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学贤专利>正文

转炉钢渣余热利用设备系统及工艺原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930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1
转炉钢渣余热利用设备系统及工艺原理是由闷渣池、吸附介质过滤器、对辊挤压汽淬设备、闪蒸锅炉、罗茨风机、喷水管等设备组成,使闷渣池中的水蒸汽形成完整的闭循环系统,闷渣产生的水蒸气中的热量和闪蒸锅炉中的蓄热介质进行交换,然后蓄热介质加热软水,形成设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进行供暖、并网供汽或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炉钢渣余热利用设备系统及工艺原理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转炉钢渣闷渣领域,具体涉及转炉钢渣余热利用设备系统及工艺原理。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对转炉钢渣的余热利用仅局限于利用闷渣池中蒸汽通过换热器换热,加热外部水循环水,外部循环水通过凉水塔散热,外部循环水的热量只是冬天供暖或供给洗澡用水,但远远不能充分利用其巨大的热能资源。我国2014年转炉钢渣年产量1.15亿吨,蕴含热能1.725X1014KJ。为了充分利用该项能源,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循环回收余热的工艺,克服了以往闷渣工艺导致的闷渣蒸汽温度不高,闷渣时间过长,蒸汽含有太多粉尘颗粒和钙镁离子,容易堵塞管道等一系列缺点,利用闪蒸锅炉转化为5Kg压力软化水蒸汽,其效率可达60%,每年能够生产3.9X107吨5Kg压力的水蒸汽,产生经济效益5.4X1010元,即540亿元。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注重环保的大形势下,余热余能的充分利用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炉钢渣余热利用设备系统及工艺原理,主要是在保证渣铁粉化率高、分离好、安定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炉钢渣余热利用设备系统,其特征是:对辊挤压汽淬设备(19)上方连接中转渣池(8),中转渣池(8)上方连接结渣滤蓖(7),对辊挤压汽淬设备(19)的两个对辊下方安装冷却水槽(27),对辊挤压汽淬设备(19)和冷却水槽(27)安装在闷渣池池盖(2)上,在闷渣池池盖(2)上对辊挤压汽淬设备(19)的左面安装液压缸(1)并与推料器(4)相连接,结渣滤蓖(7)的右面与渣壳池(11)相连接,闷渣池(18)内上方安装蒸汽收集罩(3),蒸汽收集罩(3)通过管道与吸附介质过滤器(14)相连,吸附介质过滤器(14)通过管道与闪蒸锅炉(17)相连,闪蒸锅炉乏汽收集管(21)与罗茨风机(20)相连,罗茨风机(2...

【技术特征摘要】
1.转炉钢渣余热利用设备系统,其特征是:对辊挤压汽淬设备(19)上方连接中转渣池(8),中转渣池(8)上方连接结渣滤蓖(7),对辊挤压汽淬设备(19)的两个对辊下方安装冷却水槽(27),对辊挤压汽淬设备(19)和冷却水槽(27)安装在闷渣池池盖(2)上,在闷渣池池盖(2)上对辊挤压汽淬设备(19)的左面安装液压缸(1)并与推料器(4)相连接,结渣滤蓖(7)的右面与渣壳池(11)相连接,闷渣池(18)内上方安装蒸汽收集罩(3),蒸汽收集罩(3)通过管道与吸附介质过滤器(14)相连,吸附介质过滤器(14)通过管道与闪蒸锅炉(17)相连,闪蒸锅炉乏汽收集管(21)与罗茨风机(20)相连,罗茨风机(20)通过管道与闷渣池(18)内蒸汽喷嘴(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辊挤压汽淬设备,其特征在于:对辊内筒(22)外面安装装甲(23),装甲(23)通过装甲沉钉(26)与对辊内筒(22)相连,对辊内筒(22)下方一部分沉浸在冷却水槽(27)中,对辊内筒(22)通过对辊中心轴(28)通过轴承座(25)安装在对辊机架(24)上,电机(31)通过减速机(30)和联轴器(29)与右端对辊中心轴(28)相连接。


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贤曾晖张戈宿庆利冯佃臣王念欣陈万福
申请(专利权)人:孙学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