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89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该重金属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通过将土壤从进料槽导入外壳内,此时水泵启动,淋洗液经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从喷头喷出,对土壤进行淋洗,淋洗后的淋洗液透过滤板流入水箱内,使得淋洗液能够反复淋洗,不会造成浪费,通过第二电机的启动,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传送轮转动,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带动传送带转动,凸块开始运动,由于阻挡板的阻挡,土壤不会从出料槽排出,从而对土壤在外壳内进行搅拌,使得土壤的淋洗更加的充分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为一种重金属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
技术介绍
重度污染的污染物中,重金属为主要污染源。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引起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过高,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一些矿山在开采中尚未建立石排场和尾矿库,废石和尾矿随意堆放,致使尾矿中富含难解的重金属进入土壤,加之矿石加工后余下的金属废渣随雨水进入地下水系统,造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现有的重金属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通过对土壤进行淋洗以达到土壤修复,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现有的淋洗机对土壤冲洗无回收,使得淋洗剂使用量大,提高了土壤修复的成本,导致后处理成本提高,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外壳(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水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进水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一端贯穿水箱(2)并延伸至水箱(2)的内部,所述水泵(3)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所述水箱(2)的右侧与外壳(1)内壁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板(6),所述外壳(1)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水箱(2)和导向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板(7),所述外壳(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且位于滤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外壳(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水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进水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一端贯穿水箱(2)并延伸至水箱(2)的内部,所述水泵(3)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所述水箱(2)的右侧与外壳(1)内壁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板(6),所述外壳(1)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水箱(2)和导向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板(7),所述外壳(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且位于滤板(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第二转动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轮(9),所述外壳(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且位于第二传送轮(9)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所述第一转动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轮(11),所述第一转动杆(10)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轮(11)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邓宇森熊平何仕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时代绿洲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