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包括相连接的T梁腹板和T梁翼缘板;所述T梁翼缘板内设有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和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位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两侧;所述T梁翼缘板顶部预留有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相对应的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和与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相对应的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所述T梁翼缘板预埋有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相连接的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具和与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相连接的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施工过程更安全、便捷,有效解决扁形波纹管预应力钢束存在的缺陷,构造简单,预制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设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圆形波纹管负弯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
技术介绍
装配式简支转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由于整体受力性能好、施工方便快捷、工业化标准高、易于质量控制、建设及后期养护费用低等优点,成为公路中小跨径常规桥梁的主流桥型。装配式简支转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主要由腹板、翼板构成,梁与梁之间采用现浇湿接缝连接。简支转连续施工即为简支梁结构在工厂完成预制,安装至桥墩上后进行墩顶湿接缝浇筑及支座转换,以完成体系转换成为连续结构。体系转换后,墩顶受负弯矩影响产生拉应力,需张负弯矩钢束以抵消墩顶负弯矩。故决定连续结构受力性能的关键是负弯矩钢束作用。目前所采用的装配式简支转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存在以下缺点:第一、负弯矩钢束在翼缘板下缘齿板锚固,故施工人员无法在桥面完成负弯矩钢束的施工作业。施工时只能采用桥面预留人孔搭设挂篮的方法,使施工人员到达翼缘板下缘齿板锚固位置进行操作,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及安全隐患。且负弯矩钢束张拉时空间狭窄,监理无法旁站,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第二、负弯矩钢束采用扁形波纹管。扁形波纹管适应性差,无法在小半径弯桥中使用。且扁形波纹管容易出现漏浆堵塞管道,影响穿束,且压浆很难保证饱满,影响结构耐久性。第三、T梁负弯矩钢束张拉位置设置翼缘板下齿块,为异形结构,预制时模板制作、安装及拆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装配式简支转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将原本施工极为不便且质量不易控制的结构,变成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受力安全且质量易于控制的圆形波纹管负弯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包括相连接的T梁腹板和T梁翼缘板;所述T梁翼缘板内设有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和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位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两侧;所述T梁翼缘板顶部预留有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相对应的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和与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相对应的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所述T梁翼缘板预埋有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相连接的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具和与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相连接的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具;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具的位置与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位置相对应,同理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具的位置与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和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设置于T梁中支点范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和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均采用圆弧倒角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T梁内设有三根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三根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三根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位于T梁腹板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T梁内设有两根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两根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根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相对设置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上形成有内侧负弯矩钢束竖弯,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上形成有外侧负弯矩钢束竖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靠近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处形成外侧负弯矩钢束平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和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采用微膨胀小石子混凝土封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T梁翼缘板底部包括T梁翼缘板平直部分和T梁翼缘板倒角部分,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设置于T梁腹板上方的T梁翼缘板倒角部分上侧,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设置于T梁腹板两侧的T梁翼缘板倒角部分上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T梁翼缘板顶部设有T梁横向钢筋和T梁纵向钢筋,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具和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具与T梁纵向钢筋互不干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施工过程更安全、便捷。现有装配式T梁负弯矩钢束需在翼缘下进行操作。其实施工序为:预留人孔、搭设挂篮、穿束、安装错具及夹片、张拉钢束、切割钢绞线、灌浆、封锚、封闭人孔。本专利技术装配式T梁负弯矩钢束施工实现桥面上操作,其实施工序为:穿束、安装锚具及夹片、张拉钢束、切割钢绞线、灌浆、封闭张拉槽口。本专利技术相较现有装配式T梁,负弯矩钢束锚固与翼缘板导角位置,不必预留人孔、搭设挂篮,避免了安全隐患。穿束、安装锚具及夹片、张拉钢束、切割钢绞线、灌浆、封锚等工序,均在桥面上完成,提高施工效率,且监理可旁站监督,保证施工质量。2、有效解决扁形波纹管预应力钢束存在的缺陷。采用圆形波纹管代替扁形波纹管,适用范围更广,可适应小半径平曲线弯桥。避免扁形波纹管易出现漏浆堵管、穿束困难的问题。3、构造简单,预制方便。取消翼缘板下齿块,模板结构简单,模板制作、安装、拆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和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固点位置断面示意图;图6是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固点位置断面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T梁翼缘板101,T梁翼缘板平直部分102,T梁翼缘板导角部分103,T梁腹板104,T梁中支点105,T梁端部106,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202,内侧负弯矩钢束竖弯203,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具204,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302,外侧负弯矩钢束竖弯303,外侧负弯矩钢束平弯304,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具305,T梁纵向钢筋401,T梁横向钢筋4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包括相连接的T梁腹板104和T梁翼缘板101;T梁翼缘板101内设有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和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位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两侧;T梁翼缘板101顶部预留有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相对应的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202和与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相对应的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302;T梁翼缘板101预埋有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相连接的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具204和与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相连接的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具305。T梁预制时预埋圆形波纹管,架梁后体系转换前穿束及张拉钢束,形成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和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为发挥负弯矩钢束的最大效果,对负弯矩钢束进行竖弯和平弯,以抬高墩顶处负弯矩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包括相连接的T梁腹板(104)和T梁翼缘板(101);其特征在于,所述T梁翼缘板(101)内设有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和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位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两侧;所述T梁翼缘板(101)顶部预留有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相对应的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202)和与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相对应的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302);所述T梁翼缘板(101)预埋有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相连接的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具(204)和与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相连接的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具(305);所述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具(204)的位置与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202)位置相对应,同理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具(305)的位置与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302)位置相对应;所述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和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设置于T梁中支点(105)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包括相连接的T梁腹板(104)和T梁翼缘板(101);其特征在于,所述T梁翼缘板(101)内设有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和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位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两侧;所述T梁翼缘板(101)顶部预留有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相对应的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202)和与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相对应的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302);所述T梁翼缘板(101)预埋有与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相连接的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具(204)和与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相连接的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具(305);所述内侧负弯矩钢束锚具(204)的位置与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202)位置相对应,同理外侧负弯矩钢束锚具(305)的位置与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302)位置相对应;所述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和外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301)设置于T梁中支点(105)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302)和内侧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口(202)均采用圆弧倒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其特征在于,所述T梁内设有三根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三根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三根内侧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201)位于T梁腹板(104)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波纹管负弯矩钢束在桥面张拉的装配式T梁,其特征在于,所述T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洲,江甫,任智勤,刘漳,杜引光,莫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