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79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包括检测平台和设置在检测平台上方相机组件,相机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和用于固定第一相机单体的支撑架,第一相机单体分布在检测平台上方,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分别对检测平台上的部分区域进行拍照,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的拍照区域之和能够完全覆盖检测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共同对检测平台的部分区域进行拍照,代替一个昂贵的高像素的相机,大大降低了检测相机的成本。通过将第一相机单体设置在同一高度,使得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拍摄到的图像的比例大致相同,减少了后续图像处理装置的运算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织针检测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织针车间需要实现成品织针的自动检测,以改变目前国内织针行业靠人工肉眼检测,对工人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三个月技术培训),工人劳动强度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难以保证,检测结果严重依赖工人技术水平的局面。近年来,随着机器视觉相关理论的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检测手段,不断提高着产品的检测效率。然而,在织针的检测领域中,目前还主要依靠人力进行检测,还没有成熟的应用案例可以参考,检测效率较低。通过相机采集到的图像质量的好坏将对接下来的图像处理效果以及处理的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机器视觉领域,相机的分辨率就是指系统能够采集到的图像像素面积的最大值,通常以像素为单位,当分辨率大时,就能采集到更大的图像像素面积。对织针进行图像采集,特别是一次对多个织针进行图像采集时,需要使用高像素的工业相机进行图像采集,以保证图像质量,但是高像素的工业相机的价格昂贵,使得织针视觉检测成本居高不下。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其具有降低织针检测的工业相机的使用成本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包括检测平台和设置在检测平台上方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相机单体的支撑架,所述第一相机单体分布在所述检测平台上方,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分别对所述检测平台上的部分区域进行拍照,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的拍照区域之和能够完全覆盖所述检测平台。进一步,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所述第一相机单体的数量为2-8个。进一步,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呈直线分布。进一步,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呈“W”形分布。进一步,所述相机组件还包括第二相机单体、支撑导轨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相机单体在所述支撑导轨上滑动,所述第二相机单体在所述支撑导轨上滑动过程中对所述检测平台进行拍照,所述第二相机单体的拍照区域之和能够完全覆盖所述检测平台。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共同对所述检测平台的部分区域进行拍照,代替一个昂贵的高像素的相机,大大降低了检测相机的成本。二、通过将所述第一相机单体设置在同一高度,使得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拍摄到的图像的比例大致相同,减少了后续图像处理装置的运算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相机单体“W”形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检测平台1;相机组件2;第一相机单体21;支撑架22;第二相机单体23;支撑导轨24;驱动机构25;自动落针装置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6图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包括检测平台1和设置在检测平台1上方相机组件2,所述相机组件2包括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21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的支撑架22,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分布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方,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分别对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部分区域进行拍照,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的拍照区域之和能够完全覆盖所述检测平台1。通过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21共同对所述检测平台1的部分区域进行拍照,代替一个昂贵的高像素的相机,大大降低了检测相机的成本。第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2上,所述支撑架22一端与自动落针装置3固连,另一端垂直延长于地面支撑着支撑架22。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等距固连于支撑架22上,当织针落到检测平台1上,织针落入数值达到所设定值时,位于检测平台1上方的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21开始运作,对静止在检测平台1上的织针进行拍照,检测控制系统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并控制分拣机构将不合格织针剔除,将不符合长度与弯曲度的织针剔除后,把第一次检测合格织针运送到另一个检测平台1上,对应在另一个检测平台1上方的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对落在另一个检测平台1上的织针进行拍照,检测控制系统对所拍摄的织针进行分析,并控制分拣机构把不合格的织针进行剔除和把合格的织针进行收集。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分别与相机组件2、自动落针装置3和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和分拣机构为现有技术,不是本案关键点,所述检测控制系统通过遗传算法对相机组件2拍摄的图像进行运算检测,并控制分拣机构对不合格的织针进行剔除。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位于同一高度。通过将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设置在同一高度,使得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拍摄到的图像的比例大致相同,减少了后续图像处理装置的运算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的数量为2-8个。通过对所述检测平台1长度的测量,合理的安排第一相机单体21的数量,在保证对织针拍摄时照片的清晰度同时合理的节约检测相机成本。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呈直线分布。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呈“W”形分布。如图所示,两根支撑架22的一端固定在自动落针装置3上,另一端垂直延长于地面支撑着支撑架22;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21分布在两根支撑架22上,呈“W”形分布;扩大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21对检测平台1上的织针拍摄范围,有利于检测控制系统对图像的分析,使得分析更加的精准和快速。优选的,所述相机组件2还包括第二相机单体23、支撑导轨24和驱动机构25,所述驱动机构25驱动所述第二相机单体23在所述支撑导轨24上滑动,所述第二相机单体23在所述支撑导轨24上滑动过程中对所述检测平台1进行拍照,所述第二相机单体23的拍照区域之和能够完全覆盖所述检测平台1。第二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二相机单体23滑动连接在支撑导轨24上,所述支撑导轨24一端与自动落针装置3固连,另一端垂直延长于地面支撑着支撑导轨24;驱动机构25固设于第二相机单体23上端,在驱动机构25的驱动下,第二相机单体23可在支撑导轨24上进行来回移动,当织针落到检测平台1上达到所设定值的时候,位于检测平台1上方的第二相机单体23开始进行拍摄,织针落入的检测平台1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进行第一次拍摄,之后每移动一段固定的距离拍摄一次,直到把检测平台1的织针拍摄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和设置在检测平台上方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相机单体的支撑架,所述第一相机单体分布在所述检测平台上方,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分别对所述检测平台上的部分区域进行拍照,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的拍照区域之和能够完全覆盖所述检测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和设置在检测平台上方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相机单体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相机单体的支撑架,所述第一相机单体分布在所述检测平台上方,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分别对所述检测平台上的部分区域进行拍照,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的拍照区域之和能够完全覆盖所述检测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相机单体位于同一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大圆机低成本织针检测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单体的数量为2-8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鸿捷曹青华冯迎和高培忠程勇纪荣俊周锋余仪华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汇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