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接缝施工设备及湿接缝施工方法,安装行走控制系统和机械手臂后,电磁铁通电工作,机械手臂将模板输送到相邻两个预制板之间。电磁铁断电,弹性件驱动卡块伸出模板外与预制板的挂钩卡接。然后拆除所述电磁铁,利用所述机械手臂浇筑湿接缝。最后待混凝土凝固后,重新装上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吸引吸引块移动,带动卡块缩回到模板内,模板被电磁铁收回。上述湿接缝施工设备及湿接缝施工方法,从模板的安装、混凝土浇筑及模板拆除过程实现了自动化,进一步发展了钢板组合梁快速装配化施工的特点,标准化程度提高,施工效率较高,保证了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接缝施工设备及湿接缝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湿接缝施工设备及湿接缝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板组合梁将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板通过剪力键组合成整体,充分发挥了钢材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具有重量轻,延性好,抗震能力强等特点,并可实现预制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绿色环保,有助于促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和建筑质量。钢板组合梁施工过程中,钢梁在工厂拼装成小节段,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混凝土预制场进行钢筋混凝土板的预制,再将运输到桥位的小节段钢梁拼装成大节段,用架桥机逐跨架设至桥位后,完成相邻大节段之间的拼接。然后将预制板吊装至钢梁上方,浇筑湿接缝,形成钢混组合截面,最后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护栏和桥面铺装等附属设施的施工。在钢板组合梁施工过程中,钢梁及预制板的生产均实现了工厂化施工,生产效率和建筑质量均容易得到保证。但现场湿接缝的施工工艺与传统现浇混凝土基本一致,包括立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和拆模等,钢板组合梁每跨又被分成了若干条湿接缝,每条湿接缝需单独进行立模和拆模,施工繁琐,且钢板组合梁均为无支架施工,仅能在桥面上进行操作,工人施工时无法到达梁底操作模板,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上均不理想,这也成为了限制该类桥梁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钢板组合梁湿接缝的模板施工有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均是采用人工安装,人工固定。第一种是悬吊法,即工人在桥面控制钢丝绳将模板从桥位下方提升到湿接缝底面,该方法优点是模板刚度及质量可根据需求定制,但施工时需先后完成模板运输、提升以及固定等多个步骤,施工效率低,与模板接触的梁底缺陷不易发现,湿接缝浇筑可能存在漏浆现象。若湿接缝正下方为河流或沟渠时,模板还需横向移动,施工难度大,模板的整个拆除过程和安装过程基本相同,费工费时,经济效益差。第二种方法直接利用薄钢板作为一次性模板,边吊装预制板边安放模板固定,湿接缝后浇筑完成后形成整体,该方法模板的安装更为便捷,也省去了模板的拆除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较有优势,但是薄钢板刚度较差,混凝土浇筑过程易发生变形,影响湿接缝的浇筑质量,同时一次性模板不仅造成了材料的浪费,混凝土与钢板间隔的视觉效果在景观上也不相协调。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钢板组合梁湿接缝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控制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湿接缝施工设备及湿接缝施工方法。一种湿接缝施工设备,包括:行走控制系统,可移动地安装于桥梁上;机械手臂,与所述行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行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机械手臂动作,所述机械手臂的末端安装有电磁铁;模板,能够置于所述电磁铁上,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将所述模板输送到相邻两个预制板之间,所述模板与预制板相对的侧壁设有安装槽;及卡位结构,包括卡块、弹性件及吸引块,所述卡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块和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且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卡块伸出所述模板外与预制板的挂钩卡接,所述吸引块通过连接绳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电磁铁能够吸引所述吸引块移动,以带动所述卡块缩回到所述模板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桥梁的桥面设有轨道梁,所述行走控制系统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吸引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块通过滚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位结构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张紧轮张紧所述连接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上设有限位螺杆,多个所述模板依次层叠于所述电磁铁上,且所述限位螺杆供多个所述模板套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控制系统上安装有配重块,且所述配重块和所述机械手臂分别位于所述行走控制系统相对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卡块与预制板的挂钩卡接后,所述预制板和所述模板部分重叠,所述密封垫密封设置于所述预制板和所述模板重叠部分的间隙内。一种钢板组合梁湿接缝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湿接缝施工设备,包括以下步骤:安装行走控制系统和机械手臂,电磁铁通电工作,机械手臂将模板输送到相邻两个预制板之间;电磁铁断电,弹性件驱动卡块伸出模板外与预制板的挂钩卡接;拆除所述电磁铁,利用所述机械手臂浇筑湿接缝;及待混凝土凝固后,重新装上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吸引吸引块移动,带动卡块缩回到模板内,模板被电磁铁收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混凝土凝固后,重新装上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吸引吸引块移动,带动卡块缩回到模板内,模板被电磁铁收回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拆除电磁铁,利用机械手臂逐条喷淋或蒸汽养护湿接缝内的混凝土。上述湿接缝施工设备及湿接缝施工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机械手臂和电磁铁实现模板的移动和定位,弹性件能够驱动卡块伸出模板外与预制板的挂钩卡接,电磁铁能够吸引吸引块移动,以带动卡块缩回到所述模板内,模板拆装灵活方便,且机械手臂浇筑湿接缝,因此从模板的安装、混凝土浇筑及模板拆除过程实现了自动化,进一步发展了钢板组合梁快速装配化施工的特点,标准化程度提高,施工效率较高,保证了施工质量。并且,模板可根据强度、刚度、稳定性及构造需要进行定制,且可重复利用,质量可以得到保证的同时,经济性也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桥梁沿纵断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方式中湿接缝施工设备安装支撑梁内模板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多个模板安装到电磁铁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模板通过卡位结构与预制板的挂钩卡接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方式中湿接缝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湿接缝施工设备安装支撑梁外模板的示意图;图7为湿接缝施工设备浇筑湿接缝的示意图;图8为湿接缝施工设备拆卸模板的示意图;图9为湿接缝施工设备养护桥梁底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方式中湿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接缝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行走控制系统,可移动地安装于桥梁上;/n机械手臂,与所述行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行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机械手臂动作,所述机械手臂的末端安装有电磁铁;/n模板,能够置于所述电磁铁上,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将所述模板输送到相邻两个预制板之间,所述模板与预制板相对的侧壁设有安装槽;及/n卡位结构,包括卡块、弹性件及吸引块,所述卡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块和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且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卡块伸出所述模板外与预制板的挂钩卡接,所述吸引块通过连接绳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电磁铁能够吸引所述吸引块移动,以带动所述卡块缩回到所述模板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接缝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控制系统,可移动地安装于桥梁上;
机械手臂,与所述行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行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机械手臂动作,所述机械手臂的末端安装有电磁铁;
模板,能够置于所述电磁铁上,所述机械手臂能够将所述模板输送到相邻两个预制板之间,所述模板与预制板相对的侧壁设有安装槽;及
卡位结构,包括卡块、弹性件及吸引块,所述卡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块和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且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卡块伸出所述模板外与预制板的挂钩卡接,所述吸引块通过连接绳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电磁铁能够吸引所述吸引块移动,以带动所述卡块缩回到所述模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的桥面设有轨道梁,所述行走控制系统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吸引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通过滚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张紧轮张紧所述连接绳。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承,魏家乐,李琨,张杰,惠迎新,段川,张钤,
申请(专利权)人:杨继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