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腰带,属于护理器械领域。包括腰带、设置在腰带一端的固定扣、套设在腰带外侧并与腰带滑动连接的滑框以及设置在滑框上的固定组;固定组包括设置在滑框上的固定套、设置在固定套内侧并呈环形分布的多组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槽槽底的调节弹簧以及设置在调节弹簧上的固定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身材的患者,提高了适用性和固定范围,实现对不同类型、不同直径引流管的固定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引流管与患者身体直接接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固定腰带
本技术涉及护理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腰带。
技术介绍
在现有医院的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多简单固定于患者身上,患者在行走移动过程中引流管容易移位跑偏,影响了患者的使用。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医用粘带将引流管直接贴在皮肤上,这种方法的确是操作简便,为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着隐患,医用粘带长时间的贴在患者皮肤上,会造成皮肤红肿,患者不适,另外,患者起身也会造成引流管的脱落,患者需要提着引流管走动,引流管的脱落也会带动引流管对皮肤的扯动,造成患者额外的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腰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引流管固定腰带,包括腰带、设置在腰带一端的固定扣、套设在腰带外侧并与腰带滑动连接的滑框以及设置在滑框上的固定组;固定组包括设置在滑框上的固定套、设置在固定套内侧并呈环形分布的多组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槽槽底的调节弹簧以及设置在调节弹簧上的固定片。本技术中医护人员将腰带在患者的腰上缠绕一圈并通过固定扣固定,将滑框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使引流管穿过固定片。固定片在引流管的挤压作用下朝向固定套内壁运动并压迫调节弹簧,使调节弹簧处于压缩蓄力状态。当引流管的位置确定后,调节弹簧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挤压固定片并使固定片夹紧引流管,由此实现对引流管的固定功能。作为优选,固定片的两端设有与固定片倾斜设置的导向片,导向片与固定片的夹角为钝角。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固定片两端的导向片,使引流管分别从固定片两个方向都能较顺畅的进入固定套,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便捷性。作为优选,导向片与固定片之间的夹角为110°至130°。作为优选,固定扣包括设置在腰带一端的卡板、设置在卡板上并与卡板铰接的卡扣以及设置在卡扣与卡板之间的卡槽。本技术中医护人员将腰带在患者的腰上缠绕一圈后,将腰带的另一端穿过卡槽,旋转并按下卡扣使卡扣与卡板对腰带进行固定,本技术通过腰带与固定扣的配合,使本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身材的患者,提高了适用性。作为优选,卡扣上并位于卡槽内设有多组卡齿。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卡扣上并位于卡槽内的卡齿,使卡扣在按下后卡齿能够对腰带施加更大的压紧力,进而提供更稳定的固定。作为优选,滑框与固定套之间设有连接杆。作为优选,固定片内侧设有垫片。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固定片内侧的垫片,避免在引流管固定过程中固定片对引流管外壁造成损伤。作为优选,滑框上设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穿过滑框并与腰带连接。本技术通过穿过滑框并与腰带连接的固定螺杆,使滑框滑动到腰带的合适位置后,医护人员旋转固定螺杆并将滑框固定在腰带上,避免滑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滑动等,影响患者使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医护人员将腰带在患者的腰上缠绕一圈并通过固定扣固定,使本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身材的患者,提高了适用性,并且通过滑框滑动到合适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和固定范围。医护人员将引流管穿过固定片,固定片在引流管的挤压作用下朝向固定套内壁运动并压迫调节弹簧,使调节弹簧处于压缩蓄力状态。当引流管的位置确定后,调节弹簧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挤压固定片并使固定片夹紧引流管,由此实现对不同类型、不同直径引流管的固定功能,同时本技术避免引流管与患者身体直接接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腰带;2-固定扣;3-滑框;4-固定组;41-固定套;42-安装槽;43-调节弹簧;44-固定片;5-导向片;31-卡板;32-卡扣;33-卡槽;6-卡齿;7-连接杆;8-垫片;9-固定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到图3,本技术包括用于缠绕并固定在患者腰上的腰带1以及设置在腰带1一端的固定扣2。