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电卡效应和压电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87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卡效应和压电效应的微型固态制冷装置,包括压电驱动单元及电卡换热单元,压电驱动单元包括压电元件以及与压电元件固定连接的传动杆,电卡换热单元包括上导热片、下导热片及设置于上导热片与下导热片之间的电卡元件,压电元件通过传动杆与电卡元件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卡效应,制冷效率高;采用压电元件作为驱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本装置未采用氟利昂等制冷剂,更加绿色环保;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尺寸较小,可适用于微型精密仪器的制冷。

A solid state refrigeration device based on electric card effect and piezoelectr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卡效应和压电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
本技术属于微型电子设备制冷
,涉及一种基于电卡效应和压电效应的微型固态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压缩制冷技术所使用的机械压缩机因体积较大,不便于实现对微型电子设备的制冷工作;另一方面该技术需要制冷剂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泄漏风险,例如氟利昂等制冷剂的泄漏会破坏臭氧层,促进温室效应,对环境产生危害。近年来,电子设备不断朝着小型化、便携化发展。相应的,微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也越发突出,迫切需要一种小尺寸、高效率的制冷器。本技术所涉及的固态制冷是基于电卡效应的一种新型制冷技术,不必使用常用制冷器所需的压缩机与制冷剂。当施加或撤去在电卡材料上的电场时,材料将产生吸热或放热的现象,即电卡效应。其本质是当电场施加到材料上时,材料内部偶极子将由无序状态变为有序排列,材料的熵减小,并释放热量导致材料的温度升高;当电场从材料上撤去时,材料内部的偶极子将由有序排列重新回到无序状态,材料的熵增加,并吸收热量导致材料的温度降低。当通过变换电场,利用材料的吸、放热形成一种热力学循环,并同时利用逆压电效应将热量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卡效应和压电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压电驱动单元及电卡换热单元,所述的压电驱动单元包括压电元件(4)以及与压电元件(4)固定连接的传动杆(2),所述的电卡换热单元包括上导热片(6)、下导热片(9)及设置于上导热片(6)与下导热片(9)之间的电卡元件(7),所述的压电元件(4)通过传动杆(2)与电卡元件(7)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卡效应和压电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压电驱动单元及电卡换热单元,所述的压电驱动单元包括压电元件(4)以及与压电元件(4)固定连接的传动杆(2),所述的电卡换热单元包括上导热片(6)、下导热片(9)及设置于上导热片(6)与下导热片(9)之间的电卡元件(7),所述的压电元件(4)通过传动杆(2)与电卡元件(7)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卡效应和压电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驱动单元还包括上环形圆片(3)及下环形圆片(5),所述的压电元件(4)夹持固定于上环形圆片(3)及下环形圆片(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卡效应和压电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元件(4)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传动杆(2)轴向设有开孔,所述的传动杆(2)固定于第一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卡效应和压电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热片(6)的轴向设有第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同青李元博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