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79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互相间隔且正对设置;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内;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第二基板的表面。通过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第一基板的背面,提供了一种在硬屏环境下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方案,能够在提供高屏占比的同时实现指纹前置,方便用户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市场需求,电子产品对屏占比及显示屏内指纹需求强烈。传统技术中,将指纹识别模组放置于显示模组的显示区,然而这种方式只适用于OLED柔性显示屏,而针对LCD等硬性显示屏则没有适合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硬屏的屏下指纹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显示面板。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互相间隔且正对设置;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内;及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述显示面板,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第一基板的远离第二基板的表面,也适用于第一基板为硬质基板的情况,从而实现硬屏的屏下指纹需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功能层为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的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还设有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避开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液晶板的背面,提供了全面屏或者超窄边框的硬屏的屏下指纹解决方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覆盖所述第一基板,所述背光模组上开设有避让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孔。背光模组上开孔以避让指纹识别模组,二者在液晶板的厚度方向上重叠,使得液晶板的厚度较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高度尺寸不大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尺寸。指纹识别模组可以全部容纳在背光模组上开设的孔中,从而被背光模组保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为超声波指纹传感器。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的优点,超声波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时,仍达到了较好的指纹前置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黑矩阵和彩色滤光结构,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位置与所述黑矩阵对应。超声波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对应黑矩阵的位置,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发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指纹识别模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制得的显示设备中指纹识别模组位于设备的边缘,利于实现单手操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为圆形或方形。指纹识别模组的外形为常见的圆形或方形,结构简单,且符合用户习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为盲孔,指纹识别模组设于盲孔内。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盲孔中,可以更好地保护指纹识别模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孔朝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开口;或所述盲孔朝向第一基板的一侧开口。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盲孔中,可以更好地保护指纹识别模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通过透明光学胶粘结在一起。透明光学胶具有无色、透光的优点,在起到粘结剂作用的同时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发光及图像显示。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前述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指纹识别模组位于显示面板的背面,该显示面板可以为硬屏,使显示设备具有硬屏,且该硬屏满足屏下指纹需求,利于实现全面屏或者超窄边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为平板电脑、笔记本、手机、广告液晶板、MP3播放器、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上述类型的显示设备,均可以为硬屏,且指纹识别模组置于屏幕下方,具有较高的屏占比。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图2和图3为不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上的孔为盲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指纹识别模组为超声波传感器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指纹识别模组与第二基板上的黑矩阵的位置对应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实现屏下指纹的显示面板,其可以应用于显示设备并构成该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该显示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手机、广告液晶板、MP3播放器、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请参考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功能层30、指纹识别模组40。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互相间隔且正对设置,功能层30则设置位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间隔内。换言之,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为对盒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为阵列基板,例如为TFT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0为彩膜基板,即彩色滤光基板;功能层30为液晶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功能层30可以为电子墨水层、有机发光显示层等。第二基板20的远离第一基板10的表面还设置有偏光片50。指纹识别模组40设置在第一基板10的远离第二基板20的表面,即指纹识别模组40设置在第一基板10的背对第二基板20的表面。如图1所示角度,第一基板10位于第二基板20的下方时,指纹识别模组40是设置在第一基板10的背对第二基板20的下表面。指纹识别模组40是设置在第一基板10的背面,此时第一基板10采用硬性材质制作亦可满足指纹识别模组40的设置要求,而此时制得的显示面板为硬屏,因此通过将指纹识别模组40设置在第一基板10的背面,提供了一种在硬屏环境下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方案,能够在提供高屏占比的同时实现指纹前置效果,方便用户操作。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40在第一基板10上的位置对应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也就是说,指纹识别模组40是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下方,更具体的,指纹识别模组40设置在液晶层覆盖范围内,从而利用提高显示设备中屏幕所占比例,提供较高的屏占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当第一基板10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0为彩膜基板,功能层30为液晶层时,第一基板10的背对第二基板20的表面还设有背光模组60,其中背光模组60避开指纹识别模组40。如图1所示,第一基板10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0为彩膜基板,功能层30为液晶层,此时显示面板为液晶板,液晶板的背面还设置有背光模组60作为偏振光源。但是背光模组60避开指纹识别模组40,即设置指纹识别模组40处没有背光模组60。背光模组60的类型不限制,例如可以为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偏振光源,或者为LED背光模组。进一步地,背光模组60覆盖第一基板10,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基板;/n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互相间隔且正对设置;/n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内;及/n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第二基板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互相间隔且正对设置;
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内;及
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第二基板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功能层为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还设有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避开所述指纹识别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覆盖所述第一基板,所述背光模组上开设有避让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高度尺寸不大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梅峰陈庆中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