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检测用离心筒,属于离心筒领域,包括壳体和托盘,壳体的内部下端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下端面位于壳体内部下端开设的腔室的内部,腔室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电机轴固定安装于转轴的下端面,转轴的上端面滑动连接于托盘下端中部开设的凹槽的内部,转轴的上端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面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滑动连接于托盘下端面四周开设的定位槽的内部。该污水检测用离心筒,通过定位杆和定位槽可将托盘与转轴固定在一起,装卸较为方便,清洗时可将托盘取出,避免在清洗时托盘与壳体内部下端面形成的死角无法清洗,提高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检测用离心筒
本技术涉及离心筒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水检测用离心筒。
技术介绍
离心分离器又称离心机,利用离心力将溶液中密度不同的成分进行分离的一种设备,在污水检测中,可将污水内的成分进行分离检测。传统的污水检测离心筒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污水内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筛选,不同体积的杂质混合在一起,影响检测精度,检测效果较差,且传统的污水检测离心筒通常是固定在离心机壳体内,拆除不便,在清洗过程中,离心筒于壳体内部形成的死角无法充分清洗,清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检测用离心筒,通过定位杆和定位槽可将托盘与转轴固定在一起,装卸较为方便,清洗时可将托盘取出,避免在清洗时托盘与壳体内部下端面形成的死角无法清洗,提高清洗效果,通过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可将污水中不同体积的壳体进行分别过滤收集,检测精度较高,提高检测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检测用离心筒,包括壳体和托盘,所述壳体的内部下端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面位于壳体内部下端开设的腔室的内部,所述腔室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轴固定安装于转轴的下端面,所述转轴的上端面滑动连接于托盘下端中部开设的凹槽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上端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动连接于托盘下端面四周开设的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壳体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转动套接于转轴的侧面,所述壳体的下端侧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托盘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离心筒本体,所述离心筒本体的下端侧面开设有排水口,通过定位杆和定位槽可将托盘与转轴固定在一起,装卸较为方便,清洗时可将托盘取出,避免在清洗时托盘与壳体内部下端面形成的死角无法清洗,提高清洗效果,通过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可将污水中不同体积的壳体进行分别过滤收集,检测精度较高,提高检测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离心筒本体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筛筒,通过第一筛筒可将污水内的体积较小的污渍进行过滤,方便检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筛筒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滑动连接于离心筒本体上端面两侧开设的卡槽的内部,可将第一筛筒和离心筒本体固定在一起,避免第一筛筒相对于离心筒本体转动,影响离心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筛筒的内部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筛筒,第二筛筒的孔径不小于第一筛筒的孔径,可将污水内较大的颗粒进行过滤,方便进行检测,且第二筛筒为方形结构,避免第二筛筒相对于第一筛筒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筛筒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挡环,所述挡环的下端面接触连接于挡板的上端面,可避免第二筛筒的下端接触到第一筛筒的下端,以免影响过滤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定位杆和定位槽可将托盘与转轴固定在一起,装卸较为方便,清洗时可将托盘取出,避免在清洗时托盘与壳体内部下端面形成的死角无法清洗,提高清洗效果,通过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可将污水中不同体积的壳体进行分别过滤收集,检测精度较高,提高检测效果。(2)离心筒本体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筛筒,通过第一筛筒可将污水内的体积较小的污渍进行过滤,方便检测。(3)第一筛筒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凸块,凸块滑动连接于离心筒本体上端面两侧开设的卡槽的内部,可将第一筛筒和离心筒本体固定在一起,避免第一筛筒相对于离心筒本体转动,影响离心效果。(4)第一筛筒的内部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中部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筛筒,第二筛筒的孔径不小于第一筛筒的孔径,可将污水内较大的颗粒进行过滤,方便进行检测,且第二筛筒为方形结构,避免第二筛筒相对于第一筛筒转动。(5)第二筛筒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挡环,挡环的下端面接触连接于挡板的上端面,可避免第二筛筒的下端接触到第一筛筒的下端,以免影响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板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离心筒本体正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离心筒本体结构俯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壳体、2托盘、3转轴、4腔室、5电机、6凹槽、7支撑板、8定位杆、9定位槽、10密封环、12出水口、13离心筒本体、131第一筛筒、132凸块、133卡槽、134挡板、135方形孔、136第二筛筒、137挡环、14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污水检测用离心筒,包括壳体1和托盘2,请参阅图1和图2,壳体1的内部下端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3,转轴3的下端面位于壳体1内部下端开设的腔室4的内部,腔室4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型号为Y80M1-2,电机5与开关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串联连接,电机5通过电机轴固定安装于转轴3的下端面,通过电机5可带动转轴3转动,转轴3的上端面滑动连接于托盘2下端中部开设的凹槽6的内部,转轴3的上端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上端面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8,定位杆8滑动连接于托盘2下端面四周开设的定位槽9的内部,可将托盘2固定在转轴3上,避免托盘2相对于转轴3转动,以免影响离心效果,壳体1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环10,密封环10转动套接于转轴3的侧面,防止离心后的液体流入腔室4内,损坏电机5,壳体1的下端侧面开设有出水口12,离心后的液体通过出水口12流出壳体1进行收集检测,托盘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离心筒本体13。请参阅图3和图4,离心筒本体13的下端侧面开设有排水口14,可将离心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排水口14排出离心筒本体13,离心筒本体13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筛筒131,通过第一筛筒131可将污水内的体积较小的污渍进行过滤,方便检测,第一筛筒131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凸块132,凸块132滑动连接于离心筒本体13上端面两侧开设的卡槽133的内部,可将第一筛筒131和离心筒本体13固定在一起,避免第一筛筒131相对于离心筒本体13转动,影响离心效果,第一筛筒131的内部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板134,挡板134的中部开设有方形孔135,方形孔13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筛筒136,第二筛筒136的孔径不小于第一筛筒131的孔径,可将污水内较大的颗粒进行过滤,方便进行检测,且第二筛筒136为方形结构,避免第二筛筒136相对于第一筛筒131转动,第二筛筒136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挡环137,挡环137的下端面接触连接于挡板134的上端面,可避免第二筛筒136的下端接触到第一筛筒131的下端,以免影响过滤效果。使用时,将托盘2下端的凹槽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检测用离心筒,包括壳体(1)和托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下端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下端面位于壳体(1)内部下端开设的腔室(4)的内部,所述腔室(4)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通过电机轴固定安装于转轴(3)的下端面,所述转轴(3)的上端面滑动连接于托盘(2)下端中部开设的凹槽(6)的内部,所述转轴(3)的上端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上端面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滑动连接于托盘(2)下端面四周开设的定位槽(9)的内部,所述壳体(1)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环(10),所述密封环(10)转动套接于转轴(3)的侧面,所述壳体(1)的下端侧面开设有出水口(12),所述托盘(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离心筒本体(13),所述离心筒本体(13)的下端侧面开设有排水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检测用离心筒,包括壳体(1)和托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下端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下端面位于壳体(1)内部下端开设的腔室(4)的内部,所述腔室(4)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通过电机轴固定安装于转轴(3)的下端面,所述转轴(3)的上端面滑动连接于托盘(2)下端中部开设的凹槽(6)的内部,所述转轴(3)的上端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上端面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滑动连接于托盘(2)下端面四周开设的定位槽(9)的内部,所述壳体(1)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环(10),所述密封环(10)转动套接于转轴(3)的侧面,所述壳体(1)的下端侧面开设有出水口(12),所述托盘(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离心筒本体(13),所述离心筒本体(13)的下端侧面开设有排水口(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鼎泰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