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生物试管晾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60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生物试管晾干装置,包括底座与固定杆,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集流槽,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集流槽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座与固定夹,所述固定杆设置在限位座的上方;所述固定夹的外表面焊接有晾杆,所述晾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晾架;所述底座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底座的一端焊接有排液管,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集液腔,所述进液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封盖,所述排液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更好的提升晾干效果,并且可以避免试管上的水,直接滴落导致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使用的生物试管晾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晾干装置,具体为一种方便使用的生物试管晾干装置。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870435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试管晾干装置,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废液收集仓;固定板,其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及多个晾干组件,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晾干组件包括支撑件、及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多个试管晾干仓,所述试管晾干仓具有容纳试管的容纳仓,所述容纳仓上端开口且下端底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试管晾干仓与所述废液收集仓上端开口相对应。其晾干过程中上方的试管上滴落的水会滴落到下方的试管表面,影响试管的晾干。现有的试管晾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上方的试管上滴落的水会滴落到下方的试管表面影响试管的晾干,并且在晾干过程中试管上的水直接滴落到地面容易污损环境,给试管晾干装置的使用带来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试管晾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上方的试管上滴落的水会滴落到下方的试管表面影响试管的晾干,并且在晾干过程中试管上的水直接滴落到地面容易污损环境,给试管晾干装置的使用带来了一定影响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方便使用的生物试管晾干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方便使用的生物试管晾干装置,包括底座与固定杆,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集流槽,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集流槽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座与固定夹,所述固定杆设置在限位座的上方;所述固定夹的外表面焊接有晾杆,所述晾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晾架;所述底座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底座的一端焊接有排液管,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集液腔,所述进液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封盖,所述排液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封盖,所述集流槽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限位座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固定销,所述固定夹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件。优选的,所述限位件的一端焊接有旋柄,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胶接有防滑垫块。优选的,所述限位座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滚珠。优选的,所述晾架的数量至少为四组,且晾架每组的数量四个,所述晾架的上端外表面胶接有防护垫块。优选的,所述限位座与固定夹的数量均至少为四组,且限位座与固定夹均呈平行放置。优选的,所述集流槽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透水孔与集液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者可以将需要晾干的生物试管清洗后倒扣在安装在晾杆上的晾架上,之后再使用旋柄将限位件旋松,旋转固定夹的角度,再将限位件旋紧把固定夹固定,使得四组固定夹角度不同,从而可以避免在上方晾干的试管上的水滴落到下方的试管上,避免了下方试管的外部积存过多的水影像晾干效果的状况发生,让该装置的晾干效果更好,同时在限位座上的滑槽上的滚珠能够减小固定夹旋转时,固定夹与限位座之间的摩擦,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的旋转固定夹让该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2、挂置在晾架上的试管会向下滴水,水会落入到底座上的集流槽中,再从集流槽上的透水孔流入到集液腔内部储存起来,使用者可以打开进液管上的第一封盖向集液腔中注入消毒液,对流入到集液腔的试管水进行消毒,消毒后,将第一封盖旋紧,再将排液管上的第二封盖将消毒后液体排出,从而达到了避免试管上滴落的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损,使得该装置更加的环保。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内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座与固定夹整体结构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4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晾杆具体结构视图。图中:1、底座;2、集流槽;201、透水孔;3、固定杆;4、限位座;401、固定孔;402、固定销;403、滑槽;404、滚珠;5、固定夹;501、限位孔;502、限位件;503、旋柄;504、防滑垫块;6、晾杆;7、晾架;701、防护垫块;8、进液管;801、第一封盖;9、排液管;901、第二封盖;10、集液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方便使用的生物试管晾干装置,包括底座1与固定杆3,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了集流槽2用来收集试管上滴落的水,固定杆3固定安装在集流槽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杆3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座4与固定夹5,限位座4用来限定固定夹5的高度,固定杆3设置在限位座4的上方;固定夹5的外表面焊接有晾杆6,晾杆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的晾架7用来放置清洗后的试管;底座1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进液管8,用来让使用者注入消毒液,进液管8远离底座1的一端焊接有排液管9,用来排出集液腔10中的液体,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集液腔10,集液腔10用来暂存液体,进液管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封盖801,第一封盖801起到了密封的作用,排液管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封盖901,第二封盖901也起到了密封的作用,集流槽2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透水孔201,透水孔201将试管上滴落的水导入到集液腔10的内部;限位座4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401,固定孔401的内部插接有固定销402,固定销402插入到固定孔401中将限位座4稳定的固定在固定杆3上,固定夹5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501,限位孔5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件502,限位件502旋入到限位孔501中用来防止固定夹5转动。限位件502的一端焊接有旋柄503旋柄503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旋转限位件502,限位件502的另一端胶接有防滑垫块504,防滑垫块504起到了防滑的作用。限位座4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滑槽403,滑槽40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滚珠404,滑槽403内部的滚珠404起到了减小摩擦的作用。晾架7的数量至少为四组,且晾架7每组的数量四个,晾架7的上端外表面胶接有防护垫块701,防护垫块701用来防止晾架7划伤试管。限位座4与固定夹5的数量均至少为四组,且限位座4与固定夹5均呈平行放置。集流槽2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设置能够更好的集水,透水孔201与集液腔10连通。本技术在使用时,使用者需要先将固定销402插入到固定孔401中将限位座4稳定的固定在固定杆3上,即将固定夹5的高度限定起来,使用者可以将需要晾干的生物试管清洗后倒扣在安装在晾杆6上的晾架7上,之后再使用旋柄503将限位件502旋松,旋转固定夹5的角度,再将限位件502旋紧把固定夹5固定,使得四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使用的生物试管晾干装置,包括底座(1)与固定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集流槽(2),所述固定杆(3)固定安装在集流槽(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杆(3)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座(4)与固定夹(5),所述固定杆(3)设置在限位座(4)的上方;/n所述固定夹(5)的外表面焊接有晾杆(6),所述晾杆(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晾架(7);/n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进液管(8),所述进液管(8)远离底座(1)的一端焊接有排液管(9),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集液腔(10),所述进液管(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封盖(801),所述排液管(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封盖(901),所述集流槽(2)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透水孔(201);/n所述限位座(4)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401),所述固定孔(401)的内部插接有固定销(402),所述固定夹(5)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501),所述限位孔(5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件(5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使用的生物试管晾干装置,包括底座(1)与固定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集流槽(2),所述固定杆(3)固定安装在集流槽(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杆(3)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座(4)与固定夹(5),所述固定杆(3)设置在限位座(4)的上方;
所述固定夹(5)的外表面焊接有晾杆(6),所述晾杆(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晾架(7);
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进液管(8),所述进液管(8)远离底座(1)的一端焊接有排液管(9),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集液腔(10),所述进液管(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封盖(801),所述排液管(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封盖(901),所述集流槽(2)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透水孔(201);
所述限位座(4)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401),所述固定孔(401)的内部插接有固定销(402),所述固定夹(5)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501),所述限位孔(5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件(50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宝汪宗华魏鹏超王亚玲吴伟夏三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花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