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墨铸铁二次孕育的随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01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二次孕育的随流机,包括罐体,罐体通过固定柱安装在底座上;罐体的上部呈圆柱状、下部向内收拢呈圆锥状;罐体的上端设置有提手、下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固定连接有随流管;随流管呈筒状,且随流管的管壁上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随流管相互铰接;旋转轴上设置有挡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扇形标尺刻度,随流的孕育剂控制量更精确;采用的是立筒式造型,随流孕育剂可利用重力自由流出,流出过程中不受设备中装置阻挡,随流孕育剂颗粒之间接触紧密,流量稳定;采用卡盘式底座,便于组装拆卸,并且可在不同形状的平面上进行安装固定,增加了随流机对浇注环境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墨铸铁二次孕育的随流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随流机,尤其涉及一种球墨铸铁二次孕育的随流机。
技术介绍
孕育处理是铸件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良好的孕育处理可使铸件具有符合要求的显微组织,从而保证铸件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孕育处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在消失模的铸造过程当中,像球化衰退一样,孕育作用也有衰退现象,即孕育效果随着铁水停留时间的增长而减退。为了缩短孕育处理至凝固完成时间的间隔,减小孕育衰退,目前在生产中应用后孕育,即二次孕育的处理方式。二次随流孕育的流出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二次随流孕育机体型小,便于不同浇注情况的随流,流量精度高,利于提高铸件品质。现有的随流机,具有流量误差较大,且体型大,本身笨重,不便于使用不同牌号的孕育剂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墨铸铁二次孕育的随流机。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墨铸铁二次孕育的随流机,包括罐体,罐体通过固定柱安装在底座上;罐体的上部呈圆柱状、下部向内收拢呈圆锥状;罐体的上端设置有提手、下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固定连接有随流管;随流管呈筒状,且随流管的管壁上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随流管相互铰接;旋转轴上设置有挡盖;挡盖为圆形,旋转轴沿挡盖的直径与挡盖固定相接;挡盖位于随流管的内部,且挡盖的直径等于随流管的内径;随流管的外壁固定有标尺;旋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指针;指针指示在标尺上;标尺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沿滑动槽滑动,且定位螺栓与指针端部固定相接。进一步地,罐体的出液口处设置有一号凸台;随流管的上端对应设置有二号凸台;一号凸台与二号凸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一号凸台与二号凸台上对应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每个螺栓孔内均插置有固定螺栓。进一步地,标尺呈扇形,圆心角度为120°;标尺上刻有刻度。进一步地,底座为卡盘式底座。进一步地,挡盖的外缘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本技术采用扇形标尺刻度,随流的孕育剂控制量更精确;采用的是立筒式造型,随流孕育剂可利用重力自由流出,流出过程中不受设备中装置阻挡,随流孕育剂颗粒之间接触紧密,流量稳定;采用卡盘式底座,便于组装拆卸,并且可在不同形状的平面上进行安装固定,增加了随流机对浇注环境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A-A向视图。图4为挡板与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固定柱;3、底座;4、提手;5、随流管;6、旋转轴;7、挡盖;8、标尺;9、定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所示的一种球墨铸铁二次孕育的随流机,包括罐体1,罐体的上部呈圆柱状、下部向内收拢呈圆锥状;罐体内用于盛装随流孕育剂。圆锥状的下部便于随流孕育剂的集中。罐体的上端设置有提手4、下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固定连接有随流管5;罐体的左右两侧各一个提手,提手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如图3所示,罐体的出液口处设置有一号凸台;随流管的上端对应设置有二号凸台;一号凸台与二号凸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一号凸台与二号凸台上对应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每个螺栓孔内均插置有固定螺栓。