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捡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30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捡球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用户操作的推杆,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前滚筒、后滚筒、中间滚筒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前滚筒、后滚筒、中间滚筒相配合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前滚筒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连接的凸柱,所述凸柱与前滚筒为偏心设置,所述后滚筒与一电机相配合连接,所述机架的后端还配合连接有能拆卸的收集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实现了球的自动捡起收纳,避免了用户多次弯腰进行捡球的繁琐动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降低疲惫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捡球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捡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的发展,人们喜欢进行各种运动,既充满乐趣又能提高身体素质,各种球类运动因为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中网球、乒乓球运动是广受欢迎的球类运动,在打网球和乒乓球的时候,网球、乒乓球会散落在球场的各个地方,散落范围广、数量多,捡散落的网球、乒乓球对于捡球人员来说是十分麻烦的事情,不仅浪费时间还消耗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捡球器,具体通过传动装置及推杆的设置来实现半自动捡球,从而避免了用户的多次弯腰捡取,大大降低用户在捡球过程中的疲惫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用捡球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用户操作的推杆,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前滚筒、后滚筒、中间滚筒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前滚筒、后滚筒、中间滚筒相配合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前滚筒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连接的凸柱,所述凸柱与前滚筒为偏心设置,所述后滚筒与一电机相配合连接,所述机架的后端还配合连接有能拆卸的收集袋。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一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传动装置的下方,所述滚轮设置于调节装置上,所述调节装置上还设置有凸起的调节槽,所述传动装置上设置有能与调节槽相配合的锁紧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推杆与机架之间通过铰接配合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架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袋的固定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拆卸的海绵块,所述海绵块还与传送带相配合。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前滚筒与离其最近的中间滚筒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的托板,所述托板设置于传送带之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与后滚筒之间通过齿轮配合传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配合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机架上。本技术的一种多用捡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前滚筒上凸柱的偏心设置,实现了前滚筒的咬合动作,增强了传送带对球的引力作用,大大提升了球类进入机架内进行传送收纳的效率。2、传动装置配合连接有调节装置,传动装置高度的可调节作用,实现了本技术能对多种不同直径大小的球类进行捡取收纳,提升灵活性。3、推杆与机架铰接,方便用户进行拾取桌子底下的球,符合人机关系。4、机架上设置有与传送带相配合连接的海绵块,在传送带运转的过程中,海绵块能顺带对其进行清洁,从而保证传送带的摩擦力,从而提升本技术对球捡取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1。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2。图3是本技术的示意图3。图4是本技术的示意图4。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4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0-调节装置;11-滚轮;12-调节槽;20-传动装置;21-前滚筒;21a-凸柱;22-中间滚筒;23-后滚筒;23a-第一齿轮;24-传送带;25-锁紧件;26-连接件;30-电机;31-第二齿轮;40-海绵块;100-机架;101-推杆;102-滑槽;103-凸块;104-固定槽;105-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多用捡球器,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用于用户操作的推杆101,所述机架100底部设置有滚轮11,所述机架100上还设置有传动装置20,所述传动装置20包括前滚筒21、后滚筒23、中间滚筒22和传送带24,所述传送带24与前滚筒21、后滚筒23、中间滚筒22相配合连接,所述机架100上还设置有滑槽102,所述前滚筒21上设置有与滑槽102相配合连接的凸柱21a,所述凸柱21a与前滚筒21为偏心设置,所述后滚筒23与一电机30相配合连接,所述机架100的后端还配合连接有能拆卸的收集袋,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半自动捡球功能,具体为用户只需启动传动装置20,通过操作推杆101来移动捡球器至散落有球的地方,球便能被传动装置20传送至收集袋内,大大提升了捡球的便捷性,降低捡球疲惫感。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00还包括一调节装置10,所述调节装置10设置于传动装置20的下方,所述滚轮11设置于调节装置10上,所述调节装置10上还设置有凸起的调节槽12,所述传动装置20上设置有能与调节槽12相配合的锁紧件25,所述锁紧件25能在调节槽12内上下移动,从而改变传动装置20的高度,从而改变传送带24至地面的距离,从而改变了对球的收纳要求,从而增强本技术的灵活性。更为具体的说,当所要捡取的球直径较小时,将锁紧件25调节至调节槽12的低端,当所要捡取的球直径较大时,将锁紧件25调节至调节槽12的高端。进一步的,所述推杆101与机架100之间通过铰接配合连接,更为具体的,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凸块103,所述推杆101上设置有与凸块103相配合的沉槽,所述沉槽与凸块103之间通过铆钉配合固定。所述铰接的连接方式目的在于:方便用户对落于桌子、床等低矮的地方进行球的拾取,增强灵活性。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00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袋的固定槽104,所述收集袋挂接于固定槽104上,球在收集的过程后,会落于收集袋内收集,收集完成后,用户只需拆卸收集袋便能很好的将球归位。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00上还设置有能拆卸的海绵块40,所述海绵块40还与传送带24相配合,更为具体的,当传送带24工作时,海绵块40与其形成滑擦动作,从而实现了对传送带24的清洁作用,从而保证了传送带24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对球的咬合及传送摩擦力。进一步的,所述前滚筒21与离其最近的中间滚筒2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滚筒22的个数为两个,所述中间滚筒22与机架100的内侧壁相配合固定,而所述滑槽102为半封闭形状,即滑槽102外端设置有开口,为防止前滚筒21从滑槽102内脱出,因而设计了连接件26保证前滚筒21的稳定。当然,所述中间滚筒22的个数可以随着本捡球器的大小进行相应的增加及减少,使其适用相应场所。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00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捡球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用户操作的推杆,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前滚筒、后滚筒、中间滚筒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前滚筒、后滚筒、中间滚筒相配合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前滚筒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连接的凸柱,所述凸柱与前滚筒为偏心设置,所述后滚筒与一电机相配合连接,所述机架的后端还配合连接有能拆卸的收集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捡球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用户操作的推杆,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前滚筒、后滚筒、中间滚筒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前滚筒、后滚筒、中间滚筒相配合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前滚筒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连接的凸柱,所述凸柱与前滚筒为偏心设置,所述后滚筒与一电机相配合连接,所述机架的后端还配合连接有能拆卸的收集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袋的固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与机架之间通过铰接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拆卸的海绵块,所述海绵块还与传送带相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辉郑君强陈成忠段磊陈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