦合电感、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所述第一耦合电感和所述第二耦合电感互感耦合设置;/n所述第一耦合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并联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传输线支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串联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串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耦合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并联电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分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器电路包括:
至少两个传输线支路;
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线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各所述传输线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功分器电路的至少两个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线支路包括传输线电路,所述传输线电路包括:第一耦合电感、第二耦合电感、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所述第一耦合电感和所述第二耦合电感互感耦合设置;
所述第一耦合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并联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后与所述传输线支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串联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串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耦合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并联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后与所述传输线支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耦合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串联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分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线支路包括第一传输线支路和第二传输线支路;每个所述传输线支路均包括传输线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分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电阻,所述隔离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传输线支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隔离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支路的第二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分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电容、所述并联电容、所述第一耦合电感、所述第二耦合电感、所述串联电容满足以下关系:
CS=QCP;
其中,所述Zapn为所述传输线支路的预设特征阻抗值,所述Q为预设调谐系数值;所述Cp为所述并联电容的电容值,所述Cs为所述串联电容的电容值;所述L为所述第一耦合电感及所述第二耦合电感的电感值;所述k为所述第一耦合电感与所述第二耦合电感之间的耦合系数;所述φ为所述传输线支路的预设相移值;所述f为所述功分器电路的工作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分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电容为可变电容。
6.一种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功分器电路。
7.一种功分器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器电路包括:第一传输线支路和第二传输线支路两个传输线支路;每个所述传输线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峰,白强,唐瑜,柳永胜,于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嘉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