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23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碱溶液进行反应,并分离得到产物中的油相;S2,将油相与重质残油混合并进行延迟焦化反应,得到组分油气及焦炭;其中,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中含有酮类、醚类、醇类以及酸类有机物。采用本申请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利用方法只能实现副产物的减量处理且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上以环己烷为原料,无催化液相氧化生产环己酮、环己醇时,会产生5%的副产物,其馏程为150~700℃,是酮、醚、醇、酯、酸、醛、酚以及少量烃类有机物的混合物,组成极其复杂,常温下为棕黑色粘稠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目前针对这种副产物的处理技术,中国专利CN1131654A提到一种方法,将氧化副产物首先真空精馏,收集二聚酮和三聚酮,然后将它作为塑料的增塑剂和不饱和树脂的交联增韧剂。中国专利CN1324905A提到由氧化副产物中的X油残渣制备油漆的方法,其特征是将X油残渣加热过滤,并将滤液与树脂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均匀,且往此混合物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醋酸铅,混合均匀后在250~400℃下改性,再往改性物中加入芳烃或C5溶剂油,降低改性物粘度,然后加入环烷酸类催干剂,得到油漆基料,最后往油漆基料中加入颜料,得到各种色漆。中国专利CN104177218A提及一种从此种副产物中回收主要组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对X油进行预处理、加氢、水解和常减压精馏等一系列处理手段,提高了环己酮低聚物的分解,使得二聚酮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同时提高了X油主要组分回收的总收率,达到60%以上,提升了利用价值。也有文献提到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简单处理后作为一种原料销售,用作缓冲剂、制革用油、干性油、煤的浮选剂等。然而,目前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利用只能实现减量处理,利用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碱溶液进行反应,并分离得到产物中的油相;S2,将油相与重质残油混合并进行延迟焦化反应,得到组分油气及焦炭;其中,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中含有酮类、醚类、醇类以及酸类有机物。进一步地,步骤S1中,碱溶液中碱的重量占环己烷氧化副产物重量的1%~10%。进一步地,碱溶液中的碱为无机强碱,优选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进一步地,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碱溶液进行反应的步骤包括: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碱溶液依次进行混合搅拌和分离;优选混合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为1.5~3h,搅拌温度为50~80℃,优选分离过程为精馏过程,精馏温度为100~130℃,且精馏过程的剩余物即为上述油相。进一步地,油相与重质残油的重量比为1:10~100。进一步地,重质残油选自减压渣油、裂化渣油和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延迟焦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为490~520℃,反应压力为0.2MPa。进一步地,在延迟焦化反应之后,步骤S2还包括对延迟焦化反应的产物进行产物处理过程,产物处理过程选自分馏、吸收稳定、富气压缩、水利除焦和油气回收中的一种或多种,得到组分油气及焦炭。进一步地,组分油气包括焦化富气、汽油、柴油、蜡油和重蜡油。进一步地,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为环己烷法无催化氧化生成环己酮、环己醇过程中的副产物;或者,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为环己烷法生产己二酸过程中的副产物。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先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进行碱洗脱酸处理,分离得到的油相与重质残油混合后进行延迟焦化反应。由于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物性与重质残油相近,因此,采用部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替代部分重质残油进入焦化装置不仅实现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充分利用还降低了焦化装置的运行成本。由于环己烷氧化过程为游离基反应,而生成的环己基过氧化氢在碱水相中进行环己基过氧化氢氧化分解反应时,反应机理不再是游离基反应机理,而是离子反应机理,因此,对环己烷氧化副产物预先进行脱酸处理,不但可以中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酸,还能促进氧化反应的继续进行,从而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量,使得环己烷氧化生成环己醇、环己酮或己二酸的产量增加。而脱酸处理后的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与重质残油混合进行焦化反应,避免了酸类有机物在焦化装置内结晶析出、堵塞管线和设备,进而防止其影响整个装置的物料平衡,同时也避免了显强酸性的混合二元酸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且,在延迟焦化的过程中,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重质残油被急速加热,迅速进入焦炭塔内,使得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生焦过程不在炉管内而在塔内进行,有效避免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中的有机聚合物产生结焦而影响延迟焦化装置的正常生产。本专利技术最终获得了附加值较高的组分油气和焦炭,而且产生的残渣较少,实现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有效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的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利用方法只能实现副产物的减量处理,利用不充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碱溶液进行反应,并分离得到产物中的油相;S2,将油相与重质残油混合并进行延迟焦化反应,得到组分油气及焦炭。其中,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中含有酮类、醚类、醇类以及酸类有机物。本申请提供的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方法,采用经过碱洗脱酸处理的环己烷氧化副产物替代部分重质残油进入焦化装置,由于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物性与重质残油相近,在反应装置内的高温下,一部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重质残油进行热裂化反应,转化为组分油气;另一部分由于缩合反应转化为焦炭,因此不仅实现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充分利用还降低了焦化装置的运行成本。由于环己烷氧化过程为游离基反应,而生成的环己基过氧化氢在碱水相中进行环己基过氧化氢氧化分解反应时,反应机理不再是游离基反应机理,而是离子反应机理,因此,对环己烷氧化副产物预先进行脱酸处理,不但可以中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酸,还能促进氧化反应的继续进行,从而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量,使得环己烷氧化生成环己醇、环己酮或己二酸的产量增加。而脱酸处理后的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与重质残油混合进行焦化反应,避免了酸类有机物在焦化装置的内结晶析出、堵塞管线和设备,进而防止其影响整个装置的物料平衡,同时也避免了显强酸性的混合二元酸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且,在延迟焦化的过程中,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重质残油被急速加热,迅速进入焦炭塔内,使得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生焦过程不在炉管内而在塔内进行,有效避免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中的有机聚合物产生结焦,影响延迟焦化装置的正常生产。本专利技术最终获得了附加值较高的组分油气和焦炭,而且产生的残渣较少,实现了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有效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当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量较大时,可将加碱脱酸处理后继续氧化生成的环己醇、环己酮或己二酸分离,提高环己烷氧化生成环己醇、环己酮或己二酸的产量。当处理量较少时,也直接用作延迟焦化反应的原料,提高组分油气和焦炭的产率。为了更充分地去除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中的酸类有机物,避免其对设备造成腐蚀,或者结晶析出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将所述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碱溶液进行反应,并分离得到产物中的油相;/nS2,将所述油相与重质残油混合并进行延迟焦化反应,得到组分油气及焦炭;/n其中,所述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中含有酮类、醚类、醇类以及酸类有机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己烷氧化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碱溶液进行反应,并分离得到产物中的油相;
S2,将所述油相与重质残油混合并进行延迟焦化反应,得到组分油气及焦炭;
其中,所述环己烷氧化副产物中含有酮类、醚类、醇类以及酸类有机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碱溶液中碱的重量占所述环己烷氧化副产物重量的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中的碱为无机强碱,优选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所述碱溶液进行反应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环己烷氧化副产物和所述碱溶液依次进行混合搅拌和分离;优选所述混合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为1.5~3h,搅拌温度为50~80℃,优选所述分离过程为精馏过程,精馏温度为100~130℃,且所述精馏过程的剩余物即为所述油相。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阳张元礼王超程光剑石鸣彦鄢红玉吕洁刘涛黄集钺王洪杰李志刚李国涛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