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用模具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030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用模具固定架,包括底板、支撑架、固定座、固定夹、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夹持装置将下模具固定在固定座内,通过第二夹持装置将上模具固定在固定夹内侧,然后通过电动液压推杆推动固定夹向下移动,从而推动上模具向下移动,然后将上模具与下模具组装在一起,并且通过电动液压推杆向下产生一个推力挤压住上模具,防止组装后的铸造模具之间产生缝隙,从而提高了铸件的浇注质量,同时当铸件浇注完成后,通过电动液压推杆能够将上模具向上提升,从而将铸造模具拆卸开,方便了铸件的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用模具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铸造模具
,具体为一种铸造用模具固定架。
技术介绍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为了方便将铸件从铸造模具中拆卸出来,铸造模具分成两个对称的模具,因此在进行铸件浇注时,需要将两个对称的模具组合成一个整体的铸造模具,现有的技术将两个模具组装在一起后,并没有进一步的对铸造模具进行加固,这样容易出现漏浆的现象,从而降低了铸件的浇注质量,而且也不方便铸造模具的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模具固定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用模具固定架,包括底板、支撑架、固定座、固定夹、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两侧的中心处均镶嵌有第一夹持装置,所述底板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用模具固定架,包括底板(10)、支撑架(20)、固定座(30)、固定夹(40)、第一夹持装置(50)和第二夹持装置(6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表面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0),所述固定座(30)两侧的中心处均镶嵌有第一夹持装置(50),所述底板(10)上表面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内壁顶部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推杆(21),所述电动液压推杆(2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夹(40),所述固定夹(40)两侧的中心处均匀镶嵌有第二夹持装置(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用模具固定架,包括底板(10)、支撑架(20)、固定座(30)、固定夹(40)、第一夹持装置(50)和第二夹持装置(6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表面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0),所述固定座(30)两侧的中心处均镶嵌有第一夹持装置(50),所述底板(10)上表面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内壁顶部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推杆(21),所述电动液压推杆(2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夹(40),所述固定夹(40)两侧的中心处均匀镶嵌有第二夹持装置(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模具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50)包括第一螺母套(51)、第一螺纹杆(52)、第一转盘(53)、第一夹持板(54)、第一轴承(55)和第一转轴(56),所述第一螺母套(51)镶嵌在所述固定座(30)两侧的中心处,所述第一螺纹杆(52)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螺母套(51)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52)位于所述固定座(30)外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53),所述第一螺纹杆(52)位于所述固定座(30)内侧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夹持板(54),所述第一夹持板(54)外侧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55),所述第一螺纹杆(52)远离所述第一转盘(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本芬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隆玛驰车用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