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及纵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026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及纵包方法,其中,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包括线缆、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三号模具和四号模具,所述线缆包括外被,所述外被内部设置有一号芯线、二号芯线、三号芯线和四号芯线,所述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三号模具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成型孔、第二成型孔、第三成型孔、第四成型孔,所述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三号模具和四号模具表面均开设有铝箔成型槽,所述四号模具表面开设有第五成型孔和第六成型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现有的对绞线工艺,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及纵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
,具体为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及纵包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屏蔽线缆制造行业中,为了满足电气性能要求,特别是高端网络通信线缆产品(CAT6A和CAT7),结构设计上基本都采用单对芯线对绞时拖包铝箔,总成缆再拖包或纵包铝箔屏蔽/铝箔麦拉带,如附图1所示,外被(1)内部设置一号芯线(2)、二号芯线(3)、三号芯线(4)和四号芯线(5),一号芯线(2)、二号芯线(3)、三号芯线(4)和四号芯线(5)外部分别包裹一层铝箔层(6),此生产方法工艺简单,只需要在对绞和总成缆时分别拖包或绕包铝箔屏蔽即可达到相应的屏蔽效果,但是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线缆越做越小,传输性能越来越高,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线缆制造的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生产方法两个工序各使用铝箔屏蔽,存下以下缺陷和不足:单对线对绞时拖包铝箔有铝箔刮伤的品质问题,铝箔刮伤会造成信号泄露,进而影响线材的电气性能;现有方法四对线对绞分别拖包铝箔,由于对绞线的结构已经成型,后工序生产时无法调整,总成缆绞合时结构不够圆整和紧凑;对绞和成缆两个工序都需要使用铝箔,设备上都需配备相应的包带机,且铝箔用量很大,成本偏高;对绞时拖包铝箔为了保证铝箔包覆的重叠率刮伤问题,生产速度偏慢,效率低,工时成本高;由于内外都有铝箔层,整个线缆外径会偏大,同时线缆整体柔软性不够好,对屏蔽网络通信线缆来说,综合布线和跳线这两大应用场合施工和使用中,都需要线材越柔软越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及纵包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包括线缆、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三号模具和四号模具,所述线缆包括外被,所述外被内部设置有一号芯线、二号芯线、三号芯线和四号芯线,所述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三号模具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成型孔、第二成型孔、第三成型孔、第四成型孔,所述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三号模具和四号模具表面均开设有铝箔成型槽,所述四号模具表面开设有第五成型孔和第六成型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成型孔与一号芯线相对应,所述第二成型孔与二号芯线相对应,所述第三成型孔与三号芯线相对应,所述第四成型孔与四号芯线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五成型孔和第六成型孔的面积大于第一成型孔、第二成型孔、第三成型孔、第四成型孔的面积。优选的,所述第五成型孔与一号芯线、二号芯线相对应,所述第六成型孔与三号芯线、四号芯线相对应。优选的,所述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三号模具和四号模具表面的铝箔成型槽的弧度依次增大。优选的,所述四号模具上的铝箔成型槽的截面为S型。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三号模具和四号模具按照顺序依次安装在模座上;S2、将一号芯线、二号芯线、三号芯线和四号芯线这四对对绞线依次穿过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三号模具和四号模具上的成型孔,并使各成型孔与各芯线一一对应;S3、将铝箔依次穿过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三号模具和四号模具上的铝箔成型槽;S4、调节各模具的间距,并设定合适的成缆节距,在成缆过程中,开机节距形成后,绞合半成品会依次呈现S形状,最终经过四号模具上的铝箔成型槽的约束,最终四对对绞线会被铝箔完整的包覆在里面,形成360度屏蔽,最终铝箔包裹芯线后的线缆结构截面形成一个“S”型。