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四轮定位仪的去夹具误差测试方法及定位夹具技术

技术编号:247966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四轮定位仪的去夹具误差测试方法及定位夹具,涉及四轮定位技术领域。其测试方法技术要点包括将具有转动轴心的定位夹具以第一检测位置抵紧安装于待测轮毂上;通过四轮定位系统获取在第一检测位置处待测轮毂的定位参数,存储作为一次测量值;使定位夹具在第一检测位置处以转动轴心为轴线转动180度到达第二检测位置,将定位夹具以第二检测位置安装于轮毂上;通过四轮定位系统获取在第二检测位置处的定位参数,作为二次测量值;基于一次测量值和二次测量值,计算获得对应定位参数且用于表示定位夹具误差的夹具标定值以及对应定位参数且去除定位夹具误差的轮毂测量真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升四轮定位仪的检测精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四轮定位仪的去夹具误差测试方法及定位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四轮定位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四轮定位仪的去夹具误差测试方法及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按照汽车技术理论,轮胎安装到车身上必须符合一定的角度要求,其中最主要的角度有前束角、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等。车辆在行驶一段时间后,这些参数可能发生改变,影响车辆的使用性能,这就需要对车辆进行重新测量和调整,而测量的仪器就是汽车四轮定位仪,3D四轮定位仪是一项全新的测量技术,它利用计算机对图像分析和计算,建立空间坐标系,计算出车辆轮胎的定位参数。目前,公告号为CN10273545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3D四轮定位仪及其测量方法。其3D四轮定位仪包括轨道平台;安装在汽车轮胎上的四个反光标靶;用于采集图像的、分别安装于横梁两侧的两个工业照相机;位于工业照相前方的补光灯;位于横梁中间的驱动板和主机;横梁与车体纵向中心轴垂直,横梁中心位于车体纵向中心轴上;主机包括控制系统和输出系统;工业照相机通过数据线与主机相连接。其测量方法为:反光标靶安装于汽车轮胎上,启动主机,推车,发送指令给驱动板;驱动板控制工业照相机同步对反光标靶进行拍照,同时启动补光灯;采集到的图像实时传送到控制系统,计算出轮胎的定位参数;输出系统输出数据。目前,公告号为CN104385189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四轮定位仪夹具,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手柄、手柄齿轮、中心齿轮、输出齿轮、螺杆和滑杆,所述输出齿轮、螺杆和滑杆各有三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螺钉固定结合,形成手柄、中心齿轮、输出齿轮的支撑座,所述手柄齿轮固定在手上,所述中心齿轮形成二面锅齿结构,所述输出齿轮固定在螺杆上,手柄齿轮和中心齿轮一面蜗齿咬合配合,输出齿轮和中心齿轮的另一面蜗齿咬合配合,所述滑杆和螺杆通过螺母相连接。上述夹具固定轮毂的方式,一般采用将滑杆由径向内侧滑移外扩至径向外侧抵接固定在轮毂外圈的内壁上。而当夹具上的滑杆产生形变后,导致反光标靶的位置出现倾斜,从而影响反光标靶的图像数据,使得四轮定位仪检测的参数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四轮定位仪的去夹具误差测试方法,其具有提升四轮定位仪的检测精度优点。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四轮定位仪的去夹具误差测试方法,包括:将具有转动轴心的定位夹具以第一检测位置抵紧安装于待测轮毂上;通过四轮定位系统获取在第一检测位置处待测轮毂的定位参数,存储作为一次测量值;使定位夹具在第一检测位置处以转动轴心为轴线转动180度到达第二检测位置,将定位夹具以第二检测位置安装于轮毂上;通过四轮定位系统获取在第二检测位置处的定位参数,作为二次测量值;基于一次测量值和二次测量值,计算获得对应定位参数且用于表示定位夹具误差的夹具标定值以及对应定位参数且去除定位夹具误差的轮毂测量真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夹具固定轮毂的方式,一般采用将支杆由径向内侧滑移外扩至径向外侧抵接固定在轮毂外圈的内壁上。而多次使用或者过度用力将夹具夹紧固定后,夹具上支杆可能产生形变,从而导致夹具相对于轮毂在安装上会出现轻微的倾斜。而四轮定位仪测试定位参数时,并不会将定位夹具的误差去除,因此夹具的精准度将影响四轮定位仪的测试精度。而本方案中采用对轮毂的定位参数在第一检测位置和第二检测位置的两种位置进行测试,同时由于第一检测位置和第二检测位置之间的夹角是180度,因此这两个过程中,夹具对测得的两次结果产生的偏差是反向,因此通过将两次检测位置的测量值对比计算,能够大致获得夹具偏差的标定值和轮毂测量真值,从而本专利技术能够提升四轮定位仪的检测精度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参数包括轮毂的外倾角值、前束值和推进角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倾角值、前束值和推进角值均可以通过检测两次的方式,将夹具带来的误差去除,应用范围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夹具,其具有多角度稳定夹持在轮毂上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第一目的所述方法的定位夹具,包括呈矩形的主体框架、固定于夹具框架两长边中部的承接架、滑移于主体框架长边方向上且分别位于承接架两侧的两个定位滑移架和转动连接于两侧主体框架宽边之间的驱动丝杆,所述承接架于主体框架的转动轴心处开设有供标靶安装的轴心孔;所述定位滑移架和驱动丝杆螺纹连接,且驱动丝杆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相反的螺纹,使得驱动丝杆转动带动定位滑移架同步相向或相背滑移;两个所述滑移架上均安装有两个卡爪,四个所述卡爪呈矩形排布于两个滑移架上,且卡爪距离轴心孔的距离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框架结构固定,承接架固定在主体框架上,能够保证轴心孔在转动主体框架是保持稳定。