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公开了医疗护理领域的一种避光输液套,包括用于瓶体避光的套盒和用于输液管避光的套管,套盒的顶部设有挂钩,套盒的底部设有通孔,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通孔内,套盒的一侧壁上设有矩形的开口,开口内设有挡片,套盒的一侧壁的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通道,通道与开口连通,通道内设有弹性绳,弹性绳的顶端与通道固定连接,弹性绳的底端与挡片靠近通道的一侧固定连接,开口上远离通道的一侧设有限位通槽,挡片的另一侧位于限位通槽内且与限位通槽滑动连接,挡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绳。采用本方案给患者输液时,医护人员或患者就能及时的观察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剩余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光输液套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光输液套。
技术介绍
临床上很多药物,尤其是某些西药因为其具有某些特殊的分子结构,如水维他等,对光比较敏感,遇光容易降低活性,在普通光照下就会吸收光能,发生分解、氧化等反应,导致药物分子结构改变,在输注使用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避光措施,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光变性皮疹、光毒性反应等,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性物质,因此需要对液体进行避光处理。目前使用的一次性避光输液器的成本较高,进而导致患者负担较重;因此在临床上护理人员大都采用黑色布袋或塑料袋包裹输液瓶/袋以及输液管对液体进行避光,该避光措施中瓶/袋身是完全封闭的,不便于医护人员或患者观察瓶/袋中的液体输送情况,若瓶/袋中的液体输完后,不及时更换,这样就会导致人的血液倒流到输液管中,而且包裹缠绕输液瓶/袋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输液过程中便于观察输液瓶/袋中的输送情况的避光输液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光输液套,包括用于瓶体避光的套盒和用于输液管避光的套管,所述套盒的顶部设有挂钩,所述套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通孔内,所述套盒的一侧壁上设有矩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挡片,所述套盒的一侧壁的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通道,所述通道与开口连通,所述通道内设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顶端与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的底端与挡片靠近通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开口上远离通道的一侧设有限位通槽,所述挡片的另一侧位于限位通槽内且与限位通槽滑动连接,所述挡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方案中的避光输液套,使用时,首先将输液瓶或输液袋放入套盒中,然后关闭套盒,再调节好输液管上的流量控制阀,再将输液管放入套管中,然后将输液管通过套盒底部上的通孔与输液瓶或输液袋连接好,再将套管与套盒底部上的通孔连接,最后将输液管上的针头与人体连接并固定,然后通过套盒上的挂钩将套盒固定在输液架上即可,这样就可以开始输液,同时就实现了输液瓶或输液袋以及输液管的避光,在输液的过程中,若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等需要观察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剩余情况时,通过拉动拉绳,又因为挡片与通道内的弹性绳固定连接,这样弹性绳伸长,进而拉绳拉动挡片通过限位通槽而向下滑动,因此医护人员或患者就可以通过开口观察到套盒内输液瓶或输液袋中液体的剩余情况,当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快完时,便于及时的更换,当输液瓶中的液体不需要更换时,放开拉绳,弹性绳就回复到初始状态,而弹性绳在回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中,就带动挡片向上移动,进而将开口挡住,当再需要观察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情况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给患者输液时,只需要将输液瓶或输液袋放入套盒中,将输液管放入套管中,这样就可以完成对输液瓶或输液袋以及输液管的避光,通过拉动挡片底端连接的拉绳,就可以使得通道内弹性绳伸长,进而带动挡片在限位通槽中向下滑动,医护人员或患者就能及时的知道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剩余情况,观察完毕后,放开拉绳,弹性绳回复到初始状态,而弹性绳回复的过程中就带动挡片在限位通槽中向上运动,将开口挡住,防止光进入套盒中。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方案不仅能长时间使用,相比一次性避光输液器而言成本明显较低,进而减少了患者的负担,而相比黑色布袋或塑料袋而言,观察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情况时就更加方便,而且操作更加简单。进一步,所述套管与通孔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有效的节约了成本。进一步,所述套管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拉链。通过在套管上设置拉链,输液的过程中当需要调节输液管上的流量控制阀时,打开拉链,这样就可以调节输液管上的流量控制阀,操作非常简单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避光输液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套盒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挂钩1、扣盖2、锁紧扣3、挡片4、底板5、套管6、链牙7、拉绳8、拉手9、弹性绳1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避光输液套,包括用于瓶体避光的套盒和用于输液管避光的套管6,套盒包括扣盖2和底板5和四块侧板围合而成,侧板与底板5固定连接,扣盖2与侧板铰接,侧板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扣盖2的锁紧扣3,扣盖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挂钩1,底板5设有上设有通孔,套管6的一端螺纹连接于通孔内,套盒的一侧板上设有矩形的开口,开口内设有挡片4,套盒的一侧板的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通道,通道与开口连通,通道内设有弹性绳10,弹性绳10的顶端与通道固定连接,弹性绳10的底端与挡片4靠近通道的一侧固定连接,底板5与带有开口的侧板的连接处设有限位通槽,限位通槽的长度等于开口的宽度,挡片4的另一侧位于限位通槽内且与限位通槽滑动连接,挡片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绳8,套管6上沿套管6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拉链,拉链包括拉手9和链牙7,套管6为软管。本方案中的避光输液套,使用时,首先打开锁紧扣3,然后将扣盖2打开,将输液瓶或输液袋放入套盒中,然后关闭扣盖2并将扣盖2锁紧,调节好输液管上的流量控制阀,拉动套管6上的拉手9,打开拉链,再将输液管放入套管6中,关闭拉链,然后将输液管通过套盒底板5上的通孔与输液瓶或输液袋连接好,再将套管6与套盒底板5上的通孔螺纹连接好,最后将输液管上的针头与人体连接并固定,然后通过套盒的扣盖2上的挂钩1将套盒固定在输液架上即可,这样就可以开始输液,同时就实现了输液瓶或输液袋以及输液管的避光,在输液的过程中,若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等需要观察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剩余情况时,通过拉动拉绳8,又因为挡片4与通道内的弹性绳10固定连接,这样弹性绳10伸长,进而拉绳8拉动挡片4通过限位通槽而向下滑动,因此医护人员或患者就可以通过开口观察到套盒内输液瓶或输液袋中液体的剩余情况,当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快完时,便于及时的更换,当输液瓶中的液体不需要更换时,放开拉绳8,弹性绳10就回复到初始状态,而弹性绳10在回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中,就带动挡片4向上移动,进而将开口挡住,当再需要观察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情况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光输液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瓶体避光的套盒和用于输液管避光的套管,所述套盒的顶部设有挂钩,所述套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通孔内,所述套盒的一侧壁上设有矩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挡片,所述套盒的一侧壁的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通道,所述通道与开口连通,所述通道内设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顶端与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的底端与挡片靠近通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开口上远离通道的一侧设有限位通槽,所述挡片的另一侧位于限位通槽内且与限位通槽滑动连接,所述挡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光输液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瓶体避光的套盒和用于输液管避光的套管,所述套盒的顶部设有挂钩,所述套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通孔内,所述套盒的一侧壁上设有矩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挡片,所述套盒的一侧壁的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通道,所述通道与开口连通,所述通道内设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顶端与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颖颖,岳坤芬,谭洁,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