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立体检修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46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立体检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客整所既有整备棚及股道进行改造,包括作业平台立柱(1)、接触网腕臂(2)、接触网腕臂立柱(3)、防护网(4)、防护网立柱(5)、前后头车二层作业平台(6)、前后头车三层作业平台(7)、防雨棚(8);利用既有客整所既有设施对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进行检修,满足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登顶检修作业要求,节省成本;且不仅头车可用,而且同样适用于中间部分的拖车使用,适应性强,在节约施工成本和建设周期的情况下满足所有检修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立体检修作业平台
本技术属于既有客整所改造和动力集中动车组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立体检修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客运列车主要分为动车组(动力分散型)和普速旅客列车。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研制中,标准动车组将形成速度等级为CR400/300/200的标准系列化产品,其中CR200等级标准动车组逐步取代普速旅客客车。动力集中动车组,作为“复兴号”动车组的系列产品,对提速客车升级换代、推进铁路客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机车+车辆”普速列车相比,动力集中型动车组采用不解编的运营模式,减少解编、换端等作业时间,采用机车车辆固定编组、一体化检修模式。目前动力集中动车组检测作业面临以下两个困难:1.客整所既有整备线均无接触网设施,无法满足动力集中动车组走行要求和车辆检修作业要求。2.动力集中动车组的结构参数较传统的动车组颇有差异,若新建动车运用所专为其检修用,工程投资大,征地困难,建设周期长。若用工程调机牵引至客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立体检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客整所既有整备棚及股道进行改造,包括作业平台立柱(1)、接触网腕臂(2)、接触网腕臂立柱(3)、防护网(4)、防护网立柱(5)、前后头车二层作业平台(6)、前后头车三层作业平台(7)、防雨棚(8);/n多个所述作业平台立柱(1)设置在既有客整所的带地沟的整备股道一侧、在前后头车的范围内纵向依次间隔设置;/n多个所述防护网立柱(5)和两个所述接触网腕臂立柱(3)共线设置在既有客整所的带地沟的整备股道另一侧,所述防护网立柱(5)在前后头车的范围内纵向依次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接触网腕臂立柱(3)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护网立柱(5)的纵向两外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立体检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客整所既有整备棚及股道进行改造,包括作业平台立柱(1)、接触网腕臂(2)、接触网腕臂立柱(3)、防护网(4)、防护网立柱(5)、前后头车二层作业平台(6)、前后头车三层作业平台(7)、防雨棚(8);
多个所述作业平台立柱(1)设置在既有客整所的带地沟的整备股道一侧、在前后头车的范围内纵向依次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防护网立柱(5)和两个所述接触网腕臂立柱(3)共线设置在既有客整所的带地沟的整备股道另一侧,所述防护网立柱(5)在前后头车的范围内纵向依次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接触网腕臂立柱(3)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护网立柱(5)的纵向两外端;
所述作业平台立柱(1)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防雨棚(8),所述防雨棚(8)的下方、所述作业平台立柱(1)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前后头车三层作业平台(7)、前后头车二层作业平台(6),分别位于动力集中型动车组(9)顶部侧面、动力集中型动车组(9)中部侧面;
所述接触网腕臂立柱(3)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所述接触网腕臂(2),位于动力集中型动车组(9)的上方;
所述防护网立柱(5)的顶部内侧设置有纵向连续的所述防护网(4),位于动力集中型动车组(9)的顶部侧面、与所述前后头车三层作业平台(7)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立体检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网腕臂立柱(3)和防护网立柱(5)的外侧还设置有既有客整所的不带地沟的存车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立体检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网腕臂立柱(3)上预设有所述接触网腕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星杨辉郑青松邱绍峰林飞李经伟朱泽群严祥彬蒲思培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