而在驱动方面,仅通过一根驱动丝杆上相反的螺纹来驱使两个定位滑移架在主体框架上相向或相背滑移,以实现四个呈矩形分布在两个滑移架上的卡爪能够以同步的速度远离或临近主体框架的转动轴心,且从而能够达到本方案中仅通过一次传动带动卡爪的滑移,整体结构稳定;从而保证了本定位夹具转动后位置能够保持不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爪可拆卸连接于定位滑移架上,所述定位滑移架上设置有若干组位置调节孔,所述位置调节孔供卡爪连接安装以调节和主体框架的转动轴心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卡爪安装在不同位置调节孔上,在检测不同大小的轮毂时能够实现适配,使得定位夹具应用范围更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爪包括一体连接的爪尾、爪身和爪头,所述爪尾插接于位置调节孔且一端从位置调节孔中穿出,所述爪身的外径大于位置调节孔的内径,使得爪身和位置调节孔之间构成供垫片卡入的调距空间;所述爪头上开设有抵接缺口,使得爪头上构成用于抵接轮毂的抵接壁;所述爪尾伸出位置调节孔的一端连接螺母,使得卡爪和定位滑移架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缺口的设置能够增大卡爪和轮毂之间的抵接面积,使得由于卡爪和定位滑移架之间为转动连接,因此卡爪周向位置偏转后,通过转动也能使得抵接壁抵接在在轮毂的内壁上,同时由于爪身和位置调节孔之间构成供垫片卡入的调距空间,在四个卡爪之间的高度出现偏差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调距空间内添加垫片的方式,使得四个卡爪高度保持一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框架的两侧长边设置为长杆状,使得主体框架的两侧长边构成导向柱;所述定位滑移架套设滑移于导向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的设置,使得两个定位滑移架通过套设能够稳定的滑移在主体框架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架面向卡爪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安装有沿转动轴心滑移的定转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转机构的设置,能够在不移出定位夹具的情况下沿转动轴心上的定转机构转动定位夹具,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转机构包括联动于驱动丝杆且转动连接于转动架上的定转丝杆、螺纹套设于定转丝杆远离驱动丝杆的一侧且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四轮定位仪的去夹具误差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具有转动轴心的定位夹具以第一检测位置抵紧安装于待测轮毂上;/n通过四轮定位系统获取在第一检测位置处待测轮毂的定位参数,存储作为一次测量值;/n使定位夹具在第一检测位置处以转动轴心为轴线转动180度到达第二检测位置,将定位夹具以第二检测位置安装于轮毂上;/n通过四轮定位系统获取在第二检测位置处的定位参数,作为二次测量值;/n基于一次测量值和二次测量值,计算获得对应定位参数且用于表示定位夹具误差的夹具标定值以及对应定位参数且去除定位夹具误差的轮毂测量真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四轮定位仪的去夹具误差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具有转动轴心的定位夹具以第一检测位置抵紧安装于待测轮毂上;
通过四轮定位系统获取在第一检测位置处待测轮毂的定位参数,存储作为一次测量值;
使定位夹具在第一检测位置处以转动轴心为轴线转动180度到达第二检测位置,将定位夹具以第二检测位置安装于轮毂上;
通过四轮定位系统获取在第二检测位置处的定位参数,作为二次测量值;
基于一次测量值和二次测量值,计算获得对应定位参数且用于表示定位夹具误差的夹具标定值以及对应定位参数且去除定位夹具误差的轮毂测量真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轮定位仪的去夹具误差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参数包括轮毂的外倾角值、前束值和推进角值。


3.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的主体框架(1)、固定于夹具框架两长边中部的承接架(2)、滑移于主体框架(1)长边方向上且分别位于承接架(2)两侧的两个定位滑移架(3)和转动连接于两侧主体框架(1)宽边之间的驱动丝杆(4),所述承接架(2)于主体框架(1)的转动轴心处开设有供标靶安装的轴心孔(21);所述定位滑移架(3)和驱动丝杆(4)螺纹连接,且驱动丝杆(4)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相反的螺纹,使得驱动丝杆(4)转动带动定位滑移架(3)同步相向或相背滑移;两个所述滑移架上均安装有两个卡爪(33),四个所述卡爪(33)呈矩形排布于两个滑移架上,且卡爪(33)距离轴心孔(21)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33)可拆卸连接于定位滑移架(3)上,所述定位滑移架(3)上设置有若干组位置调节孔(35),所述位置调节孔(35)供卡爪(33)连接安装以调节和主体框架(1)的转动轴心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33)包括一体连接的爪尾(331)、爪身(332)和爪头(333),所述爪尾(331)插接于位置调节孔(35)且一端从位置调节孔(35)中穿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海松李有坤王展俊徐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米勒沙容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