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内部清洗剂生产用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第一缓冲腔、第二填料、第二缓冲腔和第三填料,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第三填料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且在各自的边缘均匀分布有四个凹槽,罐体的中心设置有一个贯穿过滤填料的清洗管,清洗管的侧面设置有出水孔,凹槽与设置在罐体内壁上的槽板配合,所述槽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杆,缓冲腔中设置有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过滤填料与缓冲腔间隔设置的形式,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而且过滤填料的位置与缓冲腔的相对容积可调整;利用清洗管可以同时对不同层的过滤填料进行清洗,效率高,浪费少,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内部清洗剂生产用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用品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内部清洗剂生产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加工和机械设备、汽车等的维护与修理时,大多采用柴油、煤油或汽油作清洗液来清洗零件,这不仅浪费能源,且存在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稍有不慎,则可能酿成火灾,近年来,新型金属清洗剂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很好地替代柴油、煤油和汽油来清洗零件,而且价格便宜,使用安全,很适合于机械化清洗作业,它可以为金属洗涤,而不会有锈斑。清洗剂的生产流程包括配料、溶解、搅拌和过滤等。现有技术中的用来过滤清洗剂原液的过滤装置包括一个罐体,罐体中设置有填料,填料密度集中,容易发生堵塞,造成过滤能力下降;其次,填料或过滤网清洗难度大,清洗时间长,清洗介质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过滤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不易堵塞且便于清洗的发动机内部清洗剂生产用过滤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内部清洗剂生产用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原液口和产液口,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填料,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缓冲腔,所述罐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第一缓冲腔、第二填料、第二缓冲腔和第三填料,所述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第三填料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且在各自的边缘都均匀分布有四个凹槽,所述罐体的中心设置有一个贯穿过滤填料的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凹槽与设置在罐体内壁上的槽板配合,所述槽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缓冲腔中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套设在清洗管上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侧面设置有四对竖板,每对竖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可单向翻转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钩杆,所述钩杆的前端设置有可以连接杆配合的钩体。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头铰接在一对竖板之间,所述连接头上靠近限位圈的一端设置有倒L型板,所述倒L型板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圈配合的弧形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第三填料的结构为滤网且由上到下滤孔渐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内部清洗剂生产用过滤装置,采用过滤填料与缓冲腔间隔设置的形式,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而且过滤填料的高度可通过限位圈、钩杆与不同高度的连接杆的配合来实现调节;利用清洗管可以同时对不同层的过滤填料进行清洗,效率高,浪费少。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内部清洗剂生产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罐体内部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的A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的B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罐体;2、原液口;3、产液口;4、过滤填料;41、第一填料;42、第二填料;43、第三填料;44、凹槽;5、缓冲腔;51、第一缓冲腔;52、第二缓冲腔;6、槽板;7、连接杆;8、限位装置;81、限位圈;82、竖板;83、连接头;84、钩杆;841、钩体;85、倒L型板;9、清洗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内部清洗剂生产用过滤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原液口2和产液口3,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填料4,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缓冲腔5,罐体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41、第一缓冲腔51、第二填料42、第二缓冲腔52和第三填料43。本装置采用三级过滤的结构,并且采用过滤填料与缓冲腔间隔设置的形式,使清洗剂进入下一级过滤之前有足够的重力,缩短了过滤周期,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填料41、第二填料42和第三填料43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且在各自的边缘都均匀分布有四个凹槽44,罐体1的中心设置有一个贯穿过滤填料通孔的清洗管9,清洗管9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孔,凹槽44与设置在罐体内壁上的槽板6配合,槽板6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连接杆7,缓冲腔5中设置有限位装置8,限位装置8包括套设在清洗管上的限位圈81,限位圈81的侧面设置有四对竖板82,每对竖板82之间设置有一个可单向翻转的连接头83,连接头83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钩杆84,钩杆84的前端设置有可以连接杆配合的钩体841。其中,通过向清洗管9中注入清洗介质可以同时向不同级的过滤填料进行冲洗,有效缩短了清洗周期,而且清洗介质的浪费现象得以缓解。本装置中在放过滤填料4进入罐体中的过程中,凹槽面沿着槽板侧面下降,每放下一级过滤填料之前用限位装置选定过滤填料的高度,而且每个钩杆84勾到连接杆7上,因连接头的止逆作用可防止限位圈下移。为了提高限位,81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头83铰接在一对竖板82之间,所述连接头上靠近限位圈的一端设置有倒L型板85,所述倒L型板85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圈配合的弧形槽。这样的话,在打开限位装置之前,限位装置8呈收束状态,而在放在缓冲腔5之后可以先后翻折每个钩杆84,直到连接头的右上边,即倒L型板85的弧形槽顶在限位圈81的侧面,使每个钩体都勾住一个连接杆7,而且槽板6与伸展的钩体有足够的间距,防止钩杆84卡死。放置好的限位装置的限位圈其主要的支撑作用,限定了过滤填料的位置。为了提高过滤质量,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填料41、第二填料42和第三填料43的结构为滤网且由上到下滤孔渐小,通过逐级增加过滤等级来提高产品的过滤质量,而且过滤前后顺序分配合理,过滤所需时间缩短。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内部清洗剂生产用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原液口和产液口,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缓冲腔,所述罐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第一缓冲腔、第二填料、第二缓冲腔和第三填料,所述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第三填料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且在各自的边缘都均匀分布有四个凹槽,所述罐体的中心设置有一个贯穿过滤填料的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凹槽与设置在罐体内壁上的槽板配合,所述槽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缓冲腔中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套设在清洗管上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侧面设置有四对竖板,每对竖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可单向翻转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钩杆,所述钩杆的前端设置有可以与连接杆配合的钩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内部清洗剂生产用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原液口和产液口,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缓冲腔,所述罐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第一缓冲腔、第二填料、第二缓冲腔和第三填料,所述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第三填料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且在各自的边缘都均匀分布有四个凹槽,所述罐体的中心设置有一个贯穿过滤填料的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凹槽与设置在罐体内壁上的槽板配合,所述槽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缓冲腔中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聊城市竞技场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