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液压系统及举升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949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缸、液压系统及举升设备,油缸包括缸体,缸体设有第一自锁凹槽;活塞杆,设有移动凹槽和第一自锁空间;活塞,可移动地设于移动凹槽内;设在第一自锁空间内的第一自锁装置,包括第一自锁活塞和第一弹性件,第一自锁活塞的外周壁与第一自锁空间的内周壁移动配合以将第一自锁空间分隔成第一先导油腔和第一大气腔室,第一自锁活塞具有可伸入第一自锁凹槽的第一自锁杆,第一弹性件设在第一大气腔室内且止抵在第一自锁活塞上以推动第一自锁杆伸出活塞杆,活塞杆内设有与第一先导油腔连通的第一进油通道,活塞移动以使第一进油通道与无杆腔和有杆腔切换连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缸,通过油路控制第一自锁杆与第一自锁凹槽的配合与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缸、液压系统及举升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缸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油缸、液压系统及举升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具有举升动作的装置通过设置安全支撑杆,以防止油缸失效造成重物回落引起安全事故,如环卫车的货箱翻转、自卸车卸货等。对于安全支撑杆的操作需要人为进行,劳动强度大且费时费力,而且如果操作员忘记操作安全支撑杆,会造成装置的损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例如,环卫车的后门打开后需要利用安全支撑杆去支撑后门,后门关闭时需要先去除安全支撑杆,假如操作员忘记先去除安全支撑杆就去操作控制后门关闭,会使后门把安全支撑杆压弯、断裂或造成其他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油缸,所述油缸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油缸的液压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液压系统的举升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移动空间;缸盖,所述缸盖设在所述缸体的端部且所述缸盖内设有与所述移动空间连通的伸出通道,所述移动空间的内壁的远离所述缸盖的一端设有第一自锁凹槽;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外周壁设有移动凹槽,所述活塞杆内设有第一自锁空间,所述活塞外套在所述移动凹槽内且相对所述活塞杆可移动,所述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移动空间的内周壁密封配合以将所述移动空间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活塞杆从所述有杆腔穿过所述伸出通道伸出所述缸盖,所述有杆腔设有第一进油口,所述无杆腔设有第二进油口;第一自锁装置,所述第一自锁装置设在所述第一自锁空间内,所述第一自锁装置包括第一自锁活塞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自锁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自锁空间的内周壁移动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自锁空间分隔成第一先导油腔和第一大气腔室,所述第一自锁活塞具有可伸出所述活塞杆以伸入所述第一自锁凹槽的第一自锁杆,所述第一大气腔室与所述油缸外的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大气腔室内且止抵在所述第一自锁活塞上以推动所述第一自锁杆伸出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先导油腔连通的第一进油通道,所述活塞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所述无杆腔和所述有杆腔切换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缸,通过设置第一自锁凹槽和设有第一自锁装置的第一自锁空间,第一自锁装置可以与第一自锁凹槽可控制地配合或脱离,且第一自锁装置与第一自锁凹槽的配合或者脱离状态可以通过往移动空间内通入油液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实现活塞杆的自动锁定与解锁,进而可以提高油缸的自动化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自锁凹槽为多个,所述第一自锁活塞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自锁活塞可移动地设在一个所述第一自锁空间内,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相应的所述第一自锁活塞相连,每个所述第一自锁活塞的所述第一自锁杆可伸入到相应的所述第一自锁凹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锁凹槽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自锁凹槽相对所述活塞杆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锁凹槽为两个,所述第一自锁空间对应有两个,所述第一进油通道包括主通道和两个分支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一端具有位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壁上的进油口,所述两个分支通道分别与所述主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两个分支通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自锁空间一一对应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大气腔室连通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缸盖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上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形成为环形且与所述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油道形成为环形且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活塞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切换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伸出通道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二自锁凹槽,所述活塞杆内设有第二自锁空间,所述油缸还包括:第二自锁装置,所述第二自锁装置设在所述第二自锁空间内,所述第二自锁装置包括第二自锁活塞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自锁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二自锁空间的内周壁移动配合以将所述第二自锁空间分隔成第二先导油腔和第二大气腔室,所述第二自锁活塞具有可伸出所述活塞杆以伸入所述第二自锁凹槽的第二自锁杆,所述第二大气腔室与所述油缸外的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二大气腔室内且止抵在所述第二自锁活塞上以推动所述第二自锁杆伸出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先导油腔连通的第二进油通道,所述活塞移动以使所述第二进油通道与所述无杆腔和所述有杆腔切换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油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油通道共用一个总进油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伸出通道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活塞杆移动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缸体包括缸筒和缸底,所述缸筒为两侧敞开的中空件,所述缸盖设在所述缸筒的一端,所述缸底固定在所述缸筒的另一端,所述缸底和所述缸筒密封配合以限定出所述移动