随流管5呈筒状,且随流管的管壁上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置有旋转轴6,旋转轴与随流管相互铰接,旋转轴活动相接在随流管上,一方面固定旋转轴,另一方面保证旋转轴能够旋转。旋转轴上设置有挡盖7;挡盖为圆形,旋转轴沿挡盖的直径与挡盖固定相接,如图4所示。挡盖位于随流管的内部,且挡盖的直径等于随流管的内径;挡盖固定在旋转轴上,当旋转轴转动时,挡盖也随之转动。挡盖的作用类似阀门,挡盖的外缘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挡盖与随流管管口平齐时可将随流管完全封死,使罐体内的随流孕育剂流不出来。旋转旋转轴,挡盖与对流管管壁之间产生缝隙,并且旋转越接近90°,缝隙越大,随流孕育剂流下的速度越快。如图2所示,随流管的外壁固定有标尺8;标尺呈扇形,圆心角度为120°;标尺上刻有刻度。旋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指针;指针指示在标尺上;标尺8上沿标尺形状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定位螺栓9,定位螺栓沿滑动槽滑动,且定位螺栓与指针端部固定相接。标尺及指针的作用可以直观的指示旋转轴及挡板旋转的角度。标尺上的刻度便于记录该角度,使以后应用该速率时直接将旋转轴旋转至相应的角度即可。定位螺栓用于固定指针,当确定使用该角度后,可通过定位螺栓将指针固定,从而将旋转轴、挡板固定,使其不会继续旋转,从而使随流孕育剂的流速稳定。罐体1通过固定柱2安装在底座3上;固定柱位于罐体的一侧,且与罐体固定相接。固定柱的低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为整个装置提供底部的支撑。底座为卡盘式底座,使用时,将底座的卡盘固定在浇口杯上,浇口杯位于随流管的正下方,可承接罐体内的随流孕育剂。本技术利用随流孕育剂本身的重力,避免了其他设备中输送装置对孕育剂流出量稳定性的影响,旋转轴可旋转,旋转的过程中带动随流管内部的挡盖偏移关闭位置来控制流量,挡盖调到合适的流量位置后,定位螺栓将指针的位置固定,使得球墨铸铁二次随流的流量精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a、本技术采用的是扇形标尺刻度,单位时间内随流孕育剂的吐出量精确,而且挡盖位置外沿与随流管接触位置使用了密封圈,可有效控制流量,使随流的孕育剂控制量更精确;b、本技术采用的是立筒式造型,整个随流机罐体、随流管内壁光滑,随流孕育剂可利用重力自由流出,流出过程中不受设备中装置阻挡,随流孕育剂颗粒之间接触紧密,流量稳定;c、本技术的底座采用的是卡盘式底座,便于组装拆卸,并且可在不同形状的平面上进行安装固定,增加了随流机对浇注环境的适应性。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墨铸铁二次孕育的随流机,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通过固定柱(2)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罐体的上部呈圆柱状、下部向内收拢呈圆锥状;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提手(4)、下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固定连接有随流管(5);/n所述随流管(5)呈筒状,且随流管的管壁上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置有旋转轴(6),旋转轴与随流管相互铰接;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挡盖(7);所述挡盖为圆形,旋转轴沿挡盖的直径与挡盖固定相接;所述挡盖位于随流管的内部,且挡盖的直径等于随流管的内径;/n所述随流管的外壁固定有标尺(8);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指针;指针指示在标尺上;所述标尺(8)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定位螺栓(9),定位螺栓沿滑动槽滑动,且定位螺栓与指针端部固定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墨铸铁二次孕育的随流机,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通过固定柱(2)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罐体的上部呈圆柱状、下部向内收拢呈圆锥状;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提手(4)、下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固定连接有随流管(5);
所述随流管(5)呈筒状,且随流管的管壁上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置有旋转轴(6),旋转轴与随流管相互铰接;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挡盖(7);所述挡盖为圆形,旋转轴沿挡盖的直径与挡盖固定相接;所述挡盖位于随流管的内部,且挡盖的直径等于随流管的内径;
所述随流管的外壁固定有标尺(8);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指针;指针指示在标尺上;所述标尺(8)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定位螺栓(9),定位螺栓沿滑动槽滑动,且定位螺栓与指针端部固定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虹冈铸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