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603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包括主套筒、副套筒、主试管支架、副试管支架、盖子,主套筒上部敞口,副套筒上部和下部均敞口,主套筒上部和副套筒下部螺纹连接,主套筒和副套筒上部均和盖子螺纹连接,主套筒和副套筒上部开有套筒排气孔,盖子下部开有盖子排气孔,主试管支架和副试管支架至少包括一层打孔层,打孔层上开有试管插入孔。试管支架用于存放试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符合力学结构特点,节省空间,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适用于大量分装于试管中的培养基或试剂的灭菌使用,符合实验室的需求,同时适应性强,能装不同容量的试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室用到灭菌分装于试管中的培养基时,大多用橡皮筋加报纸固定或者放在适当的烧杯中进行固定后放于灭菌锅中进行灭菌。这种捆扎方式不但每次捆扎数量有限(一般10个以内为宜),而且操作不方便,还容易造成试管倾斜培养基溢出,给科研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目前的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都只能存放固定容量的试管,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此装置占用空间小,方便一次性较多的存放试管灭菌,解决目前分装于试管中的培养基灭菌不方便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能存放不同规格的试管,适应性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包括主套筒、副套筒、主试管支架、副试管支架、盖子,所述主套筒、副套筒和盖子均为圆柱形,主套筒上部敞口,副套筒上部和下部均敞口,主套筒上部和副套筒下部螺纹连接,主套筒和副套筒上部均和盖子螺纹连接,主套筒和副套筒筒体上部开有套筒排气孔,盖子下部开有盖子排气孔,盖子盖紧到主套筒或副套筒筒体上后套筒排气孔和盖子排气孔重合,所述主试管支架和副试管支架至少包括一层打孔层,所述打孔层上开有试管插入孔。上述的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主试管支架和副试管支架分为三层,中间层距离上层40mm,距离下层30mm,上面两层为打孔层,底层为底部支撑架。上述的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该装置主套筒距离上部边沿10mm处有一个直径7mm的套筒排气孔;所述盖子距离顶部边沿12mm处有一个直径7mm的盖子排气孔;所述副套筒距离上部边沿10mm处有一个直径7mm的套筒排气孔。上述的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所述主套筒的底部与试管插入孔对应的位置开有凹槽。本技术材质可以采用不锈钢或或耐高温的塑料,内部的主试管支架为独立部件,便于拆卸清洗。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增加高度用于存放较长的试管,或者增大主试管支架的孔径用于存放直径较大的试管,也可以增加套筒的直径便于存放更多的试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合理,符合力学结构特点,节省空间,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适用于大量分装于试管中的培养基或试剂的灭菌使用,符合实验室的需求。同时还能存放不同规格的试管,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10mL的试管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双层10mL试管(或20mL试管)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副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主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盖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主试管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子,2、主套筒,3、副套筒,4、主试管支架,5、盖子排气孔,6、套筒排气孔,7、插入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包括主套筒2、副套筒3、主试管支架4、副试管支架、盖子1,所述主套筒2、副套筒3和盖子1均为圆柱形,主套筒2上部敞口,副套筒3上部和下部均敞口,主套筒2上部和副套筒3下部螺纹连接,主套筒2和副套筒3上部均和盖子螺纹连接,主套筒2和副套筒3筒体上部开有套筒排气孔6,盖子1下部开有盖子排气孔5,盖子1盖紧到主套筒2或副套筒3筒体上后套筒排气孔6和盖子排气孔5重合,所述主试管支架4和副试管支架结构相同,包括一层打孔层和底部支撑架,所述打孔层上开有试管插入孔7。插入孔7能够插入20mL试管。需要装10mL的试管时,不用副套筒3,直接将主试管支架4放在主套筒2内,将试管插入插入孔7,然后拧紧盖子1放入灭菌锅即可。需要装20mL的试管时,将副套筒3拧在主套筒2上,然后放入主试管支架4和副试管支架,将两个支架的插入孔7对齐,放入试管,拧紧盖子1后放入灭菌锅即可。实施例2实施例2和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主试管支架4和副试管支架分为三层,中间层距离上层40mm,距离下层30mm,上面两层为打孔层,底层为底部支撑架。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或2,本实施例提出两个优选技术特征,实施例1或2可择一或择多与其组合,从而形成新的不同的技术方案。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该装置主套筒2距离上部边沿10mm处有一个直径7mm的套筒排气孔6;所述盖子1距离顶部边沿12mm处有一个直径7mm的盖子排气孔5;所述副套筒3距离上部边沿10mm处有一个直径7mm的套筒排气孔6。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所述主套筒2的底部与试管插入孔7对应的位置开有凹槽。凹槽可以进一步防止试管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套筒、副套筒、主试管支架、副试管支架、盖子,所述主套筒、副套筒和盖子均为圆柱形,主套筒上部敞口,副套筒上部和下部均敞口,主套筒上部和副套筒下部螺纹连接,主套筒和副套筒上部均和盖子螺纹连接,主套筒和副套筒筒体上部开有套筒排气孔,盖子下部开有盖子排气孔,盖子盖紧到主套筒或副套筒筒体上后套筒排气孔和盖子排气孔重合,所述主试管支架和副试管支架至少包括一层打孔层,所述打孔层上开有试管插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套筒、副套筒、主试管支架、副试管支架、盖子,所述主套筒、副套筒和盖子均为圆柱形,主套筒上部敞口,副套筒上部和下部均敞口,主套筒上部和副套筒下部螺纹连接,主套筒和副套筒上部均和盖子螺纹连接,主套筒和副套筒筒体上部开有套筒排气孔,盖子下部开有盖子排气孔,盖子盖紧到主套筒或副套筒筒体上后套筒排气孔和盖子排气孔重合,所述主试管支架和副试管支架至少包括一层打孔层,所述打孔层上开有试管插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菌时使用的存放试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太江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