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云清专利>正文

燃油熔化炉的喷火位结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25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燃油熔化炉的喷火位结构改进,包括容置在耐火砖砌成的内腔中的炉体,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喷火位设置于炉体的底部,即在炉体底部对应炉体的耐火砖中设置油嘴座,油嘴座中设置油路,油路末端的喷油嘴开口向上对准炉体底部,油嘴座外环绕有开口向上的导流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将燃烧器喷火位设于炉体底部,热能直接作用于炉体底部,便热量充分被利用,使损耗减少,增温速度快。(*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燃油熔化炉的结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燃油熔化炉增温速度的喷火位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燃油熔化炉是金属冶炼行业中常用的设备,可用于铝、锌、银、铅、锡、铜等有色金属的熔炼铸造和热镀之用,其以轻质柴油或重油为燃料,清洁安全。现有燃油熔化炉由耐火砖砌出炉腔,将炉体(即坩埚)容置在炉腔内,现有燃烧器喷火位设于炉体侧面,喷火后使火力绕炉体,遁环燃烧,由于热能热气是向上方走势,炉体底部将获得很少部分热量,由于侧面喷火,耐火砖又首先吸收了大部分热能,导致热能量损耗大,增温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燃油熔化炉的喷火位结构改进,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点,使燃油熔化炉燃烧器的热量充分被利用,使热能量损耗减少,炉体增温速度快。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为燃油熔化炉的喷火位结构改进,包括容置在耐火砖砌成的内腔中的炉体,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喷火位设置于炉体的底部,即在炉体底部对应炉体的耐火砖中设置油嘴座,油嘴座中设置油路,油路末端的喷油嘴开口向上对准炉体底部,油嘴座外环绕有开口向上的导流罩。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由于将燃烧器喷火位设于炉体底部,热能直接作用于炉体底部,便热量充分被利用,使损耗减少,增温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容置在耐火砖1砌成的内腔10中的炉体2,在炉体2底部对应炉体2的耐火砖1中设有一缺口11,油嘴座3设置在缺口11中,油嘴座3中设置油路31,油路31由外界供油,油路31末端的喷油嘴310开口向上对准炉体2底部,油嘴座外3环绕有开口向上的导流罩4。使用时,喷油嘴31处喷出的油燃烧形成的火焰正对炉体2的底部,并且火焰被导流罩4包围,所以,几乎所有的热量都可以作用于炉体2。权利要求1.燃油熔化炉的喷火位结构改进,包括容置在耐火砖砌成的内腔中的炉体,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喷火位设置于炉体的底部,即在炉体底部对应炉体的耐火砖中设置油嘴座,油嘴座中设置油路,油路末端的喷油嘴开口向上对准炉体底部,油嘴座外环绕有开口向上的导流罩。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燃油熔化炉的喷火位结构改进,包括容置在耐火砖砌成的内腔中的炉体,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喷火位设置于炉体的底部,即在炉体底部对应炉体的耐火砖中设置油嘴座,油嘴座中设置油路,油路末端的喷油嘴开口向上对准炉体底部,油嘴座外环绕有开口向上的导流罩。本技术由于将燃烧器喷火位设于炉体底部,热能直接作用于炉体底部,便热量充分被利用,使损耗减少,增温速度快。文档编号F27B14/00GK2861916SQ200620000829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李云清 申请人:李云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燃油熔化炉的喷火位结构改进,包括容置在耐火砖砌成的内腔中的炉体,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喷火位设置于炉体的底部,即在炉体底部对应炉体的耐火砖中设置油嘴座,油嘴座中设置油路,油路末端的喷油嘴开口向上对准炉体底部,油嘴座外环绕有开口向上的导流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云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