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管防脱卡具,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输液管连接液体端脱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包括有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用于打开或者合并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的扣合件;第一卡扣部内侧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以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卡扣部对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相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输液瓶瓶口的上部扣合槽,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相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输液管插头部的下部扣合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止输液管连接液体端脱落、连接稳定性高、安全性好以及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管防脱卡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输液管防脱卡具。
技术介绍
输液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输液过程中,因患儿躁动、体位改变、牵扯等原因,造成输液管连接液体端脱落的问题,从而可能引起患儿家长恐慌以及增加护士更换输液管的工作量及耗材费用,甚至还可能直接影响输液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管防脱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防止输液管连接液体端脱落、连接稳定性高,安全性好以及使用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输液管防脱卡具,包括有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用于打开或者合并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的扣合件;所述第一卡扣部侧部与第二卡扣部侧部铰接,所述扣合件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卡扣部上,其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卡扣部上;所述第一卡扣部内侧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卡扣部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相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输液瓶或输液袋的瓶口的上部扣合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相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输液管插头部的下部扣合槽。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上的缓冲挂件,所述缓冲挂件包括有套接网袋以及具有弹性的悬挂耳,所述套接网袋连接在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上,两所述悬挂耳分别连接在所述套接网袋远离第一卡扣部的端部两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合并后呈圆筒结构,所述第一卡扣部的外表面上设有标签牌粘贴区。作为优选,所述扣合件上配置有自动报警的计时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扣部的上部扣合槽和下部扣合槽处均设有橡胶垫。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卡扣部、第二卡扣部以及上部扣合槽、下部扣合槽、扣合件的设置,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配合扣合件的可拆卸结构,能够对卡具进行安装或拆卸。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处于合并状态时,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瓶口被卡紧在上部扣合槽内,输液管用于插入输液袋中的插头部被卡紧在下部扣合槽,使得在输液管受到意外扯动时与输液袋或者输液瓶保持良好的连接,不轻易出现脱离的情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通过扣合件的可拆卸连接的设置,能够方便医护人员使用。2、通过缓冲挂件以及橡胶垫的设置,缓冲挂件的套接网袋用于装入输液袋或者输液瓶,并能够利用悬挂耳将输液袋或者输液瓶高挂,当输液管受到意外拉扯时,具有弹性的悬挂耳配合套接网袋能够提供为输液袋或者输液瓶提供缓冲作用,避免输液袋或者输液瓶受到太多的拉力而可能掉落,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橡胶垫能够增加输液管、输液瓶或者输液袋与卡具之间的摩擦力,使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3、通过标签粘贴区以及自动报警计时器的设置,标签粘贴区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粘贴便签或者标记的区域;医护人员在调节好输液流速后设置计时器时间,在计时器结束时自动报警计时器能够进行报警提示,提醒家长或者医护人员注意输液量,提高输液的安全性,避免家长或者医护人员疏忽了输液时间而可能导致医疗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卡扣部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卡扣部的整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打开状态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扣合件打开状态的整体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整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卡扣部;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上部扣合槽;14、第一转动槽;2、第二卡扣部;21、第三凹槽;22、第四凹槽;23、下部扣合槽;24、第二转动槽;25、角槽;3、扣合件;31、扣合角块;4、标签粘贴区;5、缓冲挂件;51、套接网袋;52、悬挂耳;6、计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输液管防脱卡具,参照图1至图3,其包括有第一卡扣部1、第二卡扣部2以及扣合件3。第一卡扣部1和第二卡扣部2为对称设置的两半圆柱壳体,两者相合并后为圆筒结构,第二卡扣部2与其轴向平行的侧部通过软性的弹性条与第一扣合部的侧部一体连接,能够实现第一卡扣部1与第二卡扣部2的开合。具体的,第一卡扣部1和第二卡扣部2、扣合件3均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材质制成,第一卡扣部1沿其轴向的一端的内筒壁开设有呈弧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卡扣部沿其轴向的另一端的筒壁之间贯穿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卡扣部2对应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三凹槽21和第四凹槽22,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结构分别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结构相同。参照图1和图4,第一卡扣部1和第二卡扣部2处于合并状态时,第一凹槽11与第三凹槽21相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输液瓶或输液袋的瓶口的上部扣合槽13,第二凹槽12与第四凹槽22相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输液管插头部的下部扣合槽23,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瓶口被卡紧在上部扣合槽13内,输液管用于插入输液袋中的插头部被卡紧在下部扣合槽23,使得在输液管受到意外扯动时与输液袋或者输液瓶保持良好的连接,不轻易出现脱离的情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第四凹槽22的槽壁上粘设有橡胶垫,用以增加输液管、输液瓶或者输液袋与第一卡扣部1和第二卡扣部2所形成的卡具结构之间的摩擦力,使其保持连接的紧密性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参照图1、图5和图6,第一卡扣部1位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之间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槽14,同样的第二卡扣部2位于其筒壁上开设有第二转动槽24,第一转动槽14和第二转动槽24配合扣合件3用以闭合第一卡扣部1和第二卡扣部2。具体的,扣合件3为弧形板,且其弧形对应的圆半径与第一卡扣部1的圆半径相同,扣合件3沿其弧边的其中一端部铰接在第一转动槽14之间,且能够相对于第一卡扣部1的筒壁进行转动,转动后扣合件3能够扣合在第二卡扣部2的第二转动槽24内。扣合件3沿其弧边的另一端部可拆卸地扣合在第二卡扣部2的筒壁上,扣合件3靠近第一卡扣部1的内侧凸起形成扣合角块31,第二卡扣部2靠近第二转动槽24的槽底的筒壁上设有用以配合扣合角块31的角槽25,扣合件3转至第一转动槽14和第二转动槽24内,施加外力朝向角槽25的方向按压扣合角块31,扣合角块31发生弹性形变扣合在角槽25中,实现固定第一卡扣部1和第二卡扣部2的目的。为了方便解除扣合角块31和角槽25的连接,扣合件3靠近扣合角块31的端部设有凸起结构,方便人手掰动扣合件3,使扣合角块31发生弹性形变离开角槽25,能够打开第一卡扣部1和第二卡扣部2。此外,扣合件3的弧形外表面粘设有滑面纸,用以作为扣合件3的标签粘贴区4,标签粘贴区4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粘贴便签或者标记的区域,方便记录输液起始时间或者输液总时间。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7,为了增加输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管防脱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卡扣部(1)和第二卡扣部(2)、用于打开或者合并第一卡扣部(1)与第二卡扣部(2)的扣合件(3);所述第一卡扣部(1)侧部与第二卡扣部(2)侧部铰接,所述扣合件(3)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卡扣部(1)上,其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卡扣部(2)上;/n所述第一卡扣部(1)内侧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卡扣部(2)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三凹槽(21)和第四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11)与第三凹槽(21)相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输液瓶瓶口的上部扣合槽(13),所述第二凹槽(12)与第四凹槽(22)相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输液管插头部的下部扣合槽(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管防脱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卡扣部(1)和第二卡扣部(2)、用于打开或者合并第一卡扣部(1)与第二卡扣部(2)的扣合件(3);所述第一卡扣部(1)侧部与第二卡扣部(2)侧部铰接,所述扣合件(3)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卡扣部(1)上,其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卡扣部(2)上;
所述第一卡扣部(1)内侧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卡扣部(2)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三凹槽(21)和第四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11)与第三凹槽(21)相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输液瓶瓶口的上部扣合槽(13),所述第二凹槽(12)与第四凹槽(22)相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输液管插头部的下部扣合槽(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防脱卡具,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芳香,江燕玲,周秀琼,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