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应急调节件,所述应急调节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缸体上,所述应急调节件可朝向所述第一自锁杆移动以推动所述第一自锁杆与所述第一自锁凹槽分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急调节件为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缸体螺纹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缸,所述油缸为如上所述的油缸;油箱;油泵,所述油泵与所述油箱连通;液压阀,所述液压阀分别与所述油泵、所述油缸和所述油箱相连,所述液压阀可调节地控制所述油箱与所述油泵中的一个与所述油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系统,通过设置第一自锁凹槽和设有第一自锁装置的第一自锁空间,第一自锁装置可以与第一自锁凹槽可控制地配合或脱离,且第一自锁装置与第一自锁凹槽的配合或者脱离状态可以通过往移动空间内通入油液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实现活塞杆的自动锁定与解锁,进而可以提高油缸的自动化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举升设备,包括:基座;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为如上所述的液压系统,所述缸体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相连以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举升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中的油缸不仅具有自动伸缩功能,以将转动件与基座支撑开,而且,液压系统中的油缸还具有自动锁定和解锁功能,从而可以省去相关技术中安全支撑杆的设置及对其进行操作的劳动力,也可以避免安全支撑杆的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隐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举升设备为垃圾车或者翻斗车。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缸的截面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缸的局部截面剖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n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移动空间;/n缸盖,所述缸盖设在所述缸体的端部且所述缸盖内设有与所述移动空间连通的伸出通道,所述移动空间的内壁的远离所述缸盖的一端设有第一自锁凹槽;/n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外周壁设有移动凹槽,所述活塞杆内设有第一自锁空间,所述活塞外套在所述移动凹槽内且相对所述活塞杆可移动,所述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移动空间的内周壁密封配合以将所述移动空间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活塞杆从所述有杆腔穿过所述伸出通道伸出所述缸盖,所述有杆腔设有第一进油口,所述无杆腔设有第二进油口;/n第一自锁装置,所述第一自锁装置设在所述第一自锁空间内,所述第一自锁装置包括第一自锁活塞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自锁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自锁空间的内周壁移动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自锁空间分隔成第一先导油腔和第一大气腔室,所述第一自锁活塞具有可伸出所述活塞杆以伸入所述第一自锁凹槽的第一自锁杆,所述第一大气腔室与所述油缸外的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大气腔室内且止抵在所述第一自锁活塞上以推动所述第一自锁杆伸出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先导油腔连通的第一进油通道,所述活塞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所述无杆腔和所述有杆腔切换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移动空间;
缸盖,所述缸盖设在所述缸体的端部且所述缸盖内设有与所述移动空间连通的伸出通道,所述移动空间的内壁的远离所述缸盖的一端设有第一自锁凹槽;
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外周壁设有移动凹槽,所述活塞杆内设有第一自锁空间,所述活塞外套在所述移动凹槽内且相对所述活塞杆可移动,所述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移动空间的内周壁密封配合以将所述移动空间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活塞杆从所述有杆腔穿过所述伸出通道伸出所述缸盖,所述有杆腔设有第一进油口,所述无杆腔设有第二进油口;
第一自锁装置,所述第一自锁装置设在所述第一自锁空间内,所述第一自锁装置包括第一自锁活塞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自锁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自锁空间的内周壁移动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自锁空间分隔成第一先导油腔和第一大气腔室,所述第一自锁活塞具有可伸出所述活塞杆以伸入所述第一自锁凹槽的第一自锁杆,所述第一大气腔室与所述油缸外的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大气腔室内且止抵在所述第一自锁活塞上以推动所述第一自锁杆伸出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先导油腔连通的第一进油通道,所述活塞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所述无杆腔和所述有杆腔切换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锁凹槽为多个,所述第一自锁活塞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自锁活塞可移动地设在一个所述第一自锁空间内,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相应的所述第一自锁活塞相连,每个所述第一自锁活塞的所述第一自锁杆可伸入到相应的所述第一自锁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锁凹槽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自锁凹槽相对所述活塞杆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锁凹槽为两个,所述第一自锁空间对应有两个,所述第一进油通道包括主通道和两个分支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一端具有位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壁上的进油口,所述两个分支通道分别与所述主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两个分支通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自锁空间一一对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大气腔室连通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缸盖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形成为环形且与所述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油道形成为环形且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活塞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所述第一油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锡阳姜振兴赵瑛潘洪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