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健身拉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50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健身拉力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拉力驱动结构和拉力调节结构,所述拉力驱动结构与所述拉力调节结构之间通过中间结构连接,所述中间结构分别与所述拉力驱动结构和拉力调节结构通过轮齿啮合,所述拉力驱动结构上设置有拉绳,该拉绳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外壳外侧,所述外壳另一侧设置有挂钩;所述拉力驱动结构由输入轮和输入轴组成,所述输入轮上设置有绕线槽。有益效果在于: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且成本低;可通过拉力调节结构调节拉绳端的拉力强度,从而适应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通过压杆与制动平轮的摩擦力做功,较常规健身器材通过客服重力做功安全性更高,降低健身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降低健身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降低健身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健身拉力器


[0001]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健身拉力器。

技术介绍

[0002]当今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尤其是在城市就职群体,很难特意找出时间到健身房进行专业训练,加之大众普遍存在的在公众环境下健身的羞涩感,也使其不到健身房健身的现象更加加重。
[0003]伴随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高强度工作状态下对强壮体魄的绝对要求,户外运动得到大力发展,步道、自行车道以及公共健身器材得到大幅投入,但这些都无法满足人们对健身及健美的需求,居家健身成为最符合人们时间安排、隐私需求、功能需求以及低成本需求的健身方式,市场潜力巨大。
[0004]但是目前市面上同类别的健身器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各器材单元重量固定、全套价格高。如哑铃片、哑铃等,重量都是固定的,如果想想实现不同重量的健身需求,则需要购买多组哑铃片或哑铃,这样将存在空间占用以及增大器材购入成本;2、训练有安全隐患。传统的健身器材主要靠克服重力做功,尤其是对于大重量的训练,大重量持续压迫肢体,容易引发血管膨胀进而造成血压升高,如果器材操控不当,还会出现砸伤风险。
[0005]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安全性好且成本低的健身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小型健身拉力器,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体积小巧、安装定位方便、成本低、阻力变化大、安全可靠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健身拉力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拉力驱动结构和拉力调节结构,所述拉力驱动结构与所述拉力调节结构之间通过中间结构连接,所述中间结构分别与所述拉力驱动结构和拉力调节结构通过轮齿啮合,所述拉力驱动结构上设置有拉绳,该拉绳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外壳外侧,所述外壳另一侧设置有挂钩;
[0009]所述拉力驱动结构由输入轮和输入轴组成,所述输入轮上设置有绕线槽,所述拉绳卷绕在所述绕线槽内,所述输入轴插入所述输入轮中间,且与所述输入轮同轴,所述输入轴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输入轮转动配合,所述输入轮内设置有复位卷簧;
[0010]所述拉力调节结构包括制动平轮和贴合该制动平轮的压杆,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调节所述压杆与所述制动平轮接触压力的调节旋钮,所述压杆的一端通过螺丝所述外壳转动配合,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压杆的另一端相接;
[0011]所述外壳一侧敞口且设置有端盖。
[0012]作为优选,所述输入轮表面成型有输入轮齿,且所述绕线槽成型在所述输入轮外表面的周向中部,使得所述输入轮齿分为上下两层;所述输入轮中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输入
轴与所述轴承插接配合,且该输入轴上设置有限位销,所述轴承内侧设置有匹配该限位销的销槽。
[0013]作为优选,所述输入轮一端设置有卷簧槽,所述复位卷簧卡入所述卷簧槽内,且一端与所述输入轴卡接,另一端与所述卷簧槽的内壁卡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端盖上对应所述卷簧槽成型有卷簧调节孔,所述卷簧调节孔内侧设置有卷簧盖,所述卷簧盖通过螺钉与所述输入轮固定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中间结构为双层齿轮,该中间结构的上层轮齿与所述输入轮齿啮合,下层轮齿与所述制动平轮啮合。
