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58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0
一种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包括磁热组件以及套于所述磁热组件上的同步旋转组件;所述磁热组件包括回热器壳体、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回热器壳体中的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磁热材料板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回热器壳体两端的两个回热器端头;所述回热器端头内设有连通所述回热器壳体的流通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能够降低目前旋转式磁制冷样机中退磁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减小板叠材料承受的磁力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
本申请涉及磁制冷领域,尤指一种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
技术介绍
磁制冷是一种基于磁热效应,采用固态制冷方式,具有清洁环保特点的新型制冷技术。磁制冷机主要由磁场系统、主动式磁回热器、换热系统组成。主动式磁回热器包括磁热材料、回热器外壳以及换热流道三部分,是磁制冷机的核心。主动式磁回热器是将回热器外壳中填入磁热材料,利用水等传热介质,在磁热材料间隙形成的换热流道中流动,实现传热介质与磁热材料热交换。当一个尺寸有限的材料被外磁场磁化时,其两端出现的自由磁极将产生一个与磁场强度方向相反的磁场,称为退磁场。外加磁场强度与退磁场强度叠加为内部实际磁场强度,退磁场现象会导致材料内部实际磁场强度小于外加磁场强度。退磁场强度主要取决于退磁因子。退磁因子越大,退磁效应越大,内部实际磁场强度越小,材料的磁熵变越小,磁热效应降低,制冷效果变弱;而退磁因子越小,退磁效应越小,内部实际磁场强度越大,材料的磁熵变越大,磁热效应显著,制冷效果越强。因此,尽量减小退磁因子,实现外加磁场损耗减小,实现内部实际磁场强度变大,制冷效果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热组件以及套于所述磁热组件上的同步旋转组件;所述磁热组件包括回热器壳体、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回热器壳体中的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磁热材料板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回热器壳体两端的两个回热器端头;所述回热器端头内设有连通所述回热器壳体的流通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热组件以及套于所述磁热组件上的同步旋转组件;所述磁热组件包括回热器壳体、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回热器壳体中的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磁热材料板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回热器壳体两端的两个回热器端头;所述回热器端头内设有连通所述回热器壳体的流通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壳体包括圆筒状的壳体以及自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凸起形成且对称设置的多个第一齿条,相邻的两个第一齿条与所述壳体围成固定槽;所述磁热材料板呈长方形,所述多个磁热材料板的宽度分别自两端的磁热材料板向中心的磁热材料板逐渐递增,每个磁热材料板的两侧分别卡持于对应的固定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壳体还包括自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凸起形成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齿条,所述两个第二齿条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多个第一齿条关于所述两个第二齿条所在的平面对称;所述多个磁热材料板两端的磁热材料板相背的表面分别抵接于对应的第二齿条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端头包括一体生成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流通通道贯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轴心;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均呈圆柱形且所述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的直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的位置形成轴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小退磁效应的主动式磁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通道包括连通的圆柱状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俊张晟戴巍李珂高新强李振兴郭小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