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三通管的引流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储尿袋和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包括排液腔,所述排液管沿排液腔内液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阀门组件和防溅罩,所述防溅罩的中心固定套设在排液管上,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挡板,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和第二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排液管外壁的两侧,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别与排液腔相互贯通且形成容纳挡板的滑移腔,所述挡板与滑移腔滑动连接,其一端伸出第一管道,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环、弹簧、抵触块以及若干条牵引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者在滑动套环以驱使排液管导出尿液的同时,撑开防溅罩以防止尿液飞溅到手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三通管的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有三通管的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所使用的引流尿袋,其结构包括一个储尿袋,在储尿袋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上引流尿管,在储尿袋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排液管,但是排液管在放尿时,尿液瞬间冲击到接尿盆,会使尿液飞溅,若护理人员手部没有及时撤离,便会溅到手上,很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三通管的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包括套环和防溅罩,使用者在滑动套环以驱使排液管导出尿液的同时,撑开防溅罩以防止尿液飞溅到手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储尿袋和设置在储尿袋下方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包括用于导出液体的排液腔,所述排液管沿排液腔内液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阀门组件和防溅罩,所述防溅罩的中心固定套设在排液管上,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挡板,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和第二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排液管外壁的两侧,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别与排液腔相互贯通且形成容纳挡板的滑移腔,所述挡板与滑移腔滑动连接,其一端伸出第一管道,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孔,所述导孔用于挡板伸出第一管道的一端向滑移腔移动时,导孔与排液腔相通以导出液体;还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环、弹簧、抵触块以及若干条牵引绳,所述套环包括供排液管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管道和挡板的第一凹槽,以及用于容纳第二管道的第二凹槽,所述套环滑动套设在排液管设置有阀门组件的一段上,若干条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套环和防溅罩的靠近储尿袋的一面上,所述抵触块设置在第一凹槽远离储尿袋的一面上,所述抵触块面向储尿袋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挡板伸出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抵触的第二斜面,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第二管道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挡板上,所述弹簧保持第二斜面伸出第一管道,当向储尿袋方向推动套环时,牵引绳带动防溅罩展开,直至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抵触,挡板向滑移腔移动,导孔与排液腔相通;当取消对套环的推动时,弹簧驱使挡板向第一凹槽移动,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抵触下,套环远离储尿袋移动,牵引绳带动防溅罩收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套环向储尿袋滑动至驱动导孔与排液腔相通时,固定套环在排液管上的位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绳、钩子以及扣环,所述连接绳一端连接在套环上,另一端连接钩子,所述扣环固定套设在排液管上,所述扣环包括供钩子扣入的穿孔,所述钩子与穿孔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尿袋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储尿袋为透明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储尿袋相通并位于储尿袋背向排液管的一侧,所述引流管背向储尿袋的一侧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以及第三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引流管远离储尿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阀口用于与排液管连接,所述第三阀口用于与冲洗装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防溅罩起到了隔离的作用,降低了尿液飞溅到使用者手部的可能,免除了使用者后续清洁手部沾到的尿液的过程;通过设置传动组件,在滑动套环的过程中,防溅罩开始展开,挡板也紧跟着滑动,直至导管与引流腔相通时,排液管开始导出尿液而此时防溅罩已完全展开,起到隔离作用,操作方便,在导通排液管的同时也展开防溅罩,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防溅罩未展开状态下的部分剖视图;图2为图1中剖视部分的放大视图;图3为排液管在防溅罩展开状态下的放大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在防溅罩展开状态下的外部视图。