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及其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204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及其预处理方法。该涂层的组成为:聚偏二氟乙烯树脂40‑60份、碳化锆6‑8份、碳化硅1‑2份、异丙醇1‑2份、二甲基二乙氧硅烷3‑5份、三聚氰胺3‑5份、钛酸正丁酯4‑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涂层,能够生成保护膜,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同时提高轮毂的耐腐蚀性能,且表面光滑;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涂层,提高了轮毂表面的耐磨性、抗氧化性,能够有效的填补轮毂表面的针眼、缩孔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及其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及其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轮毂作为汽车中关键的零部件,其制作工艺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轮毂根据其材质的不同可分为铝合金车轮和钢制轮毂。铝合金车轮密度小,应用后,汽车整体质量减少10%左右,从而提升燃油效率,对于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铝的热导率高,散热性能优异;铝合金车轮时尚美观,抗腐蚀性能优于钢制轮毂。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铝是活泼的两性金属,在一般大气环境中易受腐蚀,并且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容易受到机械损伤,造成划痕、磨损等表面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不仅影响表面平整性和表面光亮度,还影响化学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的预处理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通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偏二氟乙烯树脂40-60份、碳化锆6-8份、碳化硅1-2份、异丙醇1-2份、二甲基二乙氧硅烷3-5份、三聚氰胺3-5份、钛酸正丁酯4-5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涂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将钛酸正丁酯中加入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混合液;(2)将混合液中缓慢的加入硝酸钴-硼酸水溶液,搅拌5h,得混合液B;(3)将混合液B中加入三聚氰胺,乙醇,搅拌24h后,离心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煅烧,得粉末;(4)将粉末同其他原料混合均匀即可。进一步的,所述钛酸正丁酯和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体积比为100:1;所述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水溶液的浓度为0.1mol/L。进一步的,所述硝酸钴-硼酸水溶液中硝酸钴、硼酸及水的质量比为1:2:5;所述钛酸正丁酯和硝酸钴的质量比为1:0.05。进一步的,所述钛酸正丁酯和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0.1:1.5;所述三聚氰胺在乙醇中的质量浓度为15%。进一步的,所述煅烧为首先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300℃,处理30min,然后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550°C~600°C,煅烧时间为1小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合金车轮表面进行清洗、脱脂、水洗、无铬钝化后,水洗,烘干;(2)将处理完的铝合金车轮采用静电液相喷涂法进行喷涂,形成表面涂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涂层,能够生成保护膜,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同时提高轮毂的耐腐蚀性能,且表面光滑;(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涂层,提高了轮毂表面的耐磨性、抗氧化性,能够有效的填补轮毂表面的针眼、缩孔等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实施例1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配方为:聚偏二氟乙烯树脂52份、碳化锆6份、碳化硅2份、异丙醇2份、二甲基二乙氧硅烷4份、三聚氰胺3份、钛酸正丁酯5份。制备方法如下:(1)将钛酸正丁酯中和0.1mol/L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水溶液混合,钛酸正丁酯和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体积比为100:1,搅拌均匀,得混合液;(2)将混合液中缓慢的加入硝酸钴-硼酸水溶液(硝酸钴、硼酸及水的质量比为1:2:5),钛酸正丁酯和硝酸钴的质量比为1:0.05,搅拌5h,得混合液B;(3)将混合液B中加入三聚氰胺,钛酸正丁酯和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0.1:1.5,加入乙醇(三聚氰胺在乙醇中的质量浓度为15%),搅拌24h后,离心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煅烧,首先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300℃,处理30min,然后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550°C~600°C,煅烧时间为1小时,得粉末;(4)将粉末同其他原料混合均匀即可。涂层的应用方法如下:(1)将铝合金车轮表面进行清洗、脱脂、水洗、无铬钝化后,水洗,烘干;(2)将处理完的铝合金车轮采用静电液相喷涂法进行喷涂,形成表面涂层。实施例2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配方为:聚偏二氟乙烯树脂40份、碳化锆8份、碳化硅1份、异丙醇2份、二甲基二乙氧硅烷3份、三聚氰胺4份、钛酸正丁酯5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配方为:聚偏二氟乙烯树脂60份、碳化锆7份、碳化硅2份、异丙醇2份、二甲基二乙氧硅烷5份、三聚氰胺5份、钛酸正丁酯5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1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配方为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如下:(1)将钛酸正丁酯中和0.1mol/L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水溶液混合,钛酸正丁酯和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体积比为100:1,搅拌均匀,得混合液;(2)将混合液中加入三聚氰胺,钛酸正丁酯和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0.1:1.5,加入乙醇(三聚氰胺在乙醇中的质量浓度为15%),搅拌24h后,离心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煅烧,得粉末;(3)将粉末同其他原料混合均匀即可。对比例2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配方为:聚偏二氟乙烯树脂52份、碳化锆6份、碳化硅2份、异丙醇2份、二甲基二乙氧硅烷4份、三聚氰胺3份、二氧化钛5份。制备方法如下:将各原料混合应用即可。对比例3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配方为:聚偏二氟乙烯树脂52份、碳化锆6份、碳化硅2份、异丙醇2份、二甲基二乙氧硅烷4份、钛酸正丁酯5份。制备方法如下:(1)将钛酸正丁酯中和0.1mol/L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水溶液混合,钛酸正丁酯和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体积比为100:1,搅拌均匀,得混合液;(2)将混合液中缓慢的加入硝酸钴-硼酸水溶液(硝酸钴、硼酸及水的质量比为1:2:5),钛酸正丁酯和硝酸钴的质量比为1:0.05,搅拌5h,得混合液B;(3)将混合液B心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煅烧,首先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300℃,处理30min,然后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550°C~600°C,煅烧时间为1小时,得粉末;(4)将粉末同其他原料混合均匀即可。效果实施例(一)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3制备的涂层,对轮毂进行喷涂表面涂层后,检测涂层的附着力、耐冲击性、耐磨性及耐人工老化性能,按照现行标准进行检测,涂层的厚度为65μm,耐磨性为每1000r/min的转速下,每1000g的磨损量;耐腐蚀性为将涂层后的轮毂进行中性盐雾腐蚀试验,按照GB/T10125-1997在盐雾腐蚀试验箱中进行,具体结果见表1。表1耐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偏二氟乙烯树脂40-60份、碳化锆6-8份、碳化硅1-2份、异丙醇1-2份、二甲基二乙氧硅烷3-5份、三聚氰胺3-5份、钛酸正丁酯4-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车轮的表面预处理涂层,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偏二氟乙烯树脂40-60份、碳化锆6-8份、碳化硅1-2份、异丙醇1-2份、二甲基二乙氧硅烷3-5份、三聚氰胺3-5份、钛酸正丁酯4-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预处理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将钛酸正丁酯中加入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中缓慢的加入硝酸钴-硼酸水溶液,搅拌5h,得混合液B;
(3)将混合液B中加入三聚氰胺,乙醇,搅拌24h后,离心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煅烧,得粉末;
(4)将粉末同其他原料混合均匀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预处理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正丁酯和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体积比为100:1;所述二甲基二乙氧硅烷的水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