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包括引流导管本体,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前引流接头,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后引流接头,所述引流导管本体靠近后引流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球囊,所述引流导管本体上设置有与球囊导管连通的后端球囊及前端球囊,所述前端球囊靠近前引流接头,所述前引流接头为防滑的锥形体结构,所述引流导管本体后端靠近后端球囊的一侧设置有皮肤固定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主要用于晚期肝合并门静脉高压所致顽固性腹水患者,使用简单、方便,长时间留置时,可防门静脉血外漏及防止腹水外漏,有效避免了穿刺口、腹腔感染、门静脉血流入腹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临床护理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学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对于晚期肝癌合并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的治疗,临床上可进行经皮门静脉及体静脉置管,并在体外进行连接,通过分流装置持续不断将门静脉内淤积门脉血循环进入体静脉,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患者腹水生成,减轻患者腹胀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保证患者治疗的疗效,此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导管留置。目前临床普通导管长期放置较常出现,门脉血经导管间隙流入腹腔,腹水经导管间隙外漏,外漏腹水会弄湿术口周围及患者衣服、床单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易造成穿刺口、甚至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也给临床护理增加大量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防腹水外漏的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包括引流导管本体,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前引流接头,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后引流接头,所述引流导管本体靠近后引流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球囊导管,所述引流导管本体上设置有与球囊导管连通的后端球囊及前端球囊,所述前端球囊靠近前引流接头,所述前引流接头为防滑的锥形体结构,所述引流导管本体后端靠近后端球囊的一侧设置有皮肤固定器。较佳地,所述皮肤固定器包括吸附层及保护层,所述吸附层呈喇叭状,所述保护层设于吸附层的外侧。较佳地,所述吸附层的外沿设置有粘接层。较佳地,所述吸附层及保护层由透明柔性硅胶材料制成。较佳地,所述前引流接头设置有与之配套的接头帽。较佳地,所述球囊导管的前端依次与所述后端球囊及前端球囊连接,球囊导管的后端设置有球囊接头,所述球囊接头置于引流导管本体的管壁外。较佳地,所述球囊导管上设置有阀门。较佳地,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球囊导管、后端球囊及前端球囊均为透明的硅胶材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后端球囊、前端球囊及皮肤固定器的设置,使用时,前端球囊置于血管内,防止引流门脉血时,门脉血流入腹腔内,后端球囊置入腹腔内,然后注入水或气体使前端球囊及后端球囊充盈扩张,然后将扩张的后端球囊覆盖封堵在腹壁内口,同时皮肤固定器在腹壁外加以固定,保持一定的张力,从而即使长期留置导管,管周缝隙增大,腹水亦无法渗出到腹壁外。(2)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腹水外漏,有效避免了穿刺口、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临床护理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皮肤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引流导管本体,2-前引流接头,3-后引流接头,4-球囊导管,5-球囊接头,6-后端球囊,7-皮肤固定器,8-前端球囊,9-皮肤,10-阀门,701-吸附层,702-保护层,703-粘接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包括引流导管本体1,所述引流导管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引流接头2,所述引流导管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引流接头3,所述引流导管本体1靠近后引流接头3的外侧壁设置有球囊导管4,所述引流导管本体1上设置有与球囊导管4连通的后端球囊6及前端球囊8,所述前端球囊8靠近前引流接头2,所述前引流接头2为防滑的锥形体结构,所述引流导管本体1后端靠近后端球囊6的一侧设置有皮肤固定器7;所述前引流接头2设置有与之配套的接头帽;所述球囊导管4的前端依次与所述后端球囊6及前端球囊8连接,球囊导管4的后端设置有球囊接头5,所述球囊接头5置于引流导管本体1的管壁外;所述球囊导管4上设置有阀门10;后端球囊6及前端球囊8均为可充水扩张的球囊,所述引流导管本体1、球囊导管4、后端球囊6及前端球囊8均为透明的硅胶材质。如图2所示,所述皮肤固定器7包括吸附层701及保护层702,所述吸附层701呈喇叭状,所述保护层702设于吸附层701的外侧;所述吸附层701的外沿设置有粘接层703;所述吸附层701及保护层702由透明柔性硅胶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前引流接头2的接头帽脱掉后,将球囊引流导管置入患者体内,其中前端球囊置于血管内,后端球囊置于腹腔内,先注入水使后端球囊及前端球囊充盈扩张,然后将后端球囊6后撤将扩张的后端球囊6覆盖封堵在腹壁内口,防止引流门脉血时,门脉血流入腹腔内,同时皮肤固定器7在腹壁外加以固定,在使用时也可以用针缝线,以加强皮肤固定器与皮肤之间的固定作用,需要引流时,将后引流接头3连接引流袋,即可进行腹水引流。通过本技术的球囊引流导管,即使长期留置导管,管周缝隙增大,腹水亦无法渗出到腹壁外。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导管本体,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前引流接头,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后引流接头,所述引流导管本体靠近后引流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球囊导管,所述引流导管本体上设置有与球囊导管连通的后端球囊及前端球囊,所述前端球囊靠近前引流接头,所述前引流接头为防滑的锥形体结构,所述引流导管本体后端靠近后端球囊的一侧设置有皮肤固定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导管本体,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前引流接头,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后引流接头,所述引流导管本体靠近后引流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球囊导管,所述引流导管本体上设置有与球囊导管连通的后端球囊及前端球囊,所述前端球囊靠近前引流接头,所述前引流接头为防滑的锥形体结构,所述引流导管本体后端靠近后端球囊的一侧设置有皮肤固定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固定器包括吸附层及保护层,所述吸附层呈喇叭状,所述保护层设于吸附层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静脉体外分流用防外漏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的外沿设置有粘接层。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有,吕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李书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