固定扣2包括设置在腰带1一端的卡板31、设置在卡板31上并与卡板31铰接的卡扣32以及设置在卡扣32与卡板31之间并用于容置腰带1的卡槽33。本技术中医护人员将腰带1在患者的腰上缠绕一圈后,将腰带1的另一端穿过卡槽33,旋转并按下卡扣32使卡扣32与卡板31对腰带1进行固定,本技术通过腰带1与固定扣2的配合,使本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身材的患者,提高了适用性。卡扣32上并位于卡槽33内设有多组用于进一步固定腰带1的卡齿6,通过设置在卡扣32上并位于卡槽33内的卡齿6,使卡扣32在按下后卡齿6能够对腰带1施加更大的压紧力,进而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2,腰带1上设有两组套设在腰带1外侧并与腰带1滑动连接的滑框3,滑框3上设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组4,固定组4包括设置在滑框3上的固定套41、设置在固定套41内侧并呈环形分布的四组安装槽42、设置在安装槽42槽底的调节弹簧43以及设置在调节弹簧43上的固定片44。医护人员将腰带1在患者的腰上缠绕一圈并通过固定扣2固定腰带1后,将滑框3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使引流管穿过固定片44。固定片44在引流管的挤压作用下朝向固定套41内壁运动并压迫调节弹簧43,使调节弹簧43处于压缩蓄力状态。当引流管的位置确定后,调节弹簧43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挤压固定片44并使固定片44夹紧引流管,由此实现对不同类型、不同直径引流管的固定功能。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2,固定片44内侧设有用于避免在引流管固定过程中固定片44对引流管外壁造成损伤的垫片8。固定片44的两端设有与固定片44倾斜设置的导向片5,导向片5与固定片44的夹角为钝角,且导向片5与固定片44之间的夹角为110°至130°。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固定片44两端的导向片5,使引流管分别从固定片44两个方向都能较顺畅的进入固定套41,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便捷性。滑框3与固定组4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滑框3与固定组4的连接杆7。滑框3上设有固定螺杆9,固定螺杆9穿过滑框3并与腰带1连接。本技术通过穿过滑框3并与腰带1连接的固定螺杆9,使滑框3滑动到腰带1的合适位置后,医护人员旋转固定螺杆9并将滑框3固定在腰带1上,避免滑框3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滑动等,影响患者使用。本技术中医护人员将腰带1在患者的腰上缠绕一圈并通过固定扣2固定,使本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身材的患者,提高了适用性,并且通过滑框3滑动到合适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和固定范围。医护人员将引流管穿过固定片44,固定片44在引流管的挤压作用下朝向固定套41内壁运动并压迫调节弹簧43,使调节弹簧43处于压缩蓄力状态。当引流管的位置确定后,调节弹簧43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挤压固定片44并使固定片44夹紧引流管,由此实现对不同类型、不同直径引流管的固定功能,同时本技术避免引流管与患者身体直接接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管固定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1)、设置在腰带(1)一端的固定扣(2)、套设在腰带(1)外侧并与腰带(1)滑动连接的滑框(3)以及设置在滑框(3)上的固定组(4);所述固定组(4)包括设置在滑框(3)上的固定套(41)、设置在固定套(41)内侧并呈环形分布的多组安装槽(42)、设置在安装槽(42)槽底的调节弹簧(43)以及设置在调节弹簧(43)上的固定片(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固定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1)、设置在腰带(1)一端的固定扣(2)、套设在腰带(1)外侧并与腰带(1)滑动连接的滑框(3)以及设置在滑框(3)上的固定组(4);所述固定组(4)包括设置在滑框(3)上的固定套(41)、设置在固定套(41)内侧并呈环形分布的多组安装槽(42)、设置在安装槽(42)槽底的调节弹簧(43)以及设置在调节弹簧(43)上的固定片(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44)的两端设有与固定片(44)倾斜设置的导向片(5),所述导向片(5)与固定片(44)的夹角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片(5)与固定片(44)之间的夹角为110°至130°。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里,李妍琳,阳君蓉,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