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27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包括滤光片主体和红外截止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主体表面套接有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内部镶嵌有红外截止滤光片,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边缘处喷涂有黑色封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采用D263T的透明玻璃基板及透明玻璃基板上的多层膜,该多层膜由高折射率的五氧化三钛(Ti3O5)膜层和低折射率的二氧化硅(SiO2)膜层多次堆叠组成,能够解决红外波段0°入射角700‑1120nm 99.8%以上的抑制效果等,且0°到30°之间都满足99.8%以上的抑制效果,能够解决红外光对CCD、CMOS成像的影响,使成像效果符合人眼的真实感观,隔绝有害光信号、提高色彩饱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
本技术涉及光学滤光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识别影像大多数是通过在成像系统中加入此红外截止滤光片,用于阻挡干扰成像质量的红外光,这一方法在技术上有着一定的缺陷,比如,由于CCD、CMOS的敏感波长为400nm~1100nm,所以能同时对可见光和红外光成像,而这两幅图像叠在一起,图像就会变的模糊;另外,红外光是热光,会产生热噪声,所以滤光片必须消除红外光;并且,由于在消除红外光时,如果消除红外光的截止深度不够,在红外光入射光有锥角时仍然会对色彩饱和度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包括滤光片主体和红外截止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主体表面套接有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内部镶嵌有红外截止滤光片,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边缘处喷涂有黑色封边。优选的,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由玻璃基片构成,且玻璃基片上下两层表面分别镀有多层膜一和多层膜二。优选的,所述多层膜一内部由五氧化三钛膜层一、二氧化硅膜层一、五氧化三钛膜层二和二氧化硅膜层二组成。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膜层一和二氧化硅膜层二均设置有多组,且多组二氧化硅膜层一和二氧化硅膜层二均匀分布排列。优选的,所述五氧化三钛膜层一和五氧化三钛膜层二均设置有多组,且多组二氧化硅膜层一和二氧化硅膜层二均匀分布排列。优选的,所述多组五氧化三钛膜层一、二氧化硅膜层一、五氧化三钛膜层二和二氧化硅膜层二从上到下分层交错叠放。优选的,所述多层膜二结构与多层膜一结构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该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采用D263T的透明玻璃基板及透明玻璃基板上的多层膜,该多层膜由高折射率的五氧化三钛(Ti3O5)膜层和低折射率的二氧化硅(SiO2)膜层多次堆叠组成,使0°700-1120nm波段和30°700-1000nm波段具有极低的红外光透过率,极值小于0.2%,而在可见光0°420-620nm和30°可见光420-600nm保持极高的透过。通过对红外波段的抑制达到99.8%以上,成像更加清晰、所出的效果色彩饱和度更符合人眼感观,达到更加真实的色彩饱和度层次。能够解决红外波段0°入射角700-1120nm99.8%以上的抑制效果;能够解决红外波段30°入射角700-1000nm99.8%以上的抑制效果;能够解决红外光对CCD、CMOS成像的影响,使成像效果符合人眼的真实感观,隔绝有害光信号、提高色彩饱和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的主体简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的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滤光片主体;2、金属框架;3、黑色封边;4、红外截止滤光片;5、多层膜一;6、玻璃基片;7、多层膜二;8、五氧化三钛膜层一;9、二氧化硅膜层一;10、五氧化三钛膜层二;11、二氧化硅膜层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包括滤光片主体1和红外截止滤光片4;滤光片主体1表面套接有金属框架2,金属框架2内部镶嵌有红外截止滤光片4,红外截止滤光片4边缘处喷涂有黑色封边3。实施例二:参照图2,红外截止滤光片4由玻璃基片6构成,且玻璃基片6上下两层表面分别镀有多层膜一5和多层膜二7。实施例三:参照图3,多层膜一5内部由五氧化三钛膜层一8、二氧化硅膜层一9、五氧化三钛膜层二10和二氧化硅膜层二11组成。实施例四:参照图1-3,二氧化硅膜层一9和二氧化硅膜层二11均设置有多组,且多组二氧化硅膜层一9和二氧化硅膜层二11均匀分布排列。实施例五:参照图1-3,五氧化三钛膜层一8和五氧化三钛膜层二10均设置有多组,且多组二氧化硅膜层一9和二氧化硅膜层二11均匀分布排列。实施例六:参照图3,多组五氧化三钛膜层一8、二氧化硅膜层一9、五氧化三钛膜层二10和二氧化硅膜层二11从上到下分层交错叠放。实施例七:参照图2、3,多层膜二7结构与多层膜一5结构一致。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光片主体(1)和红外截止滤光片(4);/n所述滤光片主体(1)表面套接有金属框架(2),所述金属框架(2)内部镶嵌有红外截止滤光片(4),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4)边缘处喷涂有黑色封边(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光片主体(1)和红外截止滤光片(4);
所述滤光片主体(1)表面套接有金属框架(2),所述金属框架(2)内部镶嵌有红外截止滤光片(4),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4)边缘处喷涂有黑色封边(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4)由玻璃基片(6)构成,且玻璃基片(6)上下两层表面分别镀有多层膜一(5)和多层膜二(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高饱和度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一(5)内部由五氧化三钛膜层一(8)、二氧化硅膜层一(9)、五氧化三钛膜层二(10)和二氧化硅膜层二(11)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智能识别影像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帅胡庆国李文平张顺华张梅骄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秋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