[0016]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平轮由制动平轮和制动齿轮组成,所述制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制动平轮的下方,且与所述中间结构的下层轮齿啮合;所述压杆贴合在所述制动平轮的周向表面。
[0017]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旋钮和丝杆,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丝杆的端部,所述丝杆与所述外壳螺纹配合,且贯穿所述外壳后与所述压杆相接。
[0018]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且成本低;
[0019]2、可通过拉力调节结构调节拉绳端的拉力强度,从而适应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0020]3、通过压杆与制动平轮的摩擦力做功,较常规健身器材通过客服重力做功安全性更高,降低健身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内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1、拉绳;2、外壳;3、端盖;4、挂钩;5、拉力驱动结构;5a、卷簧盖;5b、复位卷簧;5c、输入轮;5d、输入轴;5e、限位销;6、中间结构; 7、拉力调节结构;7a、调节旋钮;7b、压杆;7c、制动平轮;7d、制动齿轮;8、卷簧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8]参见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健身拉力器,包括外壳2,外壳2一侧敞口且设置有端盖3,所述外壳2内部设置有拉力驱动结构5和拉力调节结构7,所述拉力驱动结构5与所述拉力调节结构7之间通过中间结构6连接,所述中间结构6分别与所述拉力
驱动结构5和拉力调节结构7通过轮齿啮合,所述拉力驱动结构5上设置有拉绳1,该拉绳1 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外壳2外侧,所述外壳2另一侧设置有挂钩4,外壳2 该端成型有钩槽,挂钩4一端插入钩槽内,且通过螺钉与外壳2转动配合,以便于调整挂钩4的方向,将挂钩4挂在固定位置,拉动拉绳1即可进行拉力训练,此时调整拉力调节结构7的摩擦力,即可对应调整拉动拉绳1 所需的拉力,进而实现不同人群的锻炼需求;拉动拉绳1,带动拉力驱动结构5转动,经中间结构6传动后,带动拉力调节结构7转动,调节拉力调节结构7的转动力矩,即可对应调整转动拉力驱动结构5的力,即拉绳1上的拉力,从而起到变换拉绳1拉力的效果;
[0029]所述拉力驱动结构5由输入轮5c和输入轴5d组成,所述输入轮5c上设置有绕线槽,所述拉绳1卷绕在所述绕线槽内,所述输入轴5d插入所述输入轮5c中间,且与所述输入轮5c同轴,所述输入轴5d与所述外壳2固定连接,输入轴5d上设置有凸台,与外壳2配合后,凸台与外壳2的内壁贴合,且通过螺钉与外壳2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输入轮5c转动配合,所述输入轮5c内设置有复位卷簧5b,在拉出拉绳1的过程中,输入轮5c转动,带动复位卷簧5b转动压缩,放松拉绳1后,复位卷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健身拉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内部设置有拉力驱动结构(5)和拉力调节结构(7),所述拉力驱动结构(5)与所述拉力调节结构(7)之间通过中间结构(6)连接,所述中间结构(6)分别与所述拉力驱动结构(5)和拉力调节结构(7)通过轮齿啮合,所述拉力驱动结构(5)上设置有拉绳(1),该拉绳(1)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外壳(2)外侧,所述外壳(2)另一侧设置有挂钩(4);所述拉力驱动结构(5)由输入轮(5c)和输入轴(5d)组成,所述输入轮(5c)上设置有绕线槽,所述拉绳(1)卷绕在所述绕线槽内,所述输入轴(5d)插入所述输入轮(5c)中间,且与所述输入轮(5c)同轴,所述输入轴(5d)与所述外壳(2)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输入轮(5c)转动配合,所述输入轮(5c)内设置有复位卷簧(5b);所述拉力调节结构(7)包括制动平轮(7c)和贴合该制动平轮(7c)的压杆(7b),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调节所述压杆(7b)与所述制动平轮(7c)接触压力的调节旋钮(7a),所述压杆(7b)的一端通过螺丝所述外壳(2)转动配合,所述调节旋钮(7a)与所述压杆(7b)的另一端相接;所述外壳(2)一侧敞口且设置有端盖(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健身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轮(5c)表面成型有输入轮(5c)齿,且所述绕线槽成型在所述输入轮(5c)外表面的周向中部,使得所述输入轮(5c)齿分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观钎周国辉罗淦蔡政豪刘帆廖树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