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式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0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式输液架,其包括承接架,承接架上部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的测量端与承接挂钩连接,承接架下部与伸缩杆连接,伸缩杆下部与伸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伸缩电机下端部与底座连接;底座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蓄电池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监测夹电连接,监测夹的内侧平行设置有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底座下端与三向架连接,三向架的三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轮;拉力传感器、伸缩电机、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分别与蓄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时血液容易回流回输液管的问题,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式输液架
本技术涉及医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式输液架。
技术介绍
现有输液架通常为落地式结构,但对于一些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大量补液的病人来说,由于液体种类多、输液量大、输液时间长,而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又会有活动输液侧手臂、去洗手间或下床活动等需求,所以在输液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输液不畅、血液回流从而导致输液导管堵塞的情况,从而不得不重新进行血管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经济负担也增加病人痛苦。临床中,病人通常难以通过个人单手举起输液架或者调整输液架高度;现在也有挂设在患者身上的移动式输液架,但由于患者身体虚弱,这类液架长时间挂在患者身上,也给患者造成极大负担,不适宜患者输液过程中活动。同时,病人在长时间输液过程中会时常离开床位活动,不便于医护人员实时观察输液瓶中的剩余液体量。当输液瓶中液体不足需要更换时,患者或家属也常常忽略或未能及时观察到。尤其是病人夜间输液时,由于照顾者疲惫,更容易出现这类情况。更换液体不及时容易引起血液回流,进而导致导管堵塞。另外,现有医院中输液杆通常没有对液体进行适度加温的装置,当冬季气温较为寒冷时,个别药物低温输注进入人体时,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时血液容易倒流回输液管的问题的自动调节式输液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式输液架,其包括承接架,承接架上部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的测量端与承接挂钩连接,承接架下部与伸缩杆连接,伸缩杆下部与伸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伸缩电机下端部与底座连接;底座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蓄电池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监测夹电连接,监测夹内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平行设置有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底座下端与三向架连接,三向架的三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轮;拉力传感器、伸缩电机、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分别与蓄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承接架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底座上设置有电源插孔,所述电源插孔与蓄电池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承接架上通过导线连接有加热片,加热片与蓄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加热片呈长条状,加热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控制器为单片机。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底座内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器和蓄电池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输液架还包括无线终端,无线终端与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的型号为LTR-381RGB-WA型RGB颜色传感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自动调节式输液架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设置监测夹,并在监测夹内设置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当在输液架上挂设输液器和输液瓶时,将监测夹与输液器底部邻近注射针穿刺点位置处的输液软管连接,当邻近注射针的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先后监测到红色时,说明输液器中压力不足,血液倒流,此时通过控制器带动伸缩电机伸长,使承接架抬高,从而保证输液器中压力,以避免血液倒流引起的感染问题。通过设置拉力传感器,当拉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作用力小于设定值时,即输液瓶被取掉时,通过控制器带动伸缩电机下降,以回到初始状态。当拉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作用力小于另一设定值时,即输液瓶中液体不足时,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无线终端通信,通过提醒的方式以便医护人员能及时更换输液瓶。通过设置加热片,当室温较低时,通过加热片包裹输液瓶并加热,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三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承接架,11、承接挂钩,12、拉力传感器,13、显示屏,14、加热片,15、魔术贴,2、伸缩杆,21、伸缩电机,3、底座,31、蓄电池,32、电源插孔,33、控制器,34、无线通讯模块,4、监测夹,41、第一色彩传感器,42、第二色彩传感器,5、三向架,51、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其为自动调节式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自动调节式输液架包括承接架1,承接架1上部设置有拉力传感器12,拉力传感器12的测量端与承接挂钩11连接,承接挂钩11用于提拉输液瓶。承接架1下部与伸缩杆2连接,伸缩杆2下部与伸缩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伸缩电机21为伺服电机,通过伸缩电机21移动,带动承接架1的上下移动。伸缩电机21下端部与底座3连接;底座3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蓄电池31和控制器33,控制器33为单片机,其型号可选用STM32F103C8T6L型微控制器。底座3上设置有电源插孔32,电源插孔32与蓄电池31电连接。通过电源插孔32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对蓄电池31充电。控制器33通过导线与监测夹4电连接,监测夹4内侧设置有环形凹槽,以夹住输液软管,凹槽内平行设置有第一色彩传感器41和第二色彩传感器42;第一色彩传感器41和第二色彩传感器42均为数字色彩传感器,其型号可选用LTR-381RGB-WA型RGB颜色传感器。底座3下端与三向架5连接,如图2所示,三向架5的三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轮51。拉力传感器12、伸缩电机21、第一色彩传感器41和第二色彩传感器42分别与蓄电池31和控制器33电连接。优选的,承接架1上通过导线连接有加热片14,加热片14与蓄电池31和控制器33电连接。加热片14呈长条状,加热片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15,以方便固定。优选的,承接架1上设置有显示屏13,显示屏13与控制器33电连接。通过显示屏13显示拉力传感器12的读数,以直观判断输液瓶的重量。优选的,底座3内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34,无线通讯模块34与控制器33和蓄电池31电连接。输液架还包括无线终端,无线终端与无线通讯模块34通讯连接。可选的,无线终端为智能手机APP。上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架,承接架上部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的测量端与承接挂钩连接,承接架下部与伸缩杆连接,伸缩杆下部与伸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伸缩电机下端部与底座连接;底座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蓄电池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监测夹电连接,监测夹内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平行设置有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底座下端与三向架连接,三向架的三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轮;拉力传感器、伸缩电机、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分别与蓄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架,承接架上部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的测量端与承接挂钩连接,承接架下部与伸缩杆连接,伸缩杆下部与伸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伸缩电机下端部与底座连接;底座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蓄电池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监测夹电连接,监测夹内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平行设置有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底座下端与三向架连接,三向架的三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轮;拉力传感器、伸缩电机、第一色彩传感器和第二色彩传感器分别与蓄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架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源插孔,所述电源插孔与蓄电池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梅寇红艳陈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