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合成用石墨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555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刚石合成用石墨柱,一种金刚石合成用石墨柱,包括氯化钠柱体,所述氯化钠柱体外侧套设有石墨管,所述石墨管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上加热片和下加热片,所述上加热片和石墨管之间安装有上钢片,所述下加热片与石墨管之间安装有下钢片;所述上钢片和下钢片内部分别镶嵌有吸热铜管,所述吸热铜管两端从上钢片、下钢片两端伸出与导热铜管固接,所述导热铜管镶嵌于钢圈内,所述导热铜管与镶嵌于钢圈内部且位于石墨管中部的加热铜片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吸热铜管、导热铜管将上下钢片的热量导引至加热铜片上,利用加热铜片对石墨管中部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石合成用石墨柱
本技术涉及金刚石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刚石合成用石墨柱。
技术介绍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自然界由单质元素组成的粒子物质,是碳同素异形体,而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成分相同,都是碳元素的单体,它们之间的转换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通过研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石墨-金刚石可以互相转变。所以现代人工合成金刚石技术主要采取“静压法人工合成转化”,是依照天然金刚石生成原理,利用专用金刚石压机产生高压,同时加温,在触媒作用下,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金刚石合成过程中,通常采用在石墨柱两端设置加热片的形式加热,然而此种加热方式容易导致石墨柱两端温度较高,中部温度较低,从而导致石墨柱两端的金刚石产量高、强度大,石墨柱中部的金刚石产量低、强度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合成用石墨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刚石合成用石墨柱,包括氯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刚石合成用石墨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氯化钠柱体(4),所述氯化钠柱体(4)外侧套设有石墨管(13),所述石墨管(13)外套设有钢圈(7),所述钢圈(7)外侧套设有叶腊石块(3),所述石墨管(13)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上加热片(1)和下加热片(6),所述上加热片(1)和石墨管(13)之间安装有上钢片(2),所述下加热片(6)与石墨管(13)之间安装有下钢片(5);/n所述上钢片(2)和下钢片(5)内部分别镶嵌有吸热铜管(11),所述吸热铜管(11)两端从上钢片(2)、下钢片(5)两端伸出与导热铜管(10)固接,所述导热铜管(10)镶嵌于钢圈(7)内,所述导热铜管(10)与镶嵌于钢圈(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石合成用石墨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氯化钠柱体(4),所述氯化钠柱体(4)外侧套设有石墨管(13),所述石墨管(13)外套设有钢圈(7),所述钢圈(7)外侧套设有叶腊石块(3),所述石墨管(13)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上加热片(1)和下加热片(6),所述上加热片(1)和石墨管(13)之间安装有上钢片(2),所述下加热片(6)与石墨管(13)之间安装有下钢片(5);
所述上钢片(2)和下钢片(5)内部分别镶嵌有吸热铜管(11),所述吸热铜管(11)两端从上钢片(2)、下钢片(5)两端伸出与导热铜管(10)固接,所述导热铜管(10)镶嵌于钢圈(7)内,所述导热铜管(10)与镶嵌于钢圈(7)内部且位于石墨管(13)中部的加热铜片(9)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军刘恩刚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东风金刚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