优选的,所述铝箔使用主动放线装置拖包机来放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单对线不需要拖包铝箔,所以对绞工序不会有铝箔刮破的风险,品质问题更少,同时可减少报废产品的产生;2.四对线同时通过“S”型模具时,由于2对线分别在上下两个位置,只需要分别调整其中2对的位置和张力,即可使整个绞合半成品达到圆整和紧密的状态,总成缆工艺上调整更加简洁和便利;3.对绞工序无需拖包铝箔,对于普通的4对网络通信屏蔽线缆,无需增加对绞工序铝箔的投入,且对绞机也无需额外增加昂贵的拖包机装置,线缆总成本可以得到非常可观的降低,使线缆根据竞争优势;4.简化了对绞生产工艺,可提高对绞线速度,由于屏蔽网络通信线缆涉及的节距都非常小,对绞线速度提高后,大大地降低了工时成本;5.由于减小了对绞层的铝箔,整个线缆更柔软,用户在使用时更加便利,施工方在布线时也更节省时间;6.对于部分单屏蔽的网络通信线缆,通过“S”型模生产,在线缆结构设计上只需要考虑其中两对(一号芯线与二号芯线、三号芯线与四号芯线)之间的串扰,无需考虑4对间的串扰,由原来的四对线4个节距,优化为四对线2个节距,同时在制造工艺上,节距的减少也会减少品质问题的发生,对整个线缆的生产质量有很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屏蔽线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纵包方法加工后的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中一号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中二号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中三号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中四号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被,2-一号芯线,3-二号芯线,4-三号芯线,5-四号芯线,6-铝箔层,7-一号模具,8-二号模具,9-三号模具,10-四号模具,11-铝箔成型槽,12-第一成型孔,13-第二成型孔,14-第三成型孔,15-第四成型孔,16-第五成型孔,17-第六成型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包括线缆、一号模具7、二号模具8、三号模具9和四号模具10,所述线缆包括外被1,所述外被1内部设置有一号芯线2、二号芯线3、三号芯线4和四号芯线5,所述一号模具7、二号模具8、三号模具9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成型孔12、第二成型孔13、第三成型孔14、第四成型孔15,所述一号模具7、二号模具8、三号模具9和四号模具10表面均开设有铝箔成型槽11,所述四号模具10表面开设有第五成型孔16和第六成型孔17。所述第一成型孔12与一号芯线2相对应,所述第二成型孔13与二号芯线3相对应,所述第三成型孔14与三号芯线4相对应,所述第四成型孔14与四号芯线5相对应。所述第五成型孔16和第六成型孔17的面积大于第一成型孔12、第二成型孔13、第三成型孔14、第四成型孔15的面积。所述第五成型孔16与一号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包括线缆、一号模具(7)、二号模具(8)、三号模具(9)和四号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外被(1),所述外被(1)内部设置有一号芯线(2)、二号芯线(3)、三号芯线(4)和四号芯线(5),所述一号模具(7)、二号模具(8)、三号模具(9)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成型孔(12)、第二成型孔(13)、第三成型孔(14)、第四成型孔(15),所述一号模具(7)、二号模具(8)、三号模具(9)和四号模具(10)表面均开设有铝箔成型槽(11),所述四号模具(10)表面开设有第五成型孔(16)和第六成型孔(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包括线缆、一号模具(7)、二号模具(8)、三号模具(9)和四号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外被(1),所述外被(1)内部设置有一号芯线(2)、二号芯线(3)、三号芯线(4)和四号芯线(5),所述一号模具(7)、二号模具(8)、三号模具(9)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成型孔(12)、第二成型孔(13)、第三成型孔(14)、第四成型孔(15),所述一号模具(7)、二号模具(8)、三号模具(9)和四号模具(10)表面均开设有铝箔成型槽(11),所述四号模具(10)表面开设有第五成型孔(16)和第六成型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孔(12)与一号芯线(2)相对应,所述第二成型孔(13)与二号芯线(3)相对应,所述第三成型孔(14)与三号芯线(4)相对应,所述第四成型孔(14)与四号芯线(5)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成型孔(16)和第六成型孔(17)的面积大于第一成型孔(12)、第二成型孔(13)、第三成型孔(14)、第四成型孔(15)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屏蔽线缆的“S”型纵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成型孔(16)与一号芯线(2)、二号芯线(3)相对应,所述第六成型孔(17)与三号芯线(4)、四号芯线(5)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华雷鸣郭洪伟甘多夫
申请(专利权)人:百通赫思曼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