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00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包括放置壳,所述放置壳的侧面内壁设置有承重壳,且承重壳的侧面外壁和放置壳的侧面内壁之间设置有肋板,承重壳的侧面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有透气孔,所述放置壳的底部外壁开有导风孔,且放置壳位于导风孔下方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放置壳的底部外壁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滚动轮,放置壳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推把,所述放置壳的顶部外壁两侧均设置有胳膊放置块,且胳膊放置块的顶部外壁为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扇,当天气较热时,散热扇工作通过透气孔使儿童周围空气形成流动,继而使儿童凉爽,提高了儿童的舒适度,节省了劳力,提高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
本技术涉及儿科
,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在对儿科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用到小推车。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422261.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儿科用推车,包括推车本体。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儿科用推车存在以下不足:该儿科用推车在使用时,当天气较热时,儿童躺在推车中无法进行降温,继而儿童会较热并出现乱动,影响正常的护理,儿童的舒适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包括放置壳,所述放置壳的侧面内壁设置有承重壳,且承重壳的侧面外壁和放置壳的侧面内壁之间设置有肋板,承重壳的侧面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有透气孔,所述放置壳的底部外壁开有导风孔,且放置壳位于导风孔下方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散热扇。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壳的底部外壁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滚动轮,放置壳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推把。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壳的顶部外壁两侧均设置有胳膊放置块,且胳膊放置块的顶部外壁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胳膊放置块的一侧外壁通过卡钉连接有绑带,且绑带的一侧外壁一端缝接有魔术母贴,放置壳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与魔术母贴相对应的魔术公贴。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壳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伸缩套杆,且伸缩套杆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套杆的一侧外壁开有锁紧孔,锁紧孔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旋钮。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套壳。进一步的,所述套壳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块,且转块的顶部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推板,推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弹簧,弹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转块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调节杆。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挂钩。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导电条,套壳的顶部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警报器和蓄电池,且警报器、蓄电池、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通过导线形成串联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散热扇,在放置壳的底部设置散热扇,在承重壳中设置透气孔,当天气较热时,散热扇工作通过透气孔使儿童周围空气形成流动,继而使儿童凉爽,提高了儿童的舒适度。2、通过设置弹簧、导电条和警报器,当药水瓶放置在挂钩上时,药水瓶的重量使带动导电条下压,继而警报器断电,当药水使用完毕后,弹簧的弹力使导电条向上移动,警报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更换药水,节省了劳力。3、通过设置转块,转动转块能带动推板移动,继而能调节弹簧的挤压程度,从而能使不同重量的药水瓶挂放在挂钩上时能发出警报,提高了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的套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的放置壳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置壳、2-支撑腿、3-胳膊放置块、4-绑带、5-肋板、6-透气孔、7-承重壳、8-散热扇、9-导风孔、10-伸缩杆、11-调节杆、12-转块、13-弹簧、14-导电条、15-挂钩、16-第一导电片、17-支撑杆、18-第二导电片、19-套壳、20-支撑板、21-警报器、22-顶板、23-推板、24-锁紧旋钮、25-伸缩套杆、26-推把、27-滚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包括放置壳1,放置壳1的侧面内壁焊接有承重壳7,且承重壳7的侧面外壁和放置壳1的侧面内壁之间焊接有肋板5,承重壳7的侧面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有透气孔6,放置壳1的底部外壁开有导风孔9,且放置壳1位于导风孔9下方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散热扇8。本技术中,放置壳1的底部外壁四角均焊接有支撑腿2,且支撑腿2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滚动轮27,放置壳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推把26。其中,放置壳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伸缩套杆25,且伸缩套杆25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10,伸缩套杆25的一侧外壁开有锁紧孔,锁紧孔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旋钮24。其中,伸缩杆10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支撑板20,且支撑板20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套壳19。其中,套壳19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块12,且转块12的顶部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推板23,推板23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弹簧13,弹簧13的顶部外壁焊接有顶板22,转块12的底部外壁焊接有调节杆11。其中,顶板22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支撑杆17,且支撑杆17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挂钩15。其中,顶板2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导电条14,套壳19的顶部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导电片16和第二导电片18。其中,伸缩杆10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警报器21和蓄电池,且警报器21、蓄电池、第一导电片16和第二导电片18通过导线形成串联电路。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儿童放置在承重壳7内部,当天气较热时,散热扇8工作通过透气孔6使儿童周围空气形成流动,继而使儿童凉爽,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当儿童需要吊水时,将药水瓶挂放在挂钩15上,此时药水瓶的重量带动顶板22下压,导电条14与第一导电片16和第二导电片18分离,警报器21的电路断开,当药水瓶中药水减少时,弹簧13的弹力带动顶板22向上移动,当药水使用完毕时,导电条14与第一导电片16和第二导电片18接触,警报器21所在电路接通,继而警报器21发出警报并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药水,通过转动调节杆11能调节推板23的位置,继而能适应不同重量规格的药水瓶。实施例2:参照图1和3,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与实施例1相比,为防止在对儿童进行护理时,儿童手臂发生乱动,在放置壳1的顶部外壁两侧均通过螺钉连接有胳膊放置块3,且胳膊放置块3的顶部外壁为弧形结构,胳膊放置块3的一侧外壁通过卡钉连接有绑带4,且绑带4的一侧外壁一端缝接有魔术母贴,放置壳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与魔术母贴相对应的魔术公贴。工作原理: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包括放置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壳(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承重壳(7),且承重壳(7)的侧面外壁和放置壳(1)的侧面内壁之间设置有肋板(5),承重壳(7)的侧面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有透气孔(6),所述放置壳(1)的底部外壁开有导风孔(9),且放置壳(1)位于导风孔(9)下方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散热扇(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包括放置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壳(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承重壳(7),且承重壳(7)的侧面外壁和放置壳(1)的侧面内壁之间设置有肋板(5),承重壳(7)的侧面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有透气孔(6),所述放置壳(1)的底部外壁开有导风孔(9),且放置壳(1)位于导风孔(9)下方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散热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壳(1)的底部外壁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2),且支撑腿(2)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滚动轮(27),放置壳(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推把(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壳(1)的顶部外壁两侧均设置有胳膊放置块(3),且胳膊放置块(3)的顶部外壁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胳膊放置块(3)的一侧外壁通过卡钉连接有绑带(4),且绑带(4)的一侧外壁一端缝接有魔术母贴,放置壳(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与魔术母贴相对应的魔术公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壳(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伸缩套杆(25),且伸缩套杆(25)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10),伸缩套杆(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苏蓉尹叶宏王君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