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26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容器,其包含:一第一电极层及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第一介电层及一第二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之间。该第一介电层包含一第一介电粉体及一第一有机树脂,而该第二介电层由一第二介电粉体及一第二有机树脂所组成。其中,该第一介电粉体与该第一有机树脂的重量比值大于该第二介电粉体与该第二有机树脂的重量比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关于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为能够储存或吸收电荷的电子装置,由于具有电荷充电及储存的特质,使得电容器在包括集成电路(IC)等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运作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子电路的高密度化及高集成化,将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的电容器小型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薄膜电容器的小型化发展迟缓,这是由于其所使用的介电材料(例如氧化硅或氮化硅)的介电常数低。因此,为了使薄膜电容小型化、实现较高的容量,具有高介电常数的介电材料进一步被使用。然而,高介电常数的介电材料往往不是温度补偿材料,因此易使导致薄膜电容器在不同温度下易呈现较大的电容变化率。此外,电容器也需要具有良好的直流(DC)偏压性能(也称为电容器的电压系数(VCC))定义为随DC偏压(电压)变化的电容变化率)。若电容器DC偏压性能不佳,在高电压操作下易使电容器的电容大幅下降,甚至导致电容器失效。因此,业界需要一种新颖的薄膜电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包含第一电极层及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含:/n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以及/n第一介电层及第二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该第一介电层包含第一介电粉体及第一有机树脂,而该第二介电层由第二介电粉体及第二有机树脂所组成,/n其中该第一介电粉体与该第一有机树脂的重量比值大于该第二介电粉体与该第二有机树脂的重量比值。/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7 TW 1071473681.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以及
第一介电层及第二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该第一介电层包含第一介电粉体及第一有机树脂,而该第二介电层由第二介电粉体及第二有机树脂所组成,
其中该第一介电粉体与该第一有机树脂的重量比值大于该第二介电粉体与该第二有机树脂的重量比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中该第一介电粉体与该第一有机树脂的重量比值介于2.0至11.6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中该第二介电粉体与该第二有机树脂的重量比值介于0.1至1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中该第一介电粉体及第二介电粉体分别为钛酸钡、钛酸锶、钛酸钡锶、或上述的组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俊安姜颖容蔡苑铃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