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可调式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5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通可调式导尿管,包括导尿软管,导尿软管的前段两侧设有进尿口和出药口,导尿软管的内部被分隔为与进尿口连通的导尿通道和与出药口连通的导药通道,导药通道内靠近出药口的位置设有单向阀;导尿软管的后端设有一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与导尿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集尿袋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与导尿通道连通的出尿口和与导药通道连通的进药口,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适配口,适配口的口径与出尿口和进药口的口径均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能够方便导尿管的插入,而且能够在注药和导尿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当要取下集尿袋进行更换时,也能够防止尿液洒出,干净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可调式导尿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双通可调式导尿管。
技术介绍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现有的导尿管主要采用硅橡胶和天然胶乳材质做成,由于硅橡胶和天然胶乳材质过于柔软,因此在插入膀胱的过程中会比较费劲,效率低。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又能使导尿管快速插入到膀胱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现有导尿管结构过于单一,当需要给患者膀胱进行注药时,往往需要从原尿管路注入,这就需要取下集尿袋,导致操作十分繁琐,且取下集尿袋时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尿液洒出,不但不卫生,而且严重时可感染操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通可调式导尿管,不但能够方便导尿管的插入,而且能够在注药和导尿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当要取下集尿袋进行更换时,也能够防止尿液洒出,干净卫生。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通可调式导尿管,包括导尿软管,所述导尿软管的前段两侧设有一进尿口和一出药口,所述导尿软管的内部被分隔为与进尿口连通的导尿通道和与出药口连通的导药通道,所述导药通道内靠近出药口的位置设有一单向阀;所述导尿软管的后端设有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导尿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集尿袋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与导尿通道连通的出尿口和与导药通道连通的进药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适配口,所述适配口的口径与出尿口和进药口的口径均一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尿软管的侧壁上埋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的金属导丝。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药口的口径小于进尿口的口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药口的口径为1~1.5mm,所述进尿口的口径为1.5~2m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药通道的截面面积小于导尿通道的截面面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位置设有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位置设有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转动插设在连接口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口的内壁上开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限位槽,所述连接头的外壁上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突起的环形限位条,所述环形限位槽与环形限位条配合限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口与连接头之间还设有橡胶密封圈。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通过将导尿软管分隔成导尿通道和导药通道,实现了导尿和导药分开操作,通过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适配口,当其与出尿口重合时实现导尿,当其与进药口重合时通过外接药液注射器实现导药,完成了注药和导尿的切换,且导药通道内靠近出药口的位置设有一单向阀,能够防止尿液进入导药通道中;并且可以通过调整适配口与出尿口的重合度来调整出尿的流量;当需要更换或取下集尿袋时,转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至出尿口被完全挡住即可,能够有效防止尿液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示意图。其中:1、导尿软管;2、进尿口;3、出药口;4、导尿通道;5、导药通道;6、单向阀;7、第一连接部;8、第二连接部;9、出尿口;10、进药口;11、适配口;12、金属导丝;13、连接口;14、连接头;15、环形限位槽;16、环形限位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2所示,一种双通可调式导尿管,包括导尿软管1,所述导尿软管的前段两侧设有一进尿口2和一出药口3,所述导尿软管的内部被分隔为与进尿口连通的导尿通道4和与出药口连通的导药通道5,所述导药通道内靠近出药口的位置设有一单向阀6;所述导尿软管的后端设有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导尿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和与集尿袋连接的第二连接部8,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与导尿通道连通的出尿口9和与导药通道连通的进药口10,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适配口11,所述适配口的口径与出尿口和进药口的口径均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尿软管的侧壁上埋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的金属导丝12,通过在导尿软管里埋设金属导丝,便于导尿软管从尿道插入膀胱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出药口的口径小于进尿口的口径。具体地,所述出药口的口径为1~1.5mm,所述进尿口的口径为1.5~2mm。通过限定出药口的口径,防止出药口的出药流量过大而刺激膀胱,引起患者的不适。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药通道的截面面积小于导尿通道的截面面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位置设有一连接口13,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位置设有一连接头14,所述连接头转动插设在连接口中。具体地,所述连接口的内壁上开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限位槽15,所述连接头的外壁上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突起的环形限位条16,所述环形限位槽与环形限位条配合限位。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与连接头之间还设有橡胶密封圈,使得连接口与连接头密封连接,防止尿液或药液泄露。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导尿时,转动第二连接部使得适配口与出尿口重合,再将集尿袋套设在第二连接部上,即可实现导尿,并可通过调整适配口与出尿口重合部位的大小来调整排尿的速率;当需要注药时,转动第二连接部使得适配口与进药口重合,然后将注射器插入进药口即可实现注药。本技术可以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指示刻度,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指示箭头,以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切换模式。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述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通可调式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软管,所述导尿软管的前段两侧设有一进尿口和一出药口,所述导尿软管的内部被分隔为与进尿口连通的导尿通道和与出药口连通的导药通道,所述导药通道内靠近出药口的位置设有一单向阀;/n所述导尿软管的后端设有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导尿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集尿袋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与导尿通道连通的出尿口和与导药通道连通的进药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适配口,所述适配口的口径与出尿口和进药口的口径均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可调式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软管,所述导尿软管的前段两侧设有一进尿口和一出药口,所述导尿软管的内部被分隔为与进尿口连通的导尿通道和与出药口连通的导药通道,所述导药通道内靠近出药口的位置设有一单向阀;
所述导尿软管的后端设有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导尿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集尿袋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与导尿通道连通的出尿口和与导药通道连通的进药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适配口,所述适配口的口径与出尿口和进药口的口径均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可调式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软管的侧壁上埋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的金属导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可调式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口的口径小于进尿口的口径。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斐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正杨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