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包括阀体,连接端和阀座,阀体一表面与连接端连接,阀体另一表面与阀座连接,连接端一表面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一表面连接有卡齿,阀体外表面分别连接有一级出水管和二级出水管,一级出水管和二级出水管一表面均连接有安装帽,阀体内部设置有内导流通道,一级出水管和二级出水管另一表面均与内导流通道连接,内导流通道一表面连接有截流杆,连接端一表面设置有进水口,且内导流通道与进水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通过设置两组出水管,可对疏导水源进行两级调控,并且进水端和出水结构内部均设置滤网,可对疏导水源进行过滤,防止造成管路堵塞和水源利用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
技术介绍
阀门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为准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阀门行业重组步伐的加快,未来行业将是阀门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品品牌之间的竞争,产品向高技术、高参数、耐强腐蚀、高寿命方向发展,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属自动阀类,又称逆止阀、单向阀、回流阀或隔离阀,止回阀还可用于给其中的压力可能升至超过系统压的辅助系统提供补给的管路上,因此其使用广泛。目前止回阀操作使用过程中针对于疏导介质的不同存在一定的使用差异性,由于生产环节或运输环节的不可控性,疏导介质中可能存在杂质的含存,因而存在止回阀中管路堵塞的风险,其不具备自行过滤结构,并且现有止回阀使用可调节性能较差,仍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通过在进水端及出水结构内部均设置过滤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包括阀体,连接端和阀座,所述阀体一表面与连接端连接,所述阀体另一表面与阀座连接,所述连接端一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一表面连接有卡齿,所述阀体外表面分别连接有一级出水管和二级出水管,所述一级出水管和二级出水管一表面均连接有安装帽,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内导流通道,所述一级出水管和二级出水管另一表面均与内导流通道连接,所述内导流通道一表面连接有截流杆,所述连接端一表面设置有进水口,且内导流通道与进水口连接,所述安装槽一表面设置有滤孔。优选地,所述内导流通道内部设置有阀瓣,防止形成水源疏导的回流。优选地,所述一级出水管和二级出水管内部均设置有滤网,对疏导水源进行二次过滤,有效增强过滤效果。优选地,所述一级出水管和二级出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提升使用稳定性。优选地,所述阀座一表面连接若干支撑台,安装放置稳定性增强。优选地,所述截流杆横向贯穿阀体且截流杆设置于阀体外表面,提升调控效果。优选地,所述阀体外表面连接有加固层,提升阀体使用强度和耐久性。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中,该止回阀通过设置两组出水管,并且两组出水管之间连接的内导流通道由截流杆进行调节,形成对疏导水流的两级调控,其既可由进水口输入内导流通道后通过一级出水管排出,并且可经截流杆控制后选择由二级出水管同步排出,工作使用效率提升,同时一级出水管和二级出水管内部均设置滤网,能够对导出水源进行二次过滤,使用效果增强。二,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端表面设置安装槽,可对该止回阀进行与水源输入端口的卡位连接,并且安装槽周侧连接卡齿,使其固定限位更为稳定,防止意外脱落,此外阀座底端连接支撑台,使该止回阀安装使用稳固性更强,使用效果增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的进水口位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安装槽;3、进水口;4、滤孔;5、卡齿;6、阀瓣;7、一级出水管;8、二级出水管;9、滤网;10、固定架;11、阀座;12、支撑台;13、截流杆;14、安装帽;15、连接端;16、内导流通道;17、加固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8所示: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包括阀体1,连接端15和阀座11,阀体1一表面与连接端15连接,阀体1另一表面与阀座11连接,连接端15一表面设置有安装槽2,利用安装槽2进行该止回阀与输入介质端口的连接,安装槽2一表面连接有卡齿5,经卡齿5进行限位,稳固性更强,阀体1外表面分别连接有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可对引流介质进行双层级的导流调控,使用适应性更强,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一表面均连接有安装帽14,利用安装帽14进行导出端口的连接固定,防止产生脱落,稳定性更强,阀体1内部设置有内导流通道16,可进行介质引流,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另一表面均与内导流通道16连接,由此形成导入导出的串联,连贯性提升,内导流通道16一表面连接有截流杆13,可对导出流量进行调节,可控性增强,连接端15一表面设置有进水口3,且内导流通道16与进水口3连接,便于进行水源介质的引入,安装槽2一表面设置有滤孔4,可对引入水源进行初步过滤,防止对内导流通道16造成堵塞。实施例二:请参照图1-8所示:内导流通道16内部设置有阀瓣6,形成对水流的止回限制,防止倒流,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内部均设置有滤网9,形成对出水的二级过滤,过滤及使用效果提升,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出水结构的使用强度及稳定性得到增强,阀座11一表面连接若干支撑台12,安装固定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截流杆13横向贯穿阀体1且截流杆13设置于阀体1外表面,用于帮助对内导流通道16进行进一步的开合调控,阀体1外表面连接有加固层17,阀体1使用强度更高,使用寿命延长。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在操作使用过程中,输入流体由连接端15设置的进水口3进入,进水口3表面设置滤孔4,可对输入水源进行初步过滤,防止因杂质过多造成进水口3堵塞,并经内导流通道16进行传导,其中,在连接端15表面设置安装槽2,可对该止回阀进行与水源输入端口的卡位连接,并且安装槽2周侧连接卡齿5,使其固定限位更为稳定,防止意外脱落,在进行水源疏导传递过程中,阀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包括阀体(1),连接端(15)和阀座(11),所述阀体(1)一表面与连接端(15)连接,所述阀体(1)另一表面与阀座(11)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连接端(15)一表面设置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一表面连接有卡齿(5),所述阀体(1)外表面分别连接有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所述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一表面均连接有安装帽(14);/n所述阀体(1)内部设置有内导流通道(16),所述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另一表面均与内导流通道(16)连接,所述内导流通道(16)一表面连接有截流杆(13),所述连接端(15)一表面设置有进水口(3),且内导流通道(16)与进水口(3)连接,所述安装槽(2)一表面设置有滤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包括阀体(1),连接端(15)和阀座(11),所述阀体(1)一表面与连接端(15)连接,所述阀体(1)另一表面与阀座(11)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15)一表面设置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一表面连接有卡齿(5),所述阀体(1)外表面分别连接有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所述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一表面均连接有安装帽(14);
所述阀体(1)内部设置有内导流通道(16),所述一级出水管(7)和二级出水管(8)另一表面均与内导流通道(16)连接,所述内导流通道(16)一表面连接有截流杆(13),所述连接端(15)一表面设置有进水口(3),且内导流通道(16)与进水口(3)连接,所述安装槽(2)一表面设置有滤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止回阀,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朋,洪建团,
申请(专利权)人:沃奥芙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