附图标记:1、储尿袋;11、刻度线;2、排液管;20、排液腔;3、阀门组件;31、第一管道;32、第二管道;312、滑移腔;33、挡板;331、第二斜面;330、导孔;4、防溅罩;5、传动组件;51、套环;510、安装孔;511、第一凹槽;512、第二凹槽;52、抵触块;521、第一斜面;53、弹簧;54、牵引绳;6、固定装置;61、连接绳;62、钩子;63、扣环;630、穿孔;7、引流管;8、三通阀;81、第一阀口;82、第二阀口;83、第三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三通管的引流装置,包括储尿袋1和设置在储尿袋1下方的排液管2,所述排液管2包括用于导出液体的排液腔20,所述排液管2沿排液腔20内液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阀门组件3和防溅罩4,所述防溅罩4的中心固定套设在排液管2上,所述阀门组件3包括第一管道31、第二管道32以及挡板33,所述第一管道31的一端和第二管道32的一端分别连接排液管2外壁的两侧,所述第一管道31和第二管道32分别与排液腔20相互贯通且形成容纳挡板33的滑移腔312,所述挡板33与滑移腔312滑动连接,其一端伸出第一管道31,所述挡板33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孔330,所述导孔330用于挡板33伸出第一管道31的一端向滑移腔312移动时,导孔330与排液腔20相通以导出液体;还设置有传动组件5,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套环51、弹簧53、抵触块52以及若干条牵引绳54,所述套环51包括供排液管2穿过的安装孔510,所述安装孔510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管道31和挡板33的第一凹槽511,以及用于容纳第二管道32的第二凹槽512,所述套环51滑动套设在排液管2设置有阀门组件3的一段上,若干条所述牵引绳5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套环51和防溅罩4的靠近储尿袋1的一面上,所述抵触块52设置在第一凹槽511远离储尿袋1的一面上,所述抵触块52面向储尿袋1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斜面521,所述挡板33伸出第一管道3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521抵触的第二斜面331,所述弹簧53一端连接在第二管道32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挡板33上,所述弹簧53保持第二斜面331伸出第一管道31,当向储尿袋1方向推动套环51时,牵引绳54带动防溅罩4展开,直至第一斜面521与第二斜面331抵触,挡板33向滑移腔312移动,导孔330与排液腔20相通;当取消对套环51的推动时,弹簧53驱使挡板33向第一凹槽511移动,在第一斜面521与第二斜面331抵触下,套环51远离储尿袋1移动,牵引绳54带动防溅罩4收拢。本实施例中,防溅罩4为伞状结构,可通过移动牵引绳54来控制防溅罩4撑开或合拢;阀门组件3中第一管道31和第二管道32的内壁上固定套设有防水橡胶圈,以防止排液腔20内的液体从挡板33与第一管道31或挡板33与第二管道32之间的间隙中流出;挡板33阻碍排液腔20内的液体流通,只有当导孔330移动与排液腔20相通时,排液管2导出液体;第二管道32远离排液管2的一端为盲端,弹簧53远离第二斜面331的一端与第二管道32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挡板33远离第二斜面331的一端上,第一管道31远离排液管2的一端可固定套设有防止漏水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三通管的引流装置,包括储尿袋(1)和设置在储尿袋(1)下方的排液管(2),所述排液管(2)包括用于导出液体的排液腔(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2)沿排液腔(20)内液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阀门组件(3)和防溅罩(4),所述防溅罩(4)的中心固定套设在排液管(2)上,所述阀门组件(3)包括第一管道(31)、第二管道(32)以及挡板(33),所述第一管道(31)的一端和第二管道(32)的一端分别连接排液管(2)外壁的两侧,所述第一管道(31)和第二管道(32)分别与排液腔(20)相互贯通且形成容纳挡板(33)的滑移腔(312),所述挡板(33)与滑移腔(312)滑动连接,其一端伸出第一管道(31),所述挡板(33)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孔(330),所述导孔(330)用于挡板(33)伸出第一管道(31)的一端向滑移腔(312)移动时,导孔(330)与排液腔(20)相通以导出液体;/n还设置有传动组件(5),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套环(51)、弹簧(53)、抵触块(52)以及若干条牵引绳(54),所述套环(51)包括供排液管(2)穿过的安装孔(510),所述安装孔(510)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管道(31)和挡板(33)的第一凹槽(511),以及用于容纳第二管道(32)的第二凹槽(512),所述套环(51)滑动套设在排液管(2)设置有阀门组件(3)的一段上,若干条所述牵引绳(5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套环(51)和防溅罩(4)的靠近导尿袋的一面上,所述抵触块(52)设置在第一凹槽(511)远离导尿袋的一面上,所述抵触块(52)面向导尿袋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斜面(521),所述挡板(33)伸出第一管道(3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521)抵触的第二斜面(331),所述弹簧(53)一端连接在第二管道(32)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挡板(33)上,所述弹簧(53)保持第二斜面(331)伸出第一管道(31),当向储尿袋(1)方向推动套环(51)时,牵引绳(54)带动防溅罩(4)展开,直至第一斜面(521)与第二斜面(331)抵触,挡板(33)向滑移腔(312)移动,导孔(330)与排液腔(20)相通;当取消对套环(51)的推动时,弹簧(53)驱使挡板(33)向第一凹槽(511)移动,在第一斜面(521)与第二斜面(331)抵触下,套环(51)远离导尿袋移动,牵引绳(54)带动防溅罩(4)收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三通管的引流装置,包括储尿袋(1)和设置在储尿袋(1)下方的排液管(2),所述排液管(2)包括用于导出液体的排液腔(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2)沿排液腔(20)内液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阀门组件(3)和防溅罩(4),所述防溅罩(4)的中心固定套设在排液管(2)上,所述阀门组件(3)包括第一管道(31)、第二管道(32)以及挡板(33),所述第一管道(31)的一端和第二管道(32)的一端分别连接排液管(2)外壁的两侧,所述第一管道(31)和第二管道(32)分别与排液腔(20)相互贯通且形成容纳挡板(33)的滑移腔(312),所述挡板(33)与滑移腔(312)滑动连接,其一端伸出第一管道(31),所述挡板(33)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孔(330),所述导孔(330)用于挡板(33)伸出第一管道(31)的一端向滑移腔(312)移动时,导孔(330)与排液腔(20)相通以导出液体;
还设置有传动组件(5),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套环(51)、弹簧(53)、抵触块(52)以及若干条牵引绳(54),所述套环(51)包括供排液管(2)穿过的安装孔(510),所述安装孔(510)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管道(31)和挡板(33)的第一凹槽(511),以及用于容纳第二管道(32)的第二凹槽(512),所述套环(51)滑动套设在排液管(2)设置有阀门组件(3)的一段上,若干条所述牵引绳(5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套环(51)和防溅罩(4)的靠近导尿袋的一面上,所述抵触块(52)设置在第一凹槽(511)远离导尿袋的一面上,所述抵触块(52)面向导尿袋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斜面(521),所述挡板(33)伸出第一管道(3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521)抵触的第二斜面(331),所述弹簧(53)一端连接在第二管道(32)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挡板(33)上,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君侠,孙军,林群,蔡建勇,陆川,陈献东,陈茂华,李志伟,巴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