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头;第一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以及位于第一凹槽远离连接头的磁孔;第一凹槽内设有与第一凹槽通过弹簧连接的活动杆;第二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以及与磁孔相对应的磁头;第二连接管远离连接头一侧设有可调节的呼吸块,呼吸块上设有用于输入氧气的通气管;呼吸块内一侧设为吸入区,另一侧设为排出区;吸入区与通气管连通;安装和拆卸方便,在无需使用时还可以收纳,使用更加便捷;通过选择指定的通孔,可以根据患者脸部情况进行适配,更好符合患者脸部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眼科是现代医学中的必要科室,在医生对患者眼睛进行手术时,患者平躺在病床上,对患者眼部进行麻醉,然后将孔巾盖在患者头部及身上,随后进行手术。有些手术持续时间较长,患者隔着孔巾呼吸时间久了可能会因为缺氧而导致不舒服,严重者甚至有可能窒息。现有的一些支架氧气交换装置,虽不与患者直接接触,但患者使用后需要将呼吸块拆下进行清洗消毒,且在不使用时需要将整个装置拆下,以使得病床能够满足其他情况的患者使用,安装拆卸过程麻烦,同时多次折叠后容易使得通气管损坏,不利于交换装置的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和收纳的支架氧气交换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连接头的磁孔;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通过弹簧连接的活动杆;所述第二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以及与所述磁孔相对应的磁头;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连接头一侧设有可调节的呼吸块,所述呼吸块上设有用于输入氧气的通气管;所述呼吸块内一侧设为吸入区,另一侧设为排出区;所述吸入区与所述通气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侧壁及所述第二连接管侧壁上均设有固线器;所述通气管嵌于固线器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连接头接触处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连接管一侧设有第二凸块,另一侧设有第三凸块;所述连接头一侧与所述第一凸块通过销柱铰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凸块通过销柱铰接;所述呼吸块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三凸块通过卡扣安装在所述通孔上。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块;所述通孔内侧壁设有第二环块;所述第一环块卡在所述第二环块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卡槽;所述活动杆末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嵌于卡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连接头一侧设有用于连接病床的安装器。进一步地,所述呼吸块侧壁上设有入气口;所述通气管安装在所述入气口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活动杆,在需要使用时,可将活动杆打上至卡槽中卡住,进行交换装置的使用;在不需要使用时,收回活动杆,利用磁头与磁孔相吸固定,在对呼吸块进行清洗消毒时,取下卡扣便可取下呼吸块,安装和拆卸方便,在无需使用时还可以收纳,使用更加便捷;通过选择指定的通孔,可以根据患者脸部情况进行适配,更好符合患者脸部大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如图1至图3以及图6所示,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及所述第二连接管2的连接头3;所述第一连接管1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1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1远离所述连接头3的磁孔13;所述第一凹槽1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通过弹簧连接的活动杆12;所述第二连接管2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24以及与所述磁孔13相对应的磁头23;所述第二连接管2远离所述连接头3一侧设有可调节的呼吸块4,所述呼吸块4上设有用于输入氧气的通气管5;所述呼吸块4内一侧设为吸入区41,另一侧设为排出区42;所述吸入区41与所述通气管5连通。在使用时,展开交换装置,取出活动杆12,卡在卡槽241上,铺上孔巾8,氧气通过通气管5进入吸入区41中供患者呼吸,排出区42供患者排出二氧化碳,使用完毕后,从卡槽241中取出活动杆12,将活动杆12收回,弹簧将活动杆12拉回至第一凹槽11中,将第二连接管2折下,磁头23插入磁孔13中吸住,收纳完毕,呼吸块4可以通过取出卡扣221取下,进行清洗消毒;选择不同位置的通孔44,可以根据患者脸部的实际情况对呼吸块4位置进行调整,更好地适配患者的脸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结合图4至图6所示,第一连接管1侧壁及第二连接管2侧壁上均设有固线器6;通气管5嵌于固线器6中;对通气管5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影响操作人员进行手术。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管1与连接头3接触处设有第一凸块14;第二连接管2一侧设有第二凸块21,另一侧设有第三凸块22;连接头3一侧与第一凸块14通过销柱铰接,另一侧与第二凸块21通过销柱铰接;呼吸块4上设有若干通孔44;第三凸块22通过卡扣221安装在通孔44上;第一连接管1与第二连接管2均可相对于连接头3转动,呼吸块4也可以相对第二连接管2转动,同时可根据患者脸部情况调整呼吸块的高度,更好地适配患者进行呼吸。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结合图3可得,卡扣221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块222;通孔44内侧壁设有第二环块441;第一环块222卡在第二环块441上;用力将卡扣221拔出,可以进行呼吸块4的拆卸或者位置选择,将卡扣221塞入,可以将呼吸块4接在第二连接管2上。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二凹槽24内设有卡槽241;活动杆12末端设有卡块121;卡块121嵌于卡槽241中,用于支撑第二连接管2,保证交换装置使用过程中第二连接管2不会出现转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管1远离连接头3一侧设有用于连接病床的安装器7,安装器7用于将交换装置安装在病床上使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呼吸块4侧壁上设有入气口43;通气管5安装在入气口43上;入气口43与吸入区41连通,用于连接通气管5提供氧气。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连接头的磁孔;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通过弹簧连接的活动杆;所述第二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以及与所述磁孔相对应的磁头;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连接头一侧设有可调节的呼吸块,所述呼吸块上设有用于输入氧气的通气管;所述呼吸块内一侧设为吸入区,另一侧设为排出区;所述吸入区与所述通气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氧气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连接头的磁孔;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通过弹簧连接的活动杆;所述第二连接管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以及与所述磁孔相对应的磁头;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连接头一侧设有可调节的呼吸块,所述呼吸块上设有用于输入氧气的通气管;所述呼吸块内一侧设为吸入区,另一侧设为排出区;所述吸入区与所述通气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氧气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侧壁及所述第二连接管侧壁上均设有固线器;所述通气管嵌于固线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氧气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连接头接触处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