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痰管、吸痰设备及采用吸痰管进行吸痰的方法,所述吸痰管包括具有内部管道的主体管以及在所述主体管的一端设置的吸收球,所述吸收球包括径向凸起于所述主体管的外周表面的凸起部分,且所述吸收球上形成有从所述凸起部分朝向所述主体管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的外壁面,所述外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管的内部管道连通的吸收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吸痰时所需要的有效吸力小,可以避免由于较大的吸力对气管壁造成损伤出血的风险,而且可以提高吸痰的效率。
Suction tube, suction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using suction tube for sputum s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痰管、吸痰设备及采用吸痰管进行吸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地,涉及一种吸痰管、吸痰设备及采用吸痰管进行吸痰的方法。
技术介绍
吸痰指经口腔、鼻腔或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目前是将一次性吸痰管连接负压抽吸装置,吸痰管放入人体的气管内,利用负压将痰液通过吸痰管侧壁上的孔吸收出来。现有的一次性吸痰管侧壁上的吸收孔都是垂直于吸痰管管身,在使用的时候,一次性吸痰管侧壁上的吸收孔也是垂直于气管壁,将痰液垂直于气管壁拉出,需要较大的吸力,同时增加对气道侧壁造成损伤出血的风险。而且现有吸痰管进入气道的端口为平面开口或者略微弧度侧面开口,在人工操作将吸痰管插入气道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较大,临床有显著诉求需要改善下管插入的通畅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吸痰管、吸痰设备及采用吸痰管进行吸痰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管插入困难,吸痰管需要较大的吸力才能吸痰,容易对气管壁造成损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吸痰管,所述吸痰管包括具有内部管道的主体管以及在所述主体管的一端设置的吸收球,所述吸收球包括径向凸起于所述主体管的外周表面的凸起部分,且所述吸收球上形成有从所述凸起部分朝向所述主体管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的外壁面,所述外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管的内部管道连通的吸收孔。优选地,所述吸收孔位于所述吸收球的朝向所述主体管一侧的所述外壁面上。优选地,所述吸收孔的轴线与所述主体管的靠近所述吸收球的一端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80°。优选地,所述吸收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管的内部管道的直径;和/或,所述吸收孔的直径为1.5~5mm。优选地,所述吸收球的远离所述主体管的一侧形成为锥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吸收球内部形成有内部空腔,该内部空腔与所述吸收孔和所述主体管的内部管道连通;其中,所述内部空腔的内壁面形成为圆滑壁面。优选地,所述主体管上在远离所述吸收球的位置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吸收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吸痰设备,所吸痰设备包括负压抽吸装置及如上所述的吸痰管,所述负压抽吸装置连接在所述主体管的远离所述吸收球的一端以抽吸所述主体管内的气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采用吸痰管进行吸痰的方法,所述吸痰管为所述的吸痰管,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吸痰管的具有所述吸收球的一端伸入到气管内;通过转动和/或升降所述主体管来调整所述吸收球,使得所述吸收球的具有所述吸收孔的一侧靠近具有痰液的气管壁,且所述吸收孔位于所述痰液的一端;抽吸所述主体管内的气体,所述痰液从一端开始逐渐离开所述气管壁并进入所述吸收孔。优选地,所述主体管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吸收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调整所述导吸球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气孔的方向通过转动和/或升降所述主体管调整所述吸收孔方向在吸痰过程中和气管壁的相对位置关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的是通过气流将痰液从一端抬起后逐渐离开气管壁的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将痰液垂直于气管壁拉出的方式,不需要较大的吸力即可吸附痰液,从而可以避免由于较大的吸力对气管壁造成损伤出血的风险,而且可以提高吸痰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吸痰管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吸痰管伸入到气管内并调整至对应于痰液的示意图;图5为吸痰管开始吸痰的示意图;图6为痰液从一端被吸起时的痰液动作示意图;图7为痰液被吸收到吸收球内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管;11-内部管道;12-连接端;13-气孔;2-吸收球;21-吸收孔;22-内部空腔;23-第一外壁面;24-第二外壁面;25-锥形末端;3-气管;31-气管壁;4-痰液;5-空隙;6-气体;7-抽气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痰管,如图1-图3所示,所述吸痰管包括具有内部管道11的主体管1以及在所述主体管1的一端设置的吸收球2,主体管1的远离吸收球2的一端形成为连接端12,以能够连接负压抽吸装置。所述主体管1和吸收球2通常由医用PVC材料一体制作而成。其中,所述吸收球2包括径向凸起于所述主体管1的外周表面的凸起部分,且所述吸收球2上形成有从所述凸起部分朝向所述主体管1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的外壁面,所述外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管1的内部管道11连通的吸收孔21。在此需说明的是,所述外壁面朝向主体管1中心方向倾斜延伸是指该外壁面在朝向主体管1的中心方向延伸的同时倾斜偏离于该方向,其中该外壁面可以是直线形倾斜延伸,也可以是曲线形倾斜延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痰管,在使用的时候,主体管1的远离吸收球2的连接端12连接负压抽吸装置,且吸痰管的具有吸收球2的一端伸入到气管3内,如图4和图5所示,调整吸收球2的具有吸收孔21的一侧对应于任意具有痰液4的气管壁31一侧,由于吸收球2凸起于主体管1,吸收球2上具有吸收孔21的倾斜延伸的外壁面与气管壁31之间会形成空腔,痰液4的一端位于该空腔内,从而在主体管1所连接的负压抽吸装置启动后,痰液4的一端可以在吸收孔21的抽气流的作用下被抬起(如图6所显示的),然后痰液4与气管壁31之间的空隙5会进入气体6,痰液4可以逐渐离开气管壁31并进入到吸收孔21内(如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包括具有内部管道的主体管以及在所述主体管的一端设置的吸收球,所述吸收球包括径向凸起于所述主体管的外周表面的凸起部分,且所述吸收球上形成有从所述凸起部分朝向所述主体管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的外壁面,所述外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管的内部管道连通的吸收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包括具有内部管道的主体管以及在所述主体管的一端设置的吸收球,所述吸收球包括径向凸起于所述主体管的外周表面的凸起部分,且所述吸收球上形成有从所述凸起部分朝向所述主体管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的外壁面,所述外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管的内部管道连通的吸收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孔位于所述吸收球的朝向所述主体管一侧的所述外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孔的轴线与所述主体管的靠近所述吸收球的一端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管的内部管道的直径;
和/或,所述吸收孔的直径为1.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球的远离所述主体管的一侧形成为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球内部形成有内部空腔,该内部空腔与所述吸收孔和所述主体管的内部管道连通;
其中,所述内部空腔的内壁面形成为圆滑壁面。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莹,焦丽敏,腾立英,黄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乐恩北京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