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99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包括导管,以及配合导管插入的辅助机构,所述导管包括冲洗腔、引流腔,所述冲洗腔与引流腔通过隔断形成完全隔离状态的两个腔室,所述冲洗腔的两端分别设有冲洗腔入口和冲洗腔出口,所述引流腔两端分别设有引流腔入口和引流腔出口;所述导管上设有内囊和外囊,所述导管上对应内囊囊腔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软管连接至导管尾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膀胱内血液淤积,为术者清理出理想的操作视野,有利于膀胱基层或绒毛中出血位置的快速电凝;且随时可对膀胱进行宽清洗,避免了导尿和清洗的多次/反复插管,防止对尿道造成损伤、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膀胱肿瘤为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位居泌尿系肿瘤前列,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或手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是膀胱表浅非浸润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此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以反复进行、几无手术死亡率、并能保留膀胱排尿功能等优点。此法又通常是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避免或减少膀胱开放性手术。现有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中,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出血问题,如出血乳头状肿瘤内的动脉出血常不易电凝止血,出血量较大。血液易在膀胱内部淤积形成血液凝块,不易快速排出,并可能因其引起休克。1.该情况下膀胱内血块较多时操作者很难找到基层或绒毛中的出血位置,血液可能会通过膀胱颈口倒流入尿道,血块也可能粘附在电切镜的外鞘或镜头,影响治疗。2.现有的导尿管大多数仅仅只能导尿,不具备对膀胱进行清洗的功能,导致患者需多次/反复插管,容易造成尿道损伤、感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具有安全辅助导尿、快速清洗膀胱的特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包括导管和配合导管插入膀胱的辅助机构;所述导管包括冲洗腔、引流腔,所述冲洗腔与引流腔通过隔断形成完全隔离状态的两个腔室,所述冲洗腔的尾端设有冲洗腔入口,冲洗腔的头端设有冲洗腔出口,所述引流腔的头端设有引流腔入口,引流腔的尾端设有引流腔出口;所述导管上设有能够插入膀胱开口处的内囊和用于放置在身体外部尿道口处的外囊,所述导管上对应内囊囊腔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软管连接至导管尾端,所述外囊可沿着导管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能够与阴茎根部贴合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中心开通孔,内侧面与阴茎根部贴合,外侧面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相适配设有调节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导向筒,所述调节板上设有托圈,所述托圈与导向筒以及贴合部中心的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板底部与调节板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垫,所述导向筒与托圈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表面设有充气口,所述气囊底部设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导向筒和托圈内腔位置对应;所述贴合部的两侧连接有系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内囊包括能够插入膀胱开口内侧的前囊和能够放置在膀胱开口外侧的后囊,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软管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设于导管内,且所述第一软管端部与第一开口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端部与第二开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对应前囊囊腔,所述第二开口对应后囊囊腔;所述前囊与后囊在注入气体或液体后呈∞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外囊设有充气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外囊沿中心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的孔道,导管插入孔道内,使得外囊囊腔与导管外壁不接触,外囊可沿着导管长度方向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与调节板之间通过杆件连接;丝杆穿过固定板与调节板的一侧,所述丝杆的外侧设有十字开花结构进行对丝杆的转动;所述固定板与调节板的另一侧通过光滑杆连接,所述光滑杆一端固定在调节板上,固定板上对应光滑杆的位置开设有孔结构,配合光滑杆插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引流腔出口、冲洗腔入口均设有密封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内囊和外囊的材料均为软质弹性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导管的直径为5-8mm,长度为250-45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冲洗腔与引流腔等容积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内囊在未使用状态下直径介于5-8mm。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冲洗腔入口,将清洗液注入,清洗液从冲洗腔出口流出并对膀胱进行清洗,然后经引流腔入口后从引流腔出口导出;可以有效的防止膀胱内血液淤积,为术者清理出理想的操作视野,有利于膀胱基层或绒毛中出血位置的快速电凝;本专利技术可以随时对膀胱进行清洗,其导尿和清洗是相互独立的,即导尿与清洗是互不影响的,避免了导尿和清洗的多次/反复插管,防止对尿道造成损伤、感染;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内囊的设计,前囊位于膀胱开口内侧,后囊位于膀胱开口外侧(连接尿道的一侧),可以在清洗或导尿时,对膀胱开口进行密封,有效防止膀胱内血液或血凝块流入尿道对后续的治疗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辅助机构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对男性阴茎在导尿或插管过程中进行辅助矫正,方便导管的置入。