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超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式双腔气管导管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2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控式双腔气管导管转换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上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腔相连通,所述下壳体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和下壳体内腔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出气管和下壳体内腔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避免发生接头松动或者麻醉气体外泄的情况的同时,方便的切换单肺供气状态与双肺供气状态,还可以有效避免通气过多导致患者肺部完全复张的情况发生,防止影响手术者的操作,安全性较高,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式双腔气管导管转换器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式双腔气管导管转换器。
技术介绍
医护人员在对肺病患者进行治疗或手术时,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双腔气管插管,目前使用的双腔气管插管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气管转换器接头,现有技术中的气管转换器接头是普通的Y型接头。其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点,如双肺通气转单肺通气时,需要把双腔接头转换器断开,然后再连接需要通气的单肺,但是在实际时断开操作难度较大,容易导致接头松动甚至引起麻醉气体外泄,进而造成医疗事故,同时如果手术过程中单肺通气患者血氧含量较低时,则必须由单肺通气改为双肺通气,然而此时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患者后通气肺部的复张量,以便于避免通气过多导致后通气肺部完全复张,进而影响手术者操作的情况发生,这样安全性较低的同时还会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控式双腔气管导管转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普通的Y型接头使用不便而导致的接头松动甚至引起麻醉气体外泄以及安全性较低的同时还会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式双腔气管导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上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腔相连通,所述下壳体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和下壳体内腔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出气管和下壳体内腔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式双腔气管导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上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腔相连通,所述下壳体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和下壳体内腔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出气管和下壳体内腔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双腔气管导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下壳体外壁面上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出气管和下壳体连接处,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第二出气管和下壳体连接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调节机构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双腔气管导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动密封板、第一滑块和第一推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密封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出气管和下壳体内腔连接处,所述第一滑动密封板上端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设有第一推动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李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