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78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包括:透明基板;防眩处理层,所述防眩处理层蚀刻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表面;杀菌镀层,所述杀菌镀层设于所述防眩处理层表面;防蓝光镀层,所述防蓝光镀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另一侧表面;以及粘附层,所述粘附层设于所述防蓝光镀层的表面。该保护片可以通过粘附层贴附于显示屏表面,通过防蓝光镀层的设置可以有效阻隔高能量蓝光,同时还增设杀菌镀层和防眩处理层,在防蓝光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杀菌和防眩光的功能,功能更加齐全,对人体的防护效果更优,更能满足人们对多重防护功能保护膜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镀膜及护眼防护薄膜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产品,显示屏作为人机交互的媒介,是这些电子产品比不可少的部分,显示屏显示图案或文档是由三基色通过不同能量组合而成,且三基色中蓝光成分(430-440nm波长范围)对人眼的黄斑区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同时,由于触摸屏幕需要用户通过手指频繁触摸来实现操作,屏幕上集聚了大量的有害微生物,久而久之,不仅人们的眼睛会因长时间观看屏幕而受到伤害,还会因频繁接触手机屏幕造成细菌感染引起一些疾病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虽然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防蓝光的保护膜,但是现有的保护膜一般功能较为单一,仅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蓝光对人眼的伤害,不具备防眩光、杀菌等其他防护功能,无法满足人们对多功能显示屏保护膜的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兼具防蓝光、防眩光和杀菌功能的显示屏保护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该保护片通过防蓝光镀层的设置可以有效阻隔高能量蓝光,同时还具有杀菌和防眩光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保护膜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多重防护功能保护膜的使用需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包括:透明基板;防眩处理层,所述防眩处理层蚀刻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表面;杀菌镀层,所述杀菌镀层设于所述防眩处理层表面;防蓝光镀层,所述防蓝光镀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另一侧表面;以及粘附层,所述粘附层设于所述防蓝光镀层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保护片可以通过粘附层贴附于显示屏表面,通过防蓝光镀层的设置可以有效阻隔高能量蓝光,同时还增设杀菌镀层和防眩处理层,在防蓝光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杀菌和防眩光的功能,功能更加齐全,对人体的防护效果更优,更能满足人们对多重防护功能保护膜的使用需求。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进一步地,所述防眩处理层是在透明基板上通过化学蚀刻方法得到的,蚀刻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在所述透明基板的另一侧表面贴附一层粘性保护膜;步骤2:将所述透明基板浸入蒙砂粉溶液中1-5分钟后取出;步骤3:将从蒙砂粉溶液中取出的透明基板浸入到盐酸、氢氟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1-10分钟后取出,并清洗干净,得到蚀刻在透明基板上的防眩处理层。进一步地,所述粘性保护膜为PE保护膜或PET保护膜。通过在透明基板的另一侧表面贴附粘性保护膜,从而只在透明基板的一面通过化学蚀刻方法得到防眩处理层。进一步地,所述防眩处理层的颗粒度小于0.2微米。考虑到颗粒度过高会对显示屏的显示清晰度造成影响,过低的话,防眩效果不佳,经过大量实验发现颗粒度在0.1微米-0.2微米时,效果最佳。进一步地,所述防眩处理层的光泽度大于20GU。防眩处理层可以有效减少使用者在观看显示屏时眩光对眼睛的损害。进一步地,所述杀菌镀层由掺杂N的TiO2层和SiO2层在真空状态下复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杀菌镀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使用磁控溅射真空镀膜设备,将TiO2烧结材料和SiO2烧结材料分别装在不同的阴极靶位上;步骤2:将蚀刻防眩处理层的玻璃基板在真空室内进行TiO2镀膜,镀膜时在工作气体氩气中混入比例为0.1%-5%的N2,直至TiO2膜层厚度达到10纳米-50纳米,TiO2镀膜完成;步骤3:将镀完TiO2膜层的玻璃基板再进行SiO2镀膜,直至SiO2膜层厚度到达5纳米-20纳米,SiO2镀膜完成,得到杀菌镀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杀菌镀层在光线照射下激发TiO2电子由价带扩散至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与吸附于表面的O2和H2O作用,生成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该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固化病毒的蛋白,改变细菌、病毒的生存环境从而杀死细菌和病毒,实现有效的杀菌功能。进一步地,所述防蓝光镀层对波长范围为380-450nm的光透过率小于50%,所述防蓝光镀层对波长范围为550-780nm的光透过率大于50%。防蓝光镀层可以有效阻隔380-450nm范围的高能量蓝光,保护眼睛不受能伤害到黄斑的蓝光的伤害。进一步地,所述粘附层由硅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OCA光学胶制成。通过粘附层可以将保护片有效的贴附在显示屏上,在不影响显示效果的基础上更好的对眼睛起到防护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板为钠钙玻璃、高铝玻璃、康宁玻璃和硼硅玻璃中的任一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的层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透明基板上通过化学蚀刻方法获得防眩处理层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备杀菌镀层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杀菌镀层1、防眩处理层2、透明基板3、防蓝光镀层4和粘附层5;防眩处理层2蚀刻于透明基板3的一侧表面;杀菌镀层1设于防眩处理层2的表面;防蓝光镀层4设于透明基板3的另一侧表面;粘附层5设于防蓝光镀层4的表面。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防眩处理层2是在透明基板3上通过化学蚀刻方法得到的,参见附图2,防眩处理层2的蚀刻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透明基板的另一侧表面贴附一层粘性保护膜;S2:将透明基板浸入蒙砂粉溶液中1-5分钟后取出;S3:将从蒙砂粉溶液中取出的透明基板浸入到盐酸、氢氟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1-10分钟后取出,并清洗干净,得到蚀刻在透明基板上的防眩处理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粘性保护膜可以是PE保护膜或PET保护膜。当然,其他可以贴附于透明基材表面,起到阻止该侧表面参与化学蚀刻过程的保护薄膜均可以在此处使用。具体地,防眩处理层2的颗粒度小于0.2微米,较优地,防眩处理层2的颗粒度可以为0.15微米。具体地,防眩处理层2的光泽度大于20GU。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者注视显示屏的过程中,防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明基板(3);/n防眩处理层(2),所述防眩处理层(2)蚀刻于所述透明基板(3)的一侧表面;/n杀菌镀层(1),所述杀菌镀层(1)设于所述防眩处理层(2)的表面;/n防蓝光镀层(4),所述防蓝光镀层(4)设于所述透明基板(3)的另一侧表面;以及/n粘附层(5),所述粘附层(5)设于所述防蓝光镀层(4)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基板(3);
防眩处理层(2),所述防眩处理层(2)蚀刻于所述透明基板(3)的一侧表面;
杀菌镀层(1),所述杀菌镀层(1)设于所述防眩处理层(2)的表面;
防蓝光镀层(4),所述防蓝光镀层(4)设于所述透明基板(3)的另一侧表面;以及
粘附层(5),所述粘附层(5)设于所述防蓝光镀层(4)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处理层(2)的蚀刻方法包括:
步骤1:在所述透明基板的另一侧表面贴附一层粘性保护膜;
步骤2:将所述透明基板浸入蒙砂粉溶液中1-5分钟后取出;
步骤3:将从蒙砂粉溶液中取出的透明基板浸入到盐酸、氢氟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1-10分钟后取出,并清洗干净,得到蚀刻在透明基板上的防眩处理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保护膜为PE保护膜或PET保护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处理层(2)的颗粒度小于0.2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杀菌防眩光保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处理层(2)的光泽度大于20GU。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彰聂世伟秦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秉兴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