本专利技术外囊置于身体外部尿道口处,防止病人在导尿时尿道口感染,且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外囊可以减少病人尿道口摩擦的疼痛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导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管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气囊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托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弹性垫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参照图1-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包括导管1和配合导管1插入膀胱的辅助机构8。导管1包括冲洗腔11、引流腔12,冲洗腔11与引流腔12通过隔断10形成完全隔离状态的两个腔室,冲洗腔11的尾端设有冲洗腔入口114,冲洗腔11的头端设有冲洗腔出口115,引流腔12的头端设有引流腔入口120,引流腔12的尾端设有引流腔出口121。导管1上设有能够插入膀胱开口内侧的内囊和用于放置在膀胱开口外侧的外囊4,导管1上对应内囊囊腔的位置设有开口,开口通过软管连接至导管1尾端,外囊4可沿着导管1长度方向滑动。辅助机构8包括能够与阴茎根部贴合的贴合部81,贴合部81中心开通孔,内侧面与阴茎根部贴合,外侧面设置固定板82,固定板82的外侧相适配设有调节板83,固定板82上安装有导向筒84,调节板83上设有托圈85,托圈85与导向筒84以及贴合部81中心的通孔同轴设置,固定板82底部与调节板83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垫80,导向筒84与托圈85之间设有气囊9,气囊9上表面设有充气口92,气囊9底部设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陷部91,凹陷部91与导向筒84和托圈85内腔位置对应。贴合部81的两侧连接有系带88,通过系带88可固定于使用者腰间或身体其他部位。固定板82与调节板83之间通过杆件连接。如图1所示,丝杆86穿过固定板82与调节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和配合导管(1)插入膀胱的辅助机构(8);/n所述导管(1)包括冲洗腔(11)、引流腔(12),所述冲洗腔(11)与引流腔(12)通过隔断(10)形成完全隔离状态的两个腔室,所述冲洗腔(11)的尾端设有冲洗腔入口(114),冲洗腔(11)的头端设有冲洗腔出口(115),所述引流腔(12)的头端设有引流腔入口(120),引流腔(12)的尾端设有引流腔出口(121);/n所述导管(1)上设有能够插入膀胱开口处的内囊和用于放置在身体外部尿道口处的外囊(4),所述导管(1)上对应内囊囊腔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软管连接至导管(1)尾端,所述外囊(4)可沿着导管(1)长度方向滑动;/n所述辅助机构(8)包括能够与阴茎根部贴合的贴合部(81),所述贴合部(81)中心开通孔,内侧面与阴茎根部贴合,外侧面设置固定板(82),所述固定板(82)的外侧相适配设有调节板(83),所述固定板(82)上安装有导向筒(84),所述调节板(83)上设有托圈(85),所述托圈(85)与导向筒(84)以及贴合部(81)中心的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板(82)底部与调节板(83)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垫(80),所述导向筒(84)与托圈(85)之间设有气囊(9),所述气囊(9)上表面设有充气口(92),所述气囊(9)底部设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陷部(91),所述凹陷部(91)与导向筒(84)和托圈(85)内腔位置对应;/n所述贴合部(81)的两侧连接有系带(8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和配合导管(1)插入膀胱的辅助机构(8);
所述导管(1)包括冲洗腔(11)、引流腔(12),所述冲洗腔(11)与引流腔(12)通过隔断(10)形成完全隔离状态的两个腔室,所述冲洗腔(11)的尾端设有冲洗腔入口(114),冲洗腔(11)的头端设有冲洗腔出口(115),所述引流腔(12)的头端设有引流腔入口(120),引流腔(12)的尾端设有引流腔出口(121);
所述导管(1)上设有能够插入膀胱开口处的内囊和用于放置在身体外部尿道口处的外囊(4),所述导管(1)上对应内囊囊腔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软管连接至导管(1)尾端,所述外囊(4)可沿着导管(1)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辅助机构(8)包括能够与阴茎根部贴合的贴合部(81),所述贴合部(81)中心开通孔,内侧面与阴茎根部贴合,外侧面设置固定板(82),所述固定板(82)的外侧相适配设有调节板(83),所述固定板(82)上安装有导向筒(84),所述调节板(83)上设有托圈(85),所述托圈(85)与导向筒(84)以及贴合部(81)中心的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板(82)底部与调节板(83)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垫(80),所述导向筒(84)与托圈(85)之间设有气囊(9),所述气囊(9)上表面设有充气口(92),所述气囊(9)底部设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陷部(91),所述凹陷部(91)与导向筒(84)和托圈(85)内腔位置对应;
所述贴合部(81)的两侧连接有系带(8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用导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囊包括能够插入膀胱开口内侧的前囊(2)和能够放置在膀胱开口外侧的后囊(3),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110)和第二开口(111),所述软管包括第一软管(112)和第二软管(113),所述第一软管(112)和第二软管(113)设于导管(1)内,且所述第一软管(112)端部与第一开口(110)连接,所述第二软管(113)端部与第二开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元元徐文浩张海梁田熙艾合王骏吴俊龙马春光朱一平叶定伟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