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瑜伽轮,涉及瑜伽器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瑜伽轮利用胶水粘合的外皮容易开裂甚至从内层轮体上脱落的技术问题。该瑜伽轮包括包括内层轮体以及弹性外皮,其中:内层轮体为圆环型结构,内层轮体外表面存在绕内层轮体周向的凹入部分,内层轮体能承载使用者对瑜伽轮施加的压力;弹性外皮为一体式环形结构,弹性外皮利用自身弹力嵌套在凹入部分上并与凹入部分的底面过盈配合连接,弹性外皮能缓冲由于使用者身体下压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现有技术瑜伽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瑜伽轮
本技术涉及瑜伽器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瑜伽轮。
技术介绍
瑜伽是一项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关于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的练习,起源于印度,其目的是改善身体和心性以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练习瑜伽有时会需要一些辅助器械,最常见的辅助器械是瑜伽轮,初学者借助瑜伽轮能完成较难的动作或者进行滚动。现有技术公开的瑜伽轮,包括内层轮体和外皮,其中外皮一般利用胶水粘贴在内层轮体表面,同时外皮的两端也用胶水连接从而实现闭合将内层轮体包裹起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利用胶水将外皮的两端粘合在一起并将外皮粘贴在内层轮体表面上,不牢固,长时间或者高强度使用时外皮两端容易开裂甚至从内层轮体上脱落。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供的瑜伽轮,利用胶水粘合的外皮容易开裂甚至从内层轮体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瑜伽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瑜伽轮利用胶水粘合的外皮容易开裂甚至从内层轮体上脱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实施例的瑜伽轮包括内层轮体以及弹性外皮,其中:内层轮体为圆环型结构,内层轮体外表面存在绕内层轮体周向的凹入部分,内层轮体能承载使用者对瑜伽轮施加的压力;弹性外皮为一体式环形结构,弹性外皮利用自身弹力嵌套在凹入部分上并与凹入部分的底面过盈配合连接,弹性外皮能缓冲由于使用者身体下压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内层轮体的凹入部分为中间凹陷两端凸起的凹台。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内层轮体两端凸起的位置高度低于弹性外皮的位置高度。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弹性外皮的内表面存在凹坑。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弹性外皮利用自身弹力和凹坑对凹入部分的吸附力与凹入部分贴合。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弹性外皮的外表面上存在按摩颗粒。在可选地实施例中,按摩颗粒有规律地排布在弹性外皮的外表面上。在可选地实施例中,使用者能利用弹性外皮自身弹力将弹性外皮从内层轮体上剥离。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内层轮体采用树脂材料制成。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弹性外皮采用TPE材料制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瑜伽轮,其内层轮体为圆环型结构,内层轮体外表面存在绕内层轮体周向的凹入部分,内层轮体能承载使用者对瑜伽轮施加的压力;其弹性外皮为一体式环形结构,弹性外皮利用自身弹力嵌套在凹入部分上并与凹入部分的底面过盈配合连接,弹性外皮能缓冲由于使用者身体下压而产生的反作用力。这样,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瑜伽轮的弹性外皮为一体式结构,弹性外皮能利用自身弹力嵌套在内层轮体上,由此避免了现有瑜伽轮的外皮两端利用胶水粘合在一起,同时避免了外皮利用胶水粘贴在内层轮体表面上,从而避免了长时间或者高强度使用瑜伽轮时外皮两端开裂甚至外皮从内层轮体上脱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瑜伽轮的使用寿命,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瑜伽轮利用胶水粘合的外皮容易开裂甚至从内层轮体上脱落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瑜伽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瑜伽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瑜伽轮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层轮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层轮体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外皮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层轮体;11、凹入部分;2、弹性外皮;21、凹坑;22、按摩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瑜伽轮。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瑜伽轮包括内层轮体1以及弹性外皮2,其中:内层轮体1为圆环型结构,内层轮体1外表面存在绕内层轮体1周向的凹入部分11,内层轮体1能承载使用者对瑜伽轮施加的压力;弹性外皮2为一体式环形结构,弹性外皮2利用自身弹力嵌套在凹入部分11上并与凹入部分11的底面过盈配合连接,弹性外皮2能缓冲由于使用者身体下压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瑜伽轮,其内层轮体1为圆环型结构,内层轮体1外表面存在绕内层轮体1周向的凹入部分11,内层轮体1能承载使用者对瑜伽轮施加的压力;其弹性外皮2为一体式环形结构,弹性外皮2利用自身弹力嵌套在凹入部分11上并与凹入部分11的底面过盈配合连接,弹性外皮2能缓冲由于使用者身体下压而产生的反作用力。这样,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瑜伽轮的弹性外皮2为一体式结构,弹性外皮2能利用自身弹力嵌套在内层轮体1上,由此避免了现有瑜伽轮的外皮两端利用胶水粘合在一起,同时避免了外皮利用胶水粘贴在内层轮体表面上,从而避免了长时间或者高强度使用瑜伽轮时外皮两端开裂甚至外皮从内层轮体上脱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瑜伽轮的使用寿命,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瑜伽轮利用胶水粘合的外皮容易开裂甚至从内层轮体上脱落的技术问题。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内层轮体1的凹入部分11为中间凹陷两端凸起的凹台。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内层轮体1两端凸起的位置高度低于弹性外皮2的位置高度。上述弹性外皮2的位置高度高于内层轮体1两端凸起的位置高度的设计能避免使用者在使用瑜伽轮时身体碰触到内层轮体1两端凸起,防止搁伤。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弹性外皮2的内表面存在凹坑21。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弹性外皮2利用自身弹力和凹坑21对凹入部分11的吸附力与凹入部分11贴合。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也便于安装。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弹性外皮2的外表面上存在按摩颗粒22。上述结构中,按摩颗粒22能在使用者使用瑜伽轮时对接触部位进行按摩,缓解运动疲劳。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按摩颗粒22有规律地排布在弹性外皮2的外表面上。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使用者能利用弹性外皮2自身弹力将弹性外皮2从内层轮体1上剥离。上述结构便于清洗、更换弹性外皮2。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内层轮体1采用树脂材料制成。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压和耐冲击性能,保证了瑜伽轮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弹性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瑜伽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轮体以及弹性外皮,其中:/n所述内层轮体为圆环型结构,所述内层轮体外表面存在绕所述内层轮体周向的凹入部分,所述内层轮体能承载使用者对所述瑜伽轮施加的压力;所述弹性外皮为一体式环形结构,所述弹性外皮利用自身弹力嵌套在所述凹入部分上并与所述凹入部分的底面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弹性外皮能缓冲由于使用者身体下压而产生的反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瑜伽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轮体以及弹性外皮,其中:
所述内层轮体为圆环型结构,所述内层轮体外表面存在绕所述内层轮体周向的凹入部分,所述内层轮体能承载使用者对所述瑜伽轮施加的压力;所述弹性外皮为一体式环形结构,所述弹性外皮利用自身弹力嵌套在所述凹入部分上并与所述凹入部分的底面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弹性外皮能缓冲由于使用者身体下压而产生的反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瑜伽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轮体的凹入部分为中间凹陷两端凸起的凹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瑜伽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轮体两端凸起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弹性外皮的位置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瑜伽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外皮的内表面存在凹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登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