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弯导管,包括管体以及牵引件,管体远端设有可调弯段;牵引件包括牵引丝、穿丝管、防护套管及压接管,牵引丝的远端连接可调弯段,近端被包绕并固定在压接管内,其余部分自远至近依次活动穿设于穿丝管与防护套管内;穿丝管的近端与防护套管的远端相对固定,且穿丝管的近端与防护套管的远端在二者的轴向方向上无缝隙,所述压接管的远端活动穿设于防护套管内;所述压接管在防护套管内移动,以带动所述牵引丝在防护套管及所述穿丝管内移动,使得所述可调弯段弯曲或恢复平直。所述防护套管的内腔限制牵引丝发生弯折变形的程度,能够避免牵引丝在穿丝管近端附近严重弯折或折断,保证可调弯导管调弯功能的顺利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弯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弯导管。
技术介绍
由于介入手术对人体的损伤较小、且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是近些年来迅速兴起并推广的医疗技术,导管作为介入手术的辅助器械,主要用于建立起人体血管与外界的通道以输送诊断和/或治疗器械。为了适应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可调弯导管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可调弯导管即在导管的管体远端设置可调弯段,通过操控导管的手柄带动连接可调弯段的牵引丝沿轴向运动而使得管体远端反复地在不同角度间弯曲,直至弯曲角度符合人体管腔特定的生理结构特征,然后锁定该弯曲角度,使管体远端对准目标管腔入口(如某一条血管),然后通过管体输送诊断和/或治疗器械至目标管腔内。请参阅图1,现有的可调弯导管通常将牵引丝设于穿丝管320内,穿丝管320大部分被包埋在管体1000的管壁中,近端从管体1000的管壁穿出,牵引丝310的近端从穿丝管320中穿出并连接至手柄中的滑块2210,通过滑块2210的移动来带动牵引丝310沿轴向运动,从而带动管体1000远端的可调弯段弯曲。由于牵引丝310一般非常细,当牵引丝310被滑块2210推送朝向管体1000远端运动时,若推送力较大、推送速度过快,牵引丝310进入穿丝管320的进程会滞后于滑块2210的移动进程,从而牵引丝310很容易在穿丝管320近端端口附近(如图1中的位置A)发生严重弯折甚至折断,阻碍可调弯导管调弯功能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弯导管,能够避免牵引丝在穿丝管近端附近发生严重弯折或折断,保证可调弯导管调弯功能的顺利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弯导管,所述可调弯导管包括管体以及牵引件,,所述管体远端设有可调弯段;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丝、穿丝管、防护套管及压接管,所述牵引丝的远端连接所述可调弯段,近端被包绕并固定在所述压接管内,其余部分自远至近依次活动穿设于所述穿丝管与所述防护套管内;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与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相对固定,且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与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在二者的轴向方向上无缝隙,所述压接管的远端活动穿设于所述防护套管内,所述压接管在所述防护套管内移动,以带动所述牵引丝在所述防护套管及所述穿丝管内移动,使得所述可调弯段弯曲或恢复平直。其中,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与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对接或所述穿丝管的近端穿入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内。其中,所述防护套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段、过渡段以及平直段,所述过渡段平滑连接所述倾斜段与所述平直段,所述倾斜段与所述穿丝管的近端相对固定,所述压接管的近端活动穿设于所述平直段内。其中,所述防护套管的内径比所述压接管的外径大0.1mm-0.3mm,所述防护套管的内径比所述牵引丝的直径大0.3mm-0.6mm。其中,所述防护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可调弯段在平直与最大弯曲角度之间切换时所述牵引丝需移动的距离。其中,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伸出所述管体,其余部分内嵌于所述管体的管壁内。其中,所述可调弯导管还包括调弯手柄,所述调弯手柄连接于所述管体的近端并与所述压接管的近端连接;所述调弯手柄控制所述压接管在所述防护套管内移动。其中,所述调弯手柄包括固定基体、驱动机构及驱动控制机构;所述管体的近端穿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基体内,所述防护套管相对于所述固定基体固定,所述压接管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固定基体运动,所述驱动机构运动以带动所述压接管在所述防护套管内移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固定的固定块,所述压接管与所述固定块固定,所述滑块的表面设有螺槽,所述驱动控制机构包括旋筒,所述旋筒内设有与所述螺槽啮合的螺纹,旋转所述旋筒带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固定基体移动。其中,所述防护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滑块的最大行程。其中,所述固定基体上设有沿所述固定基体轴向设置的轴向槽;所述滑块活动置于所述轴向槽内,旋转所述旋筒以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轴向槽移动。其中,所述管体近端内嵌于所述固定基体内,且所述管体的中心轴与所述固定基体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固定基体上设有倾斜槽,所述倾斜槽一端延伸至所述管体,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向槽,所述防护套管固定于所述倾斜槽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弯导管,设置所述压接管来包绕并固定所述牵引丝,并在所述穿丝管与所述压接管之间设置所述防护套管,且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与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在二者的轴向方向上无缝隙,所述压接管的远端活动穿设于所述防护套管内,从而所述牵引丝位于所述穿丝管与压接管之间的部分穿设于所述防护套管内。在所述管体的可调弯段弯曲或恢复平直的过程中,所述压接管带动着所述牵引丝在所述防护套管及所述穿丝管内移动,从而所述牵引丝位于穿丝管与压接管之间的部分始终位于所述防护套管内,所述防护套管的内腔限制牵引丝发生弯折变形的程度,能够避免牵引丝在穿丝管近端附近严重弯折或折断,保证所述可调弯导管调弯功能的顺利实现。附图说明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的可调弯导管中=牵引丝发生严重弯折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中牵引件与管体的远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中可调弯段在最大弯曲角度时牵引丝、穿丝管、防护套管及压接管的位置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中可调弯段在恢复平直状态时时所述牵引丝、穿丝管、防护套管及压接管的位置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中牵引件与管体的近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中防护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可调弯导管的结构,此处限定术语“近端”及“远端”为介入医疗领域惯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除非另有定义,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2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弯导管100。所述可调弯导管100包括管体10、调弯手柄20以及牵引件30。所述调弯手柄20与所述管体10的近端连接。所述管体10远端设有可调弯段11,所述可调弯段11的弯曲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做调整。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0上设有有一段可调弯段11。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0上也可设置多段可调弯段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以及牵引件,所述管体远端设有可调弯段;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丝、穿丝管、防护套管及压接管,所述牵引丝的远端连接所述可调弯段,近端被包绕并固定在所述压接管内,其余部分自远至近依次活动穿设于所述穿丝管与所述防护套管内;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与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相对固定,且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与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在二者的轴向方向上无缝隙,所述压接管的远端活动穿设于所述防护套管内;所述压接管在所述防护套管内移动,以带动所述牵引丝在所述防护套管及所述穿丝管内移动,使得所述可调弯段弯曲或恢复平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以及牵引件,所述管体远端设有可调弯段;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丝、穿丝管、防护套管及压接管,所述牵引丝的远端连接所述可调弯段,近端被包绕并固定在所述压接管内,其余部分自远至近依次活动穿设于所述穿丝管与所述防护套管内;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与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相对固定,且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与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在二者的轴向方向上无缝隙,所述压接管的远端活动穿设于所述防护套管内;所述压接管在所述防护套管内移动,以带动所述牵引丝在所述防护套管及所述穿丝管内移动,使得所述可调弯段弯曲或恢复平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与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对接或所述穿丝管的近端穿入所述防护套管的远端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段、过渡段以及平直段,所述过渡段平滑连接所述倾斜段与所述平直段,所述倾斜段与所述穿丝管的近端相对固定,所述压接管的近端活动穿设于所述平直段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管的内径比所述压接管的外径大0.1mm-0.3mm,所述防护套管的内径比所述牵引丝的直径大0.3mm-0.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可调弯段在平直与最大弯曲角度之间切换时所述牵引丝需移动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丝管的近端伸出所述管体,其余部分内嵌于所述管体的管壁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弯导管还包括调弯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庭超,蒋权杰,黄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