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注塑式冷却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46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注塑式冷却电机,包括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冷却管,定子组件为注塑定子,其还包括有注塑壳体和卷线定子,冷却管的一部分及卷线定子被注塑在注塑壳体中;冷却管由一根完整的导管折弯形成,冷却管与外部冷却系统的动力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全部带到电机外部进行散发,因此可直接降低卷线定子的铜线绕组、定子铁芯以及转子铁芯的温度,冷却效果更为直接、显著;冷却管采用一体式结构,无需对接操作,成型好注塑壳体后直接将冷却管固定在内部,无需采用额外的固定机构来固定,生产效率高、密封效果好、结构更紧凑可靠,不容易松脱,具有显著的防水、防尘效果,不畏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注塑式冷却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内部冷却方式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一种动力元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热所带来的功率损耗会极大地影响电机的性能、使用效果及寿命。传统电机的冷却方式一般采用外部冷却,外部冷却虽然对于电机外壳降温效果较好,但对于电机内部铜线绕组等的冷却效果却较差,难以实现对电机的真正降温。为此,有人专利技术了采用内部冷却的电机结构,基本原理是采用若干根冷却管从电机的定子线圈之间穿过,通过冷却水在冷却管内循环流动将线圈产生的热量带走。但目前的此类电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为了给不同部位进行冷却,冷却管采用分体的结构,分体的冷却管通过机械结构连接在一起,这样存在较大的断开、泄漏等风险,一旦冷却在电机内部泄漏,可能会造成漏电、损坏等问题;第二,电机各部件采用分体安装结构,防水性能不好,因此冷却管只能采用内循环的模式,冷却效果不好,尤其是在电机长时间工作时,电机整体处于较高温度环境中,此时冷却管的冷却水难以实现有效散热;第三,因结构设计问题,导致冷却管与定子线圈之间不能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注塑式冷却电机,包括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冷却管,定子组件包括有卷线定子,冷却管设置在电机内部并靠近卷线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为注塑定子,其还包括有注塑壳体,注塑壳体采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塑胶材料注塑成型,并且冷却管的一部分及卷线定子被注塑在注塑壳体中;所述冷却管由一根完整的导管折弯形成,其两端分别形成冷却液输入管和冷却液输出管作为接头伸出注塑壳体外部,并且冷却液输入管及冷却液输出管均被注塑在注塑壳体以形成密封结构;冷却液输入管与外部冷却系统的动力泵连接,冷却液输出管与冷却液回流管道连接,以形成冷却液循环到电机外部的冷却散热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注塑式冷却电机,包括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冷却管,定子组件包括有卷线定子,冷却管设置在电机内部并靠近卷线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为注塑定子,其还包括有注塑壳体,注塑壳体采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塑胶材料注塑成型,并且冷却管的一部分及卷线定子被注塑在注塑壳体中;所述冷却管由一根完整的导管折弯形成,其两端分别形成冷却液输入管和冷却液输出管作为接头伸出注塑壳体外部,并且冷却液输入管及冷却液输出管均被注塑在注塑壳体以形成密封结构;冷却液输入管与外部冷却系统的动力泵连接,冷却液输出管与冷却液回流管道连接,以形成冷却液循环到电机外部的冷却散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注塑式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折弯成与卷线定子的定子磁极相配的结构,冷却管折弯后形成若干直立段和连接段,各直立段围成一个圆周,并且相邻直立段的前端之间及尾端之间交替通过连接段连接,位于前端和尾端的连接段分别围成一个圆圈,使整个冷却管形成圆柱形笼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注塑式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引出有冷却液输入管的直立段为第一直立段,引出有冷却液输出管的直立段为最后一直立段;第一直立段与第二直立的前端通过连接段连接,而第一直立段与第二直立段的尾端空开;第二直立段与第三直立段的尾端通过连接段连接,而第二直立段的前端与第三直立段的前端空开;第三直立段与第四直立段的前端通过连接段连接,而第三直接段与第四直立段的尾端空开,如此重复交替,并且第一直立段的首端朝外引出冷却液输入管,最后一直立段的末端朝外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自廖泽宇